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提起劉墉,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宰相劉羅鍋》。20世紀90年代,戲說歷史人物的影視劇一時風靡大陸,《戲說乾隆》、《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宰相劉羅鍋》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影視劇的劇情多根據民間流傳,在正史基礎上進行了改變。因此,劇中的劉墉佝僂著身子,永遠直不起的腰板,但為人豁達,智謀雙全,能說會道,人稱宰相劉羅鍋。可歷史上的劉墉真的是影視劇中的形象嗎?

事實上,真實的劉墉並不像影視劇中的那樣。真實的劉墉依舊是天資聰穎、文采斐然,因為家族中人世代為官,劉墉本人頗有學霸基因。

在百姓的口口相傳中,劉墉是個為官清廉,很為百姓著想的好官,退卻了世家子弟的門第關聯,是個全心維護體制的職業官僚。

因此,他很受百姓愛戴。與影視劇中形象最大的反差是,歷史上的劉墉身高超過1.9米,是個不折不扣的高富帥。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劉墉影視形象深入人心

“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看了這句歌詞有多少人不自覺的哼唱了起來,《宰相劉羅鍋》在1996年一經播出,火爆異常。那些年,以戲說正史人物為題材的電視劇剛剛被大陸引進,電視劇市場越來越品種齊全。

前後幾年就有《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等等多部優秀作品,《宰相劉羅鍋》在這百花齊放中也屬佼佼者。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劇照

劇中的宰相劉羅鍋就是當朝大員劉墉,“羅鍋”的愛稱是因為他揹負羅鍋而得名,他本人其貌不揚,佝僂矮小。

在上京趕考時,因為與微服私訪的乾隆皇帝下棋,不幸與當朝權貴、皇帝的寵臣和珅結下了仇怨,從此和珅對其耿耿於懷。

之後,劉羅鍋在一場棋局中贏了全部的競賽者,這才發現棋局原來是當朝六王爺設下的比棋招親,是為了選女婿。贏了棋局的劉羅鍋自然被王爺相中,兩人約定待劉羅鍋高中狀元,就履行婚約。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劉羅鍋不負眾望,高中狀元,最終抱得美人歸,鄧婕飾演的格格才貌雙全,夫妻二人恩愛異常。高中的劉羅鍋被派往江寧任知府,但因為和珅對其懷恨在心,多方為難劉羅鍋,二人就此展開一系列鬥智鬥勇的故事。

而劉羅鍋智勇雙全、反應機敏、語言詼諧,總是能輕易化解危機,和珅總是搞笑滑稽,一個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形象,每每兩人鬥法都能讓電視機前的我們啼笑皆非。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劇中有很多情節至今都讓人記憶深刻。一次在乾隆皇帝的壽辰宮宴上,苦於進獻賀禮的劉羅鍋只是提了一桶生薑上殿,對皇帝恭敬跪拜、山呼萬歲。

皇帝不解劉羅鍋提生薑上殿的意思,就出言詢問。劉羅鍋答道:“臣祝萬歲一統江山,此生薑堆成小山的形狀,寓意江山,用桶來裝,寓意一統,故名一統江山。”

還有那句“萬歲屬馬,臣是屬驢”的對答,因避諱與皇帝相同屬相,劉羅鍋的回答盡顯機智。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當然,劉羅鍋給觀眾最深的印象,是他的駝背,活似頂了一口大鍋在後背。作為妻子的格格貌美嬌豔,卻並不嫌棄他外形不夠俊朗,夫妻倆的外在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因為李保田飾演的劉羅鍋形象豐滿立體、生動鮮活,非常的深入人心,導致大眾眼中的劉墉就是劇中劉羅鍋的形象。可是,真實歷史上的劉墉是否背頂羅鍋,與劇中形象如出一轍?劉墉墓的挖掘為大家揭開了真相!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劉墉墓地發掘形象反轉

