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在慶國一個最普通的秋天,發生了一件大事,市井瓦肆、街頭巷尾都在議論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刑事案件,苦主狀告的是當地的刺史以權謀私霸佔民田。

誰也沒想到,剛剛嫁過女兒跟范家聯姻,門生故吏遍地,權傾朝野的宰相林若甫在風頭最勁的時候選擇退休,上書告老還鄉了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一起跟白羽瞭解一下。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一、被彈劾的宰相

案件的起因很簡單,有一位吳娘子的老公因為一樁奸細案件死在了京城。緊接著,山東刺史派彭廷生派人大肆整治吳家,不但謀奪了吳家的產業,還把她的兒子被無辜下獄,在大牢中受刑致死。吳娘子悲憤之餘,來到京城告御狀。沒想到許多衙門推三阻四,都不敢接這個案件。

湊巧的是,她遇到了一位敢仗義執言的,沒有參加春闈考試舉人。

這位舉人相公熱情地為她四處奔走呼籲,為了她的安全,這位舉人還利用他老師的關係,搬進了一位老御史的家中。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這位苦命的女人和這位熱情的相公在去大理寺述供的路上居然遭遇了一場刺殺。

更湊巧的是,遇到了二皇子和靖王世子,恰逢其時將他們救了下來。

事有反常必有妖,不出幾日,都察院御史就開始集體上書,彈劾當朝宰相林若甫,非法奪取他人家產,謀害無辜百姓。

因為這位山東刺史,正是林若甫的門生。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宰相畢竟是百官之首,無論怎樣處理都會引發軒然大波。更何況,這件案子也並不複雜,當初,林若甫的二兒子林珙在謀士吳伯安的慫恿下處心積慮對付範閒,並直接策劃了牛欄街刺殺事件。

兩個陰謀家還在把酒言話之時,就被大宗師五竹找上,殺了個乾乾淨淨。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吳伯安事後被朝廷定性為北齊奸細,說他串通北齊殺害了林珙。

宰相為兒子報仇其實也還說的過去。而且這件案子的第一責任人是山東路刺史,怎麼連累不到宰相的頭上。更何況,靖王爺聽說此事之後痛罵兒子一頓,然後立刻進宮與皇兄慶帝一夜長談。

慶帝也沒有追究此事的意思,宰相林若甫居然在第二天立刻就寫了辭職報告。這又是什麼神仙操作呢?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二、來自方方面面的報復

林相事後跟謀士袁宏道交談時說的很清楚,如果他想整吳家,絕對不會弄的如此明目張膽,也不會搞的路人皆知,更不會留下任何把柄。

林相經營官場多年,他敏銳地察覺到,那個熱心的舉人雖然是個小人物,其背景絕不單純。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經過勘察,這名熱情過頭的舉人就是跟範閒有過節的賀宗緯。賀宗緯的背後又有都察院撐腰,都察院是長公主的勢力範圍。

吳伯安其實也是長公主的人,他挑動林珙這個不安分的傢伙其實也有借刀殺人的意思。

而長公主的翻臉無情,其實就是在報復林相的負心,報復林相與范家聯姻,報復他曾經做的一切。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在林相看來,更多的問題來自其實出在女婿範閒身上。之前範閒借醉酒吟詩表現的光彩奪目,範閒又揭開了春闈案的黑幕,加上接踵而至的江南鹽務貪汙案、緊接著就是範閒大鬧刑部公堂。

刑部尚書因為貪贓枉法被革職查辦,涉案的十七位官員統統都被處以極刑,禮部尚書郭攸之也被判處斬刑,一時間朝野轟動。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報復與反報復,控制與反控制,一直都是慶國官場幾十年來的主題。而這一切其實都來自於慶帝的想法,長公主、太子、二皇子、林相、範建各成一股勢力。之前是長公主加林相的勢力太大了,需要削一削。

林相與範建這對老冤家聯姻之後,範閒的勢力又大了,還得再削一削。於是,林相主動請辭,就是為了給範閒騰出空間,讓他這個聖眷正隆的當紅炸子雞大展拳腳

不得不說,林相這個做法非常高明。做為官場老狐狸,

他透過這件小事就嗅到了潛在的政治風險,立馬退得乾乾淨淨,徹徹底底,鋪蓋一卷就回老家梧州養老。

對外宣稱是看透了官場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對宦海風雲產生了疲憊。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因為只要林相還在朝廷中擔任百官之首,哪怕是自己不出面,他的朋友、親屬、門生,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一定會再次被捲入新的政治旋渦。

更何況,他驚訝的發現身邊竟然也安插著長公主的間諜。

更麻煩的是,長公主反目之後,慶帝的心思也不放在他的身上了。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三、皇權與相權之爭

其實,慶帝的謀劃要更加長遠,甚至超過了林若甫的想象。慶帝北伐在即,他瞄準的其實是林若甫的宰相位置。在林相退休之後,接替他的是胡大學士。這位胡大學生終生也沒有當上宰相,因為朝廷從此再沒有新的宰相出現在這個位置了。

林相麻煩纏身的背後,其實還是君權與相權之間的博弈。皇帝雖然有絕對的權利,卻並不具備處理所有事物的超能力,需要藉助宰相和六部九卿等官僚組織來實現統治。

皇帝是元首,宰相是肱股,宰相既是皇帝與百官之間的橋樑,其實也在利用傳統和制度在對皇權進行約束。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如果皇帝政治能力強,就可以實現獨裁。朱元璋當年除掉胡惟庸,直接統管六部,是為了加強統治讓皇權進一步延伸。為了監視百官,才設定了“錦衣衛”代天巡狩。

而在慶國宇宙中,監察院這個龐大的機構已經存在多年,拿掉林若甫只是時間問題。

《慶餘年》中,如日中天的宰相林若甫為什麼突然提出告老還鄉?

有意思的是,在《慶餘年》的世界中慶帝是大宗師,是體力和精力遠超凡人的超人,處理政務也是一把好手。

他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斷地虛弱和分割相權,並層層分解把這些權利分散到範建、舒蕪,範閒、言冰雲、賀宗偉、這些新生代官員手中,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制衡的權利架構。除此之外慶帝還培養了護衛和內廷兩個獨立的部門。

取代林若甫宰相位置,已經是蓄謀已久的想法了。

白羽點評:

林若甫隱退的背後,看似波瀾不驚,其實還是領導班子明爭暗鬥、爭權奪利的老問題。皇帝避開宰相,看似減少了行政層級,實則侵蝕了統治法理。

因為相權的根本,體現的還是程序正義,對皇帝這種天生獨裁的生物而言,起到的是尊重行政規則,遵守行政規律,釋放的是道統的善意。

而慶帝在搬走了林若甫這個奸相之後,達到了“乾綱獨斷”的目的,在獨夫民賊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