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最後去了哪兒被漢朝軍隊打得一路狂奔,改變世界歷史!

到巴彥淖爾來看中國33

雞鹿塞,改變世界歷史程序的爆發點

匈奴人最後去了哪兒被漢朝軍隊打得一路狂奔,改變世界歷史!

公元160年左右,被竇憲他們打敗的匈奴人西遷來到了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在那裡,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逐漸開始向歐洲邊緣遊移,最終在屬突厥系遊牧民族的阿蘭人居住的土地上停留下來。

在那裡,西遷的匈奴人停留了200年左右,受傷的翅膀得到癒合並且完全長硬,嗜好燒殺搶掠的天性又一次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其時,阿蘭人在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建立了強大的王國,匈奴人殺死阿蘭國王,徹底征服了阿蘭國。這大約是公元360年前後的事情。

而在頓河草原一帶暫時住下來的匈奴人的西邊,居住著兩個日耳曼人部落聯盟:一個是第聶伯河以西至德涅斯特河以東的東哥特人聯盟,另一個是德涅斯特河以西至喀爾巴阡山之間的西哥特人聯盟。西哥特人聯盟的西南方,就是羅馬帝國的領土。

據說,當時的日耳曼人住在森林裡,他們基本上以打獵為生,衣獸皮,食獸肉,住草棚,沒有文字,沒有禮儀。他們從來不洗浴,羅馬人避之惟恐不及。

經過十多年的蓄精養銳,匈奴人像漢朝人當年趕走他們那樣,將居住在叢林裡的日耳曼趕了出來,並佔領了東哥特人控制的、一直讓他們垂涎不已的頓河以西的草原。

公元374年,匈奴人又一次大規模地舉起了他們用手嗜血的彎刀,迅雷不及掩耳地向東哥特人發起進攻。東哥特王自殺,東哥特人大敗,成群結隊地湧入西哥特人那裡。但匈奴人並沒有因此罷手,狼群一樣追擊而來,迫使東西哥特人向西逃竄至多瑙河流域。

無奈的東西哥特人只能向羅馬求助,請求羅馬皇帝允許他們越過多瑙河進入羅馬帝國避難。羅馬皇帝瓦倫斯答應了東西哥特人。於是,難以計數的東西哥特人羊群一樣地湧入了羅馬帝國境內的色雷斯。

羅馬帝國收容了落難的東西哥特人,但是,色雷斯地方官吏卻對這些難民們進行了殘酷的壓迫,而這在四年之後動搖了羅馬根基,讓帝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匈奴人最後去了哪兒被漢朝軍隊打得一路狂奔,改變世界歷史!

公元378年,當初收留哥特人的瓦倫斯皇帝調動大軍,想要一舉殲滅此前一直反抗壓迫的哥特人,但沒想到在阿德里亞堡,他的步兵方陣潰不成軍,他本人也和四萬禁衛軍全部死在了哥特人的刀下。

此後的幾十年內,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境內相繼建立王國,開始了與羅馬帝國不間斷的征戰,弄得羅馬帝國疲憊不堪,而匈奴人並未參與其中。也就是在這十多年時間裡,匈奴人得到了再次的休養生息,更加壯大了起來。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不久,在烏爾丁大單于率領下,匈奴人佔據了南俄羅斯大草原,又一次朝著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開始了征服他國的戰爭。五年之後,匈奴人入侵多瑙河盆地,並攻入義大利,迫使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向西羅馬腹地轉移。 隨後,他們在中歐地區建立了匈奴帝國,都城在今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附近。此時,統領他們的是盧加單于。

盧加單于於公元422年和426年將戰爭引向東羅馬帝國的色雷斯和馬其頓,不但逼迫東羅馬帝國在邊境向匈奴帝國開放互市,還須每年向匈奴帝國進貢黃金350磅。

如果說,這讓東羅馬帝國在當時還能承受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一個匈奴首領,則讓東羅馬帝國如同熬幹了油的枯燈風雨飄搖。這個人就是“上帝之鞭”阿提拉。

阿提拉是名副其實的野心家,也是名副其實的戰爭狂人。他把匈奴帝國帶上了最後的、也是最輝煌的一頁,他讓羅馬帝國日薄西山走向衰亡的同時,也讓匈奴帝國立於峭壁懸崖之上,進入亡國的邊緣。

公元453年夏天,阿提拉死了。匈奴人為了給他一個秘密的好去處,把一條河的流水攔截了下來,並在乾涸的河床上為他建造墳墓,之後放開被閘的河水,並處死了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在這個世界上製造了一個至今無人知曉的謎。