1958年,山東省高密市注溝區組織開會,佈置清墓,原因是為了能擴大耕種面積。

與會的一名副社長回到白家莊就開始貫徹此事,當夜就組織了七、八個當地農民連夜發掘劉墉墓,基於對劉墉的興趣使然,村民們幹勁十足,當晚就挖通了墓道,天空破曉之前墓門就被撬開。

結果劉墉的骸骨讓人十分震驚,骸骨的腦殼很大,直徑有二十五公分見圓,小腿骨長愈半米,是個不折不扣的高個子,脊椎骨筆直,沒有駝背的跡象。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經過發掘人員的測量估計,真實的劉墉身高在1。95-2米之間。因為這個身高與當時常人身高並不接近,為了嚴謹調查,又對其父劉統勳的骸骨進行測量估計,得出劉統勳的身高也有1。7米以上。

對墓道的測繪結論得出,墓道高在1。8米左右,這麼高的空間,可以推斷劉家人身高都不矮小。方得出最終結論,劉墉的身高確實超過1。9米,沒有作偽或者誇大其詞。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其實,仔細想一想劉墉也不會是彎腰駝背的人,因為清朝官員的選拔制度非常嚴格,其中“身、言、書、判”四項標準是筆試和麵試的重要條件。

排位第一的“身”就是指,參與選拔的人員身材要筆直挺拔、相貌要端正大方,所以清朝的官員即便不是玉樹臨風,也該是人中之姿。而且,清朝的科舉制度還有一項令人們驚歎的考核方法,即“舉人應會試三科不中者,還可以應‘大挑’一科。這一科不看筆試成績,只看相貌!”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如此制度,劉墉又是真正透過科舉考試才被選中的,其家事清白廉潔,也不會因為隱瞞劉墉有殘缺的身形而徇私舞弊,更何況身材外形是最隱藏不了呀!那究竟為什麼高大挺拔的劉墉會有劉羅鍋的稱呼呢?

《清史稿》中給了我們相關記載。當時,嘉靖皇帝已經繼位,劉墉已是80歲的高齡了,難免有些駝背,皇帝便愛稱自己的老臣“劉駝子”。而“駝子”在民間也被稱為“羅鍋”,這樣一來二去“劉羅鍋”的名號就傳承下來了。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劉墉出身名門才華橫溢

康熙五十八年,劉墉出生在山東諸城的一座大宅院中。劉墉的家族龐大而顯赫,曾祖劉必顯、祖父劉棨、二祖父劉果都是進士出身,劉墉的父親劉統勳更是乾隆皇帝所倚仗的近臣、能臣。

劉統勳在20歲時就中了鄉試,經過官場的摸爬滾打,在22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乾隆的股肱之臣,乾隆稱讚劉統勳“神敏剛勁,終身不失其正”。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劉墉,自小就接受了正統的教育。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在劉墉5歲的時候,劉統勳就已經入職南書房了。所以,除了日常的書本課業外,劉墉最常接觸的就是時政。這樣的生長環境,造就了劉墉敏銳的政治覺悟。

而在劉墉6歲時,年羹堯案發,隨後幾年的時間裡,雍正皇帝加強皇權、平定叛亂、整頓吏治、整治財政,對當時的腐敗貪瀆現狀進行了一些列的改革。

同時,開展了幾起大型的文字獄,天下讀書人噤若寒蟬,劉墉更是自小就被教育要謹言慎行,不能行差踏錯。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這樣的環境下,劉墉、紀曉嵐、趙翼等一代文人在師長的耳提面命下成長起來,較之歷代文人名士更加的處事圓滑,可卻難掩名士風流本色。

劉墉小小年紀已經中舉,就等待赴京趕考。可不幸的是,在劉墉20歲的時候,疼愛他的祖母去世,父親回家為母丁憂,見到了自己久未謀面、長身玉立的兒子。

雖有喪母之痛,但也是滿眼慈愛,“我兒出息,已經比為父高出一頭了,為父願你能刻苦讀書,早日高中。”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在備考期間,劉墉與趙翼成為摯友,常常秉燭夜談。赴考前還贈詩趙翼,盡顯同窗之誼,由衷的讚賞好友的學識,表達了希望好友高中的願望。

