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逐客書》為什麼能被稱為千年好公文,看完這些你就知道

大家好,我們的澤宇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在大秦帝國一統天下的短短几十年中,留下了很多讓後世受益的歷史文化。

大秦帝國雖然如曇花一現一般,卻也有名垂千古的文人。在秦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最著名的文人,他僅僅依靠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冠絕整個秦帝國,後世把他的這篇文章作為經典中的經典。

這個人就是秦相李斯,文章就是那篇《諫逐客書》。

李斯寫下這樣一篇千年佳作,是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意義的。

秦王對李斯言聽計從,甚為信任,李斯可算是春風得意。但事有巧合,突然間,秦國掀起了一場逐客風波,起因是鄭國修水渠事件。

《諫逐客書》為什麼能被稱為千年好公文,看完這些你就知道

秦國與韓國毗鄰,秦國的東進最先受害的就是韓國。

嬴政即位以來,兼併六國的速度,引起了韓國恐慌。

韓國為了保住自己的國家,達到耗費秦國的財力和人力的目的,使之無力發動戰爭,於是實施“疲秦計”,派水利專家鄭國到秦國勸說秦王嬴政在關中東部修築大型水渠。

秦王嬴政為了發展農業接受了這個建議,並讓鄭國幫助修渠,引涇河之水注入洛河,穿山築渠,全長三百餘里,工程也是非常的浩大。

不料,在鄭國修渠的過程中,韓國的陰謀被秦人發覺。

秦王贏政發覺自己上了當,立意要殺鄭國解恨。

《諫逐客書》為什麼能被稱為千年好公文,看完這些你就知道

秦國宗室便以此為口實,大肆攻擊來自各國的客卿們,宣稱這些客卿如同鄭國一樣,是受東方諸侯指派,來從事間謀活動的,他們要求,為了維護秦國的利益,把客卿一概逐出秦國。

秦王嬴政之前因呂不韋、嫪毐事件,已經對東方的術士不再信任,現在又有鄭國的間謀事件,再加上宗室大臣的非議,於是,秦王嬴政下令驅逐一切客卿。

李斯身為楚國人,自然也在驅逐之列。

當時李斯正在出差,在他回去的路上,聽到這個訊息後,立即上書,為客卿申辯,寫下了有名的《諫逐客書》。

《諫逐客書》為什麼能被稱為千年好公文,看完這些你就知道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先是歷數秦朝歷代國君重用客卿成就了秦國強盛的事實。

他指出,從前秦穆公時代開始,就開始重視人才,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

這五位賢人,一開始並不是秦人,但是秦國重用他們,結果在諸侯當中得以稱霸西戎。

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移風易俗,改變風氣,人民因此股實興盛。

國家因此富足強大,老百姓因此安居樂業,諸侯也親近歸歸服,擊敗楚國的軍隊,獲得千里領土,直到現在,還是政治修明,國力強盛。

秦惠王採納張儀的計策,攻下三川地區,西進兼併巴、蜀兩國,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漢中,席捲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東面佔據成皋天險,割取肥田沃土,於是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西事奉秦國,功烈延續到今天。

昭王得到范雎,廢黜穰侯,驅逐華陽君,加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蠶食諸侯領土,使秦國成就帝王大業。

以上四位秦王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依靠客卿。

從這些歷史事實來看,容卿沒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

假使過去這四位君王疏遠客卿不加重視,疏遠賢才而不加任用,那麼,國家就沒有富足繁榮的現象,秦國也不可能如此強盛。

接著,李斯又寫道,現在陛下得到了崑山所產的玉石,掛著明月珠,佩著太阿劍,駕著纖陶

馬,豎著翠風旗,擺著靈鼉鼓,這幾種寶物,哪種秦國也不出產,而陛下卻喜歡它,是為什麼呢?

《諫逐客書》為什麼能被稱為千年好公文,看完這些你就知道

如果一定是秦國自產的才可以,那麼朝廷上就沒有夜裡放光的珠璧陳設,犀角象牙的器物就不得當珍玩,鄭、衛美女也無法侍奉大王,好馬也不該養在馬棚,同時江南出產的黃金白銀也不該使用,西蜀出產的丹砂也無法當做顏料了。

如果所有賞心悅意,怡目悅耳的裝飾,一定是秦國的自產,那綴著宛地出產的珠子的簪,嵌著璣的耳墜,細繒白絹的衣服,就不會進獻於面前。

而時髦幽雅、嬌豔賢淑的趙國美女也不會侍立於左右了。

再說到敲水瓶,打瓦缶,彈竹箏,拍著大腿骨,這些悅耳的音樂,是地道的秦國音樂;但那些靡靡之音卻來自鄭衛,虞舜簫笛、周朝武象的古樂,卻是外國的音樂;現在捨棄了敲打水瓶瓦缶而聽鄭衛歌曲,不用彈竹箏而欣賞武象的古樂,為什麼要這樣呢?還不是稱心快意罷了。

現在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是非,不論好壞,只要不是秦國人,就不用;做客卿的,就驅逐。那麼大王您所愛的是美色,妙音、寶珠、美玉,所輕視的是人才了。

這不是統一天下,完成大業的做法啊!

《諫逐客書》為什麼能被稱為千年好公文,看完這些你就知道

從這一事實出發,李斯闡述了一條富國強兵的道理;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進而提出“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李斯的上書,不僅擺事實,講道理,而且舉例到位,氣勢足,尤其是那“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的論斷,深刻而有理地指出了“智莫大於知賢”的治國之要旨,秦王嬴政讀完,深為李斯表現的忠誠和書中深刻的道理、漂亮的文采所感動,也考慮到李斯所指的人才會為東方六國所用的局面,於是“乃除客之令復李斯官職,繼續用其計謀,後來又調升他當廷尉。”逐客事件才告段落。

李斯等大批客卿在秦國受到信任,使秦國彰顯了人才力量。

《諫逐客書》為什麼能被稱為千年好公文,看完這些你就知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雄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