這個人活著的時候,他的匈奴騎兵一起讓日耳曼人膽戰心驚、讓羅馬人蒙受羞辱。

公元445年,阿提拉掌權後,便迫不及待地發動了針對北歐和東歐的大規模戰爭。他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讓許許多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舉旗投降。隨後,他兵鋒進指東羅馬帝國,羅馬帝國之師一敗再敗,他的騎兵一直深入到達達尼爾海峽和希臘的溫泉關。

在那裡,他歇了口氣,因為他的軍隊已經嚴重威脅到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林)的安全。而此時,他的匈奴帝國已經佔領了東到裡海、北到北海、西到萊茵河、南到阿爾卑斯山的區域,變得龐大並且驕橫。

談判開始,東羅馬帝國皇帝被迫簽約:立即向匈奴支付賠款6000磅黃金。同時,年貢也由原來的黃金700磅漲到2100磅。

就是在這一紙條約裡,東羅馬帝國財富耗盡,進入風燭殘年。然而,阿提拉並沒就此收手,很快,他又將目光投向了西羅馬帝國。

這回,阿提拉沒有赤裸裸地動刀子。他派出使者,要求娶西羅馬皇帝的妹妹荷諾利亞公主為妻,還要西羅馬帝國拿一半的國土作為嫁妝。

匈奴人最後去了哪兒被漢朝軍隊打得一路狂奔,改變世界歷史!

西羅馬帝國拒絕阿提拉,一場戰爭由此開始。

阿提拉迅速集結他的匈奴騎兵,並調動從被征服民族中組建的僕從軍,率眾50萬,渡過萊茵河,向西羅馬的高盧(今法國)發動進攻。

這一年是公元450年。

匈奴大軍一路燒殺搶奪,攻城略地,其主力很快開始圍攻高盧重鎮奧爾良。但當聽說西羅馬帝國已經組成聯軍前來救援之時,阿提拉放棄了進攻,採取迂迴戰術,伺機與敵決戰。

公元451年6月20日,一場更加殘酷的決戰打響了。

決戰雙方是:匈奴大軍與西羅馬、西哥特聯軍。

決戰地點是:今法國香檳省境內馬恩河畔。

刀劍無情,30萬人在不到5小時的時間裡,用生命將戰場變成了血的海洋。西哥特國王戰死,損失慘重的匈奴大軍撤退至萊茵河重新積聚力量。

公元452年,阿提拉再次發動了對西羅馬的戰爭。這回,他率領匈奴軍隊翻過阿爾卑斯山,攻入義大利。瘋狂的匈奴人幾乎是搗毀了義大利北部地區所有的城市,而後直擊羅馬城。皇帝與社會上層亂作一團,只好與匈奴人議和。

阿提拉答應了,因為此時他的軍隊中暴發瘟疫,而東羅馬帝國的援軍也會很快趕到。

撤軍之時,阿提拉仍然沒忘荷諾利亞公主,揚言羅馬皇帝如果不把這個女人送給他,他依然會揮軍前來。

羅馬人就這樣在悲憤、苦悶和無奈中,眼睜睜地看著匈奴人滿載著從他們的國家掠奪而去的財物,非常安全地從他們的國土上離開。

所幸的是,之後不久阿提拉死了。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王位打起了內戰,國力削弱,東哥特人與吉皮底人趁此機會在匈牙利打敗了匈奴,匈奴人只能退回了南俄羅斯草原。

此時,距漢朝的北擊匈奴之戰已有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中國北方的陰山與雞鹿塞,也許已經忘記了那個在漢朝軍隊刀劍下風一樣消失了的、曾經讓漢朝人非常惱怒和無奈的兇悍民族,而他們卻依然在歐洲的大地上做著最後的掙扎。

阿提拉的兒子企圖重建匈奴帝國,而當他像他的父親那樣發動了對東哥特人戰爭,迎接他的卻是慘敗。到了公元468年,他又發動了對東羅馬帝國的戰爭,但並沒有他的父親那麼幸運,他死在戰場上。

匈奴帝國崩潰。

匈奴人從此再沒有了聲息,這回,他們真的像風一樣消失了。

今天,有人說,匈牙利和奧地利人有匈奴人的血統,但那不過是個猜測而已。

匈奴帝國崩潰不久,深受匈奴西遷影響的西羅馬帝國也徹底走向了絕路,歐洲從奴隸時代進入封建時代。

從此,歐洲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誰會想到,匈奴,這個分明是由雞鹿塞那個原點上開始逃亡的民族,置之死地而後生,並如同流星隕落般地在向西的天空裡,劃下了一道絢麗但也刺眼的強光,歐洲和世界歷史的程序因此得以改變。

都說所有軍事與政治的角逐,到了最後都會變成文化的。而當野心的政治讓野蠻的軍事舉起屠刀,文化這個有些柔弱的傢伙總是在血流成河很久之後,漫不經心地微笑,讓人在傷痕裡忘記痛。(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