終於劉墉在自己32歲那年,中了會試第64名。在之後的殿試中,更是摘得二甲第二名的好成績,成為翰林院庶吉士。

在翰林院學習一段時間後,也要經過考試才能轉正。這時候,劉墉學霸體質一覽無餘,順利透過考試,成為正式的翰林,之後更是一路扶搖直上做到侍講學士。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劉墉不畏強權清正廉潔

劉墉很有職業官僚的態度,不結黨營私,為人公正,處事也不摻雜私人感情,絕不偏袒幫私、阿諛奉承。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錢灃彈劾山東巡撫國泰貪汙,但國泰是和珅的親信,因此,錢灃的彈劾之路也是困難重重,可謂九死一生。

事情越鬧越大,乾隆皇帝終於知道了國泰貪汙的事情,於是就派遣尚書和珅和時任左都御史的劉墉,跟隨錢灃同赴山東,認真稽查國泰貪汙一案。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劉墉到後,先是認真核查錢灃彈劾國泰貪汙的實據及詳細過程,最終發現錢灃所訴與事實完全吻合。國泰貪汙不少於20萬兩,因數額巨大,導致官府銀兩虧空嚴重。而國泰眼看貪汙即將敗露,就想出了一個法子。

強迫當地富商出銀子,作為官銀充裕銀庫。還肆無忌憚的揚言,被下達了指標的富商拿不出相應數量的銀子,或者拿了銀子大肆宣揚追要銀子,那麼這些銀子將不再歸還,直接充入官府銀庫。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當地富商被逼迫的苦不堪言,雖敢怒但不敢言。但是,劉墉的到來給了他們機會,在劉墉派人暗訪時,他們一股腦地和盤托出。

在劉墉和錢灃的配合之下,很快國泰的貪汙之案告破。回京覆命的劉墉把國泰寫給和珅的求助信,一併呈交給了乾隆皇帝。

面對如此指控,和珅當然是砌詞狡辯,一再宣稱“聖上,奴才是不會徇私幫助國泰的。”而乾隆皇帝對劉墉帶回來的證據也置若罔聞,並沒有追究和珅的罪過。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劉墉任職時,一直是和珅的下屬。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古代,像電視劇中那樣,與和珅斗的你死我活應是不能夠的。但由這一案件可見,即使沒有太過劇烈的鬥爭,劉墉也沒有懼怕和珅,更是沒有跟和珅同流合汙,而是一個清廉公正的好官。

而在更多的史料記載和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劉墉愛民如子。在地方任職時,常常會透過原告、被告雙方口供的邏輯來推斷因果,有時還會化裝偵查,去基層探訪民風。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結語

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夜,劉墉在北京病逝,當天白天他還在南書房當值,晚飯時還宴請了賓友,傍晚在自己的房中端坐著去世,享壽85歲。

嘉靖皇帝追贈劉墉太子太保,祀賢良祠,諡文清,劉墉的一生以入賢良祠這一無上榮耀而告終。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把這位賢良的好官帶到了大眾的視野,以嬉笑怒罵的形式演繹了劉墉的一生,雖樣貌結局與事實不服,但口口相傳的賢名卻是不變的。

1958年專家挖開劉羅鍋墓葬,棺材開啟後專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參考文獻

[1]羅山,身高近兩米的“劉羅鍋” 真實劉墉:良好官聲造就平民英雄 ·哲學與人文科學·中國古代史;《國家人文歷史》,2019年。05期105_110

[2]陸楊,名符其實官二代 磨圓稜角笑清風 探訪宰相“劉羅鍋”故居 ·工程科技Ⅰ輯;·哲學與人文科學·考古;·經濟與管理科學·旅遊;《時尚北京》,2013年。08期 230_233

[3]伊人,“劉羅鍋”並非真“羅鍋”·哲學與人文科學·中國古代史;《文史月刊》,2012年。04期78

[4]張其鳳,劉墉叢考·哲學與人文科學·中國古代史;·社會科學Ⅱ輯;《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02期80_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