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不該殺的2位名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劉備是三國時期典型的勵志代表人物,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賣草鞋的草根,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後建立了蜀漢。在三國中最讓人嘆息的就是蜀主劉備,因為劉備的仁義以及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最後卻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夙願。

劉備在三國時期初期雖然沒有太多的權勢,只擁有劉皇叔這一頭銜,但劉備的品質品格確實是在所有人之中最為高尚的,所以劉備所到之處,都會受到其他人的尊敬以及百姓的愛戴。

諸葛亮不該殺的2位名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劉備憑藉自己的人格魅力,與關羽,張飛發家,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軍事武裝,並且一步一步做大做強,後來又吸收了諸葛亮加入自己的隊伍中,有了軍師諸葛亮的加入,劉備更是如有神助,獲得了大大小小的戰役,最終在今成都建立了蜀漢王朝,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天下以及領土,正式立足於三國。

劉備即使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但依舊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夙願,但有這樣的兩個人,如果諸葛亮沒有殺他們,劉備真的有可能憑藉他們二人成為三國時期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們就是劉封以及馬謖。

諸葛亮不該殺的2位名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他們二人都是劉備手下的能人大將,而就因為殺了他們二人,劉備的千秋大業就會被影響,他們二人的過人之處可想而知。

原來,當年劉備還在荊州的時候,因為劉備當時並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想拉攏自己的部下為自己賣命,就將手下的劉姓劉封收作了自己的義子,之後劉封就開始追隨劉備參與大大小小的戰役,也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最後劉備卻殺了他,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劉備是十分注重血脈相傳問題的,在生下兒子劉禪之後,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子劉禪培養成為了自己的繼承人,並開始逐漸的疏遠劉封,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關羽在一次戰役失敗後,向劉封發出了求救訊號。但是劉封擁有重兵與武器,卻因為與關羽的一些矛盾拒絕幫助關羽度過難關,導致關羽的直接死亡。

諸葛亮不該殺的2位名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劉備得知自己的好兄弟關羽去世的訊息後,大發雷霆也心痛不已,決定要賜死劉封,軍師諸葛亮想要勸阻劉備,但也認為,劉封的做法太過於過分與自私,並且,劉封以前在劉備的庇護下,在軍隊中有很高的威望,諸葛亮就告訴劉備:此人必除,他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劉禪的地位。劉備雖然不捨,但是還是殺掉了劉封。

諸葛亮認為馬謖心思細膩,十分聰明,所以非常的器重馬謖,但是劉備是看不上馬謖的,他認為馬謖不堪大用,不會有什麼實際用處。

諸葛亮不該殺的2位名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劉備認為馬謖此人只會紙上談兵,不能在戰場中有太大的成就,但馬謖也曾經給諸葛亮出謀劃策,幫助諸葛亮平定南中,所以說,馬謖這個人還是很有能力的。

馬謖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大人物,但因為他的才能,諸葛亮很是重用他。說起馬謖的死,諸葛亮為了讓馬謖能有更大的作為,於是派馬謖前去參加決定了北伐重要的戰役街亭之戰,諸葛亮讓馬謖去指揮這場戰役,可見諸葛亮對馬謖的認可。諸葛亮不僅很重視他,還教給了他很多的東西。

諸葛亮不該殺的2位名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諸葛亮將自己的戰略戰術,全部教給了馬謖,而馬謖卻沒有把諸葛亮的話放在心裡,一意孤行,為了自己能夠立下赫赫戰功,結果,整個軍隊因為馬謖的指揮失誤,被打的節節敗退,最後失敗。

因為馬謖失守街亭,使整個戰局又開始變得動盪不已,在萬般無奈下,諸葛亮只能選擇回到漢中,諸葛亮的北伐計劃也隨之告破,為此,儘管諸葛亮並不想殺了馬謖,但這是嚴重的軍事失職,如果不以儆效尤的話,日後就難以服眾。

諸葛亮不該殺的2位名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三國演義中記載,在馬謖回來後,諸葛亮下令將馬謖關入大牢之中,並且將馬謖斬首示眾,諸葛亮親自操刀,斬了馬謖之後,諸葛亮更是傷心不已。

可是歷史顯然不是這樣的,三國的正史中記載到,馬謖兵敗之後,並沒有給諸葛亮一個交代,而是自己逃跑了,在被諸葛亮查出馬謖的住址之後,抓住馬謖關進牢獄之中,最終死於牢獄。

諸葛亮不該殺的2位名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其實在三國時期,湧現了很多有才能的志士,而其實能左右三國格局的人數屈指可數,馬謖以及劉封的死不過是讓人感到可惜,如果他們不死的話,蜀國的實力可能會更上一層樓,但凡事沒有如果,時間終究會證明,歷史的每一段故事都是有著自己存在的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