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司馬遷:只有一種結局

前期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後期於是開始“夢想長生,5次東巡”,秦始皇的一生是無比輝煌,又有點令人啼笑皆非的,而且他實在是太過自信,出巡之前不立太子,也從未想過自己可能會暴斃,以至於公元前210年他猝不及防去世後,宮中大亂,天下大亂,所有人和事都亂成一鍋粥。

假如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司馬遷:只有一種結局

最亂的就是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秦始皇有所記載的兒子共23個,雖然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不過因為秦始皇沒有皇后,自然不存在嫡子,但還是有長子,即扶蘇,也就是說扶蘇本應該是最佳的繼承人選,他上位理所應當,結果《史記》載:“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扶蘇被賜死,公元前230年胡亥為秦二世。

可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殘酷暴虐滋己惡”,不僅沒有看到秦始皇造成的弊端,給出更好的解決辦法,甚至還變本加厲魚肉百姓,讓趙高一個宦官把持朝政,竟至於“指鹿為馬”,導致後來“信讒不寤,宗廟滅絕”,也就是說從邊陲小村落到秦國到秦朝這500年無數人的努力,僅僅3年就灰飛煙滅,於公元前207年成為歷史。

假如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司馬遷:只有一種結局

所以很多人對胡亥是真的沒有好感,也暢想過如果扶蘇沒有死而是順利上位的話,秦朝將會是一個怎樣的局面,會不會就沒有後來的這一系列亂象?會不會就沒有李斯和趙高的事?會不會就沒有霸王火燒秦王宮?不過司馬遷對扶蘇的性格分析,其實早就說明了只有一種結局,即扶蘇也拯救不了岌岌可危的秦朝。

說秦朝岌岌可危並不是亂說,“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從商鞅變法開始秦朝就埋下了禍根,酷吏嚴刑峻法使得這個國家就像一個氣球,因為秦始皇作為外面那一層皮罩著,所以看起來才穩定,其實百姓私底下都恨不能直接捅破了天,如果沒有又一層像秦始皇這樣的皮來替換,秦朝根本不可能延續。

假如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司馬遷:只有一種結局

那麼扶蘇能不能做這樣一層皮?顯然是不可以的,司馬遷說了:“扶蘇為人仁。”很多人不能理解這裡的關係,畢竟前面說秦朝不施仁政大家才反的,所以以為扶蘇是個“仁人”就是件好事,首先是個“仁人”確實是件好事,但單純的一個仁人對於秦朝來說並不是好事,扶蘇和胡亥這兩個人,誰都不像秦始皇。

胡亥太殘暴了,且光有殘暴,沒有手段,扶蘇則太仁慈了,也是光有仁慈,沒有手段,假如他們兩個中和一下,才是秦始皇2。0且勝過秦始皇,是秦朝最為理想的新主,當然很多人並不承認扶蘇是一個軟弱的人,但種種表現又證明了他確實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且他之所以是這樣的存在,秦始皇可以說是難辭其咎,也心中有數。

假如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司馬遷:只有一種結局

不難發現一個非常厲害的皇帝,往往會有一個過於寬厚的長子,比如說朱標之於朱元璋,這是因為長輩太厲害,而自己又承擔著巨大的重任,且還常常被拿出來比較,以至於多有謹慎的緣故,並且作為鐵血皇帝的兒子,他們總要扮演一個勸諫的姿態,維持一種雖有主見但輕易不言的行事風格,久而久之就變得“不敢”。

偶爾敢一次,還要被打擊自信心,《史記·李斯列傳》記載:“始皇有二十餘子,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上使監兵上郡,蒙恬為將。”公元前212年術士們陰陽怪氣秦始皇暴戾,秦始皇氣瘋了,立馬抓了460多人直接活埋,扶蘇勸他,他卻覺得扶蘇太軟,將他派到蒙恬那裡掌兵事,鍛鍊性格,雖說是為培養他,可扶蘇顯然接受不了這種培養。

假如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司馬遷:只有一種結局

於是乎扶蘇面對秦始皇的最後那一股氣也沒了,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沙丘病重,本寫好遺詔讓他繼位,結果還沒遞出就不幸逝世,這樣一來只有李斯、趙高等人知道他去世,扶蘇是不知道的,當他收到假詔時,他也不知道那是假詔,而上面又以秦始皇口吻說他“無尺寸之功”“為人子不孝”。

史書上沒有記載扶蘇到底跟蒙恬屯邊有沒有立下功勞,但扶蘇肯定是認為自己沒有的,他想到自己沒有功勞,又想到還因此受累秦始皇被誹謗,如今他讓自己去死,自然就反抗不了,即便蒙恬說“安知其非詐”,他亦言:“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於是當著蒙恬的面拔劍自刎,胡亥知道後大喜。

假如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司馬遷:只有一種結局

總而言之,如司馬遷所言,扶蘇是一個“仁人”,但他更是一個過分“仁”的人,這導致他在爭位奪權的時候失敗,既然他連胡亥、李斯、趙高都鬥不過,他又怎麼去掌一個從內部開始傾頹的泱泱大國?怎麼去面對動盪的山河?他早就把他自己淘汰了,歷史更是把他淘汰了,他也是“亡秦必楚”結局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