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若與方臘聯手滅宋,他們的結局會不會更好答案讓人無奈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是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其內容講述的是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嘆刪修為七十回本。

可以說,在《水滸傳》中,宋江打方臘一直都是最為人詬病的情節之一。方臘是北宋時期最成功的草根起義家,他所佔據的地盤可比八百里水泊梁山廣袤得多,雄踞江南八州二十五縣的方臘可謂最有可能顛覆北宋王朝的第一人。只不過,在小說中宋江帶領一百單八將招安,成為朝廷之鷹犬,與方臘這股力量自相殘殺,最終幾乎同歸於盡,令無數讀者扼腕嘆息。

宋江若與方臘聯手滅宋,他們的結局會不會更好答案讓人無奈

那麼,倘若當初宋江決定與方臘聯手,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顯而易見的是,以當時方臘軍和梁山軍的戰鬥力來看,兩股力量合流以後“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絕非難事。起義軍打入東京,將一干罪魁禍首如:蔡京、高俅、童貫、楊戩之流清掃殆盡,建立方臘理想中“均貧富”的社會,即可實現方臘早年的夙願。雖說方臘和八大天王所信奉的“摩尼教”與梁山土匪的信念相左,但雙方殺富濟貧的本質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起碼都站在了封建政權的對立面。

這場聲勢浩大的革命結束了,那麼,就得面臨楚漢相爭的情況了。這種情況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不論是方臘還是宋江,兩人都是一方首領,誰的手下都有一票弟兄,都得爭一爭這第一把交椅,亦或是皇位。在這種背景下,實力稍遜的宋江即便無法摘得全部勝利果實,估計也能封王封侯,總比做個勞什子安撫使舒服得多。

宋江若與方臘聯手滅宋,他們的結局會不會更好答案讓人無奈

不過,結局也有可能朝著另一個走向開展。

大宋到了宋徽宗這一代,真可謂是行將就木。國家北方有契丹為禍,南有方臘義軍,內憂外患搖搖欲墜,老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不過,大宋畢竟是王朝正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方臘、宋江想要取而代之,雖然不是什麼難事,但也不容易。

雙方的實力四六開,那麼,戰爭的最後結果就有可能是和談。方臘、宋江提出與大宋分劃而治,“一國兩制”。宋徽宗自是不願答應,可此時面臨內憂外患,總得將矛頭對準最具威脅的那一面,所以他不得不接受這一構想。

宋江若與方臘聯手滅宋,他們的結局會不會更好答案讓人無奈

那麼,大宋“一國兩制”之後,又會變成怎樣的局面呢?

這一時期的宋軍,就能將“八十萬禁軍”全部用於針對外患大遼。“八十萬禁軍”雖然只是個虛數,但畢竟是大宋王朝的主力軍,大遼馬虎不得,便有可能聯合方臘、宋江夾擊大宋。雄踞南方的方臘、宋江雖然不會歸順大遼,但也不會幫助大宋。於是乎,遼國、大宋、方宋極有可能“三國鼎立”。只不過,大宋正統被夾在兩股勢力之間,日子必定不會太好過。

既是重演書中的“歷史”,那麼,就得考慮到最悲慘的結局——方臘、宋江聯軍被禁軍所滅。這種情況雖然發生的機率較低,但也不是零機率。大宋享國祚一百餘年,不論是經濟、政治、文化還是外交都已積累了深厚的底蘊。尤其是經濟,大宋的經濟堪稱歷代之最,國力相當雄厚。除此之外,宋朝的教化工作開展得不錯,所以北宋可謂仁人志士遍地。

以至於,僅憑方臘、宋江這些草根部隊,雖有很大的可能戰勝禁軍,但卻無法得到這些仁人志士的認同。至少在大義與道德的層面上,方臘、宋江這樣的反賊永遠處於劣勢。想要撼動大宋之根基,仍是蚍蜉撼樹。倘若,大宋皇帝振臂一呼,將精力放在“攘外必先安內”上,召集全國志士剿匪平叛,不顧一切地剿滅反賊,那麼,方臘、宋江相比也會吃不了兜著走。

倘若,這種情況發生,那麼,宋江麾下的天罡地煞,以及方臘手底下的八大天王,都得被《蕩寇志》裡雷部三十六將一樣的人物殺之殆盡。

宋江若與方臘聯手滅宋,他們的結局會不會更好答案讓人無奈

當然,若方臘、宋江與大宋持續內鬥,最有可能坐收漁翁之利的仍是大遼與金國。宋朝、方宋鷸蚌相爭,這種場面自是異族侵略者喜聞樂見的。趁著漢人內鬥兩敗俱傷,契丹人和金人趁機南下,連帶著大宋和反賊一併清剿。屆時,宋徽宗、宋欽宗仍要落得“二帝北上”的命運。

至於方臘和宋江,這兩個反賊多半會被扣上“亂臣賊子”的帽子,不是被金人所殺,就是被群情激憤的大宋子民當作罪魁禍首生啖其肉了。由此可見,只要方臘、宋江聯手,小說的發展便有無數種可能。只是不知為何作者非要讓方宋反目,寫出招安內鬥這種令壯士扼腕的結局。

參考資料:

【《水滸傳》、《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