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莫挖!200年後被盜墓賊挖開

前言

國貲糜於三泉,人力單于酈墓,玩好窮於糞土,伎巧費於窀穸。

在古代中國,社會生活有諸多講究,即便是人死後也會遵循一定的規則,由此演變成為喪葬習俗。不同的地方,不同地位的人,其下葬的方式和陪葬的物品也會有所不同。之所以古人有這麼豐富的喪葬文化,還得從古人迷信的根基說起。

古代一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莫挖!200年後被盜墓賊挖開

古人講究死人入土為安,也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朽,只是進入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繼續生活罷了。為了能讓自己能夠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受生前的待遇,所以古人在下葬的時候都會帶上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陪葬。他們認為墳墓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媒介,所以他們很是重視葬禮。

古代一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莫挖!200年後被盜墓賊挖開

正因如此,社會上逐漸衍生出了一個行業,那就是盜墓業。即便盜墓是不被認可且有損德行的事,但人為財死,富貴險中求,不少人還是會鋌而走險,在巨大的金錢誘惑下,盜墓賊們才不會理會老百姓口中的“因果論”說辭。

古代一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莫挖!200年後被盜墓賊挖開

由於盜墓賊們的行為越發的猖狂,所以古代不少達官貴族在死前就已經規劃好了墓葬的選址和機關設計等,為的就是防止那些盜墓賊進入到墓室中洗劫一空。在我國的歷史上,秦始皇的陵墓就機關重重,找不到墓穴入口,外人根本就進入不到其中,就算進去了,可能還未到主墓室,就已經千瘡百孔了。為此,古代有一位將軍為了避免死後這種事情發生,便立碑哭窮,表示自己無金無銀,不要挖!但是200年後,還是被盜墓賊給挖開了,結果震驚世人。

哭窮防盜

不過,能夠擁有像秦始皇這樣規模龐大陵墓的古人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達官顯貴並沒有如此好的運氣,即便他們的陵墓修建得很是隱秘,但還是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有人的墓被洗劫一空,獨留一個棺材;有人的墓連棺材都被翻開了來,屍骨被盜墓賊隨意丟棄。

古代一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莫挖!200年後被盜墓賊挖開

為了防盜墓賊的可惡行徑,一些達官貴族便開始了哭窮,向外統一口徑,傳遞一個虛假的訊號,營造出自己清廉無錢的生活狀態。為了配合自己散佈的虛假資訊,他們會特意將墓穴選在能夠被人注意到的地方,以此表明自己的清廉已經是人盡皆知了,更是含蓄地表明瞭自己很窮,連個像樣的墓穴也找不到,只好安放在此。

張詹之墓

不得不說,這一招在剛開始的時候的確很有效果。南北朝時期的將軍張詹便成功地用了此方法躲開了盜墓賊們的無恥行為,墓穴安然地在醒目的地方存在了200多年不受侵擾。《水經注》中就有對他死後下葬的記載描述,在他死後,他的家人在碑文上有寫到“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丹器不藏。”的字樣,表示自己這棺木易朽(平民才會用到白楸做成的棺木),墓中也沒有貴重物品,盜墓賊們大可不必惦記,因為實在是沒有東西可盜。然而事實卻是,這些碑文是張詹故意為之,故意讓他的家人這樣寫的。

古代一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莫挖!200年後被盜墓賊挖開

反觀他的整個墳墓,的確沒有大將軍該有的氣勢,看起來其貌不揚,十分簡陋,和普通人的並沒有什麼區別。整個葬禮十分低調簡單,埋葬的地址也很明顯,種種跡象都在表明他並沒有厚葬,相反十分寒磣,百姓見他葬禮如此,紛紛談論,訊息很快便傳開了,大家都知道這是個沒有什麼價值的墓,所以盜墓賊們也沒有去惦記。一連200年的時間,期間張詹周圍的墳墓都被掘了,唯獨他的墳墓安然無恙,即便在一段歲月十分艱苦的時期,他的墓也逃過了盜墓賊們的“法眼”,躲過了被洗劫一空的遭遇。

真相揭露

直到200多年後,朝代更迭,社會動盪不堪,百姓飢餓難耐,在這樣的饑荒面前,不少人都開始想法子找錢了。而盜墓是被公認為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所以當時人們也不覺得盜墓可恥了,大部分的人開始堂而皇之地掘墓了。

古代一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莫挖!200年後被盜墓賊挖開

在饑荒面前,人們也顧不上那麼多了,於是連張詹的墓也給掘了,本想著只是掘得一錠銀子也好啊,但令眾人驚訝的是,這個平平無奇的墳墓底下卻埋藏著大量的金銀珠寶等陪葬品,而棺材也是用金絲楠木製成的,由此可見這張詹當時就是厚葬的,只不過為了掩蓋真相所以想出了這麼個點子來忽悠眾人。

結語

哭窮防盜這一招的確有效,之後不少人也效仿張詹的做法,但時間一長,次數一多,盜墓賊們也發現了其中的蹊蹺,不再相信這些達官貴族們哭窮的話,之後這種做法甚至還起到了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