史家之絕唱,司馬遷與《史記》為何曠古絕今?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天我們走進歷史的長河,讀一讀那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品一品那無韻之《離騷》。

史家之絕唱,司馬遷與《史記》為何曠古絕今?

說到史記,我們不得不提它的作者,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司馬遷(約公元前145或135年生人,卒日不詳),字子長,夏陽人士(今陝西韓城南附近)。司馬遷從小酷愛探險,早年便開始了遊歷大江南北的生活,對各地的風土人情,故事傳說都十分感興趣,每到一地便會考察當地風俗,採集當地的神話傳說。

因父親官拜太史令(主要負責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從小耳濡目染,成年後子繼父職,為完成父親遺願,也為成就自己兒時的夢想,即在太元初年(公元前104年),開始了《史記》的編寫工作。

史家之絕唱,司馬遷與《史記》為何曠古絕今?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譽為我國史書第一本,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將史書分為“編年體”和“紀傳體”兩大類,而《史記》正是開創了紀傳體的創世佳作。《史記》的著書排版共一百三十卷,其中“本紀”十二卷,按年代記載重要的歷史事件,因部分事件年代久遠,便以朝代為主,而資料詳盡的便以帝王為主。其次為“十表”,大致分為“大事年表”和“人物年表”兩大類,把重要的歷史事件按照年代、地區等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八書”主講政治經濟天文地理等。“世家”共三十卷,記載了周代主要諸侯的事蹟。而最後的“列傳”,不僅記載了各個階層人士的活動,還介紹了自己的身世和編書歷程。如此久遠的年代,如此艱苦的條件,如此匱乏的資料,竟能成就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歷史著作,紀傳體史書最高成就的名號真是當仁不讓。

史家之絕唱,司馬遷與《史記》為何曠古絕今?

而各朝各代的文學家,史學家對《史記》的評價也是高度認可,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塑造、人文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連魯迅先生也高度評價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對於司馬遷和《史記》的故事,您有什麼見解呢?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討論。

史家之絕唱,司馬遷與《史記》為何曠古絕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