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流傳著一句民諺“江南才子北方將、關中的黃土埋皇上”。這句流傳甚遠的民間諺語既說明了陝西自古就是一塊風水寶地,更說明了今天的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輝煌歷史。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從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西周開始,關中的西安就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都城,當然那時的西安還不叫西安,而是被稱為豐鎬。西周以後,先後又有秦漢、隋唐等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在西安建都,尤其是在唐朝,當時的長安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級的國際大都市。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作為十三朝古都,在3000多年的華夏曆史上,有1200多年的時間是由長安主宰和引領的。之所以有如此眾多的封建統治者們在關中長安這片土地上定都安邦,興建家園,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關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優勢。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自古以來、關中就是兵家必爭的要衝,我們都知道關中之南有秦嶺山脈作為巨大的天然屏障;以北有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為依託;東邊則有黃河和崤山共同構築的險峻峽谷;而到西邊又有隴西高地可作依託。同時、關中又被涇河、渭河、灃河、鎬河等八條河流環衛纏繞,更加升級了原有的東西南北的防衛。可以說、佔據了關中就可以做到進可出關攻擊,退可擁地固守,完全是牢不可破。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作為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除了穩固的地理位置當然是不夠的,必須還要保證都城之中龐大人口的吃飯問題。關中平原廣闊、土地肥沃,再加上“八水繞長安”的滋養,完全符合作為都城的所有條件。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但是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長安作為都城的時間多在公元1000年之前,大概就是唐朝之前,唐朝以後不管是宋元明清這樣的大一統王朝,還是其他割據政權都很少選擇在這個擁有數千年輝煌歷史的土地上建都,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一點悅讀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1。民族關係問題

從五代十國開始,我國的少數民族聚集區基本以北部和東北為主,封建統治者的民族關係問題由橫向的東西問題變成了縱向的南北問題,這時候再深居關中已經沒有太大優勢了,而佔據北方、控制幽雲十六州就成了控制整個天下的關鍵。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2。環境變遷

長安自古便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美譽。所以在早期、長安是完全可以勝任都城這一角色的,但是在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由於人們環保意識的欠缺、再加上不同時期大戰亂的影響,關中長安的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河流枯竭、荒漠化嚴重,已經喪失了原本沃野千里的面貌和狀態,很難在承擔數百萬的人口壓力了。實際上從隋朝開始、長安就需要從其他省份調撥糧食來食用。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3。經濟重心南移

唐末五代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便開始南移,直到南宋為止,中國的經濟重心完全轉移到了南方。這樣的轉變對北方的很多城市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長安、隋朝初建時,長安本是都城,但是由於經濟重心南移,再加上長安當時的糧食供應跟不上,所以楊廣營建了東都洛陽,並興修連通洛陽的大運河,目的就是保障糧食供應和控制南方經濟。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4。都於長安的王朝國祚均不過300年

這個觀點好像有些迷信,但是對於古代的封建統治者而言,在選擇都城之時,這也會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考慮因素。不管是西周、是大秦帝國、是西漢王朝還是盛世唐朝,儘管它們都是歷史上的強盛帝國,但是有一點就是這些王朝的國祚均沒有超過300年,這就像是一個不可打破的魔咒,影響著後世的統治者。對於王朝建立者們而言、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夠萬世延續,為了圖個吉利,也不得不考慮這樣的一種說法。

這個古代城市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最終卻因為此原因被元明清三

以上觀點均屬一點悅讀一家之言,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吐槽!關注一點悅讀獲取更多更有意思的歷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