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為何不得善終?他有兩大“缺陷”,恰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劉伯溫作為朱元璋的開國功臣,他的身份只是謀士,既不是淮西集團的勳貴,也非統兵一方的大將。按說這樣的一個文人,對朱元璋的構成不成什麼威脅。但結局很清楚,劉伯溫不僅受到了朱元璋的猜忌,而且還被毒死,這個中原因值得推敲。

劉伯溫為何不得善終?他有兩大“缺陷”,恰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劉伯溫不得善終,歸結起來無非就是兩個原因,一是學問太好,上懂天文下懂地理,尤其擅長玄學;二是為人過於精明,把所有事情都看得透透的,這兩條無疑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先來說劉伯溫的玄學

劉伯溫投奔朱元璋的時候,老朱還未稱王,不過是韓林兒手下的一員大將,這個時候老朱也沒有想過要稱帝,但自從劉伯溫歸附他以後,野心逐漸膨脹。

當時,天下稱王的人有好幾個,除了韓林兒,還有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人。朱元璋隨著勢力的不斷增強,也萌生了稱王之心,只是他心中一直沒有底。最讓他吃不準的有兩條:一是他命中是否有“龍象”;二是稱王的最佳時機。

劉伯溫為何不得善終?他有兩大“缺陷”,恰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正當朱元璋猶豫不定的時候,劉伯溫說他是真命天子,理當稱王。老朱是苦出身,對卜卦、推命一類的象緯之學深信不疑,劉伯溫說他是真命天子,正中下懷。很快老朱自稱吳王,不久又正式稱帝,可以說朱元璋的皇帝夢是劉伯溫一手促成的。換言之,在朱元璋的印象中,劉伯溫就是代表天意。

老朱稱王不久,便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一次大戰,這一仗對雙方來說都是事關命運的。如果朱元璋失敗,就會失去問鼎皇位的機會。鄱陽湖戰役中,劉伯溫始終與朱元璋在同一條戰船上,須臾不離左右。

戰役的第三天,朱元璋正在船上督戰,坐在他身邊的劉伯溫趕緊起身,拽著朱元璋的衣服,讓他趕緊棄船。朱元璋也來不及細問,就跟著他下了撤到另外一艘戰船上。朱元璋剛剛撤離,只見一發炮彈擊中先前的戰船,頓時就是一片火海。老朱大驚,心中十分感激劉伯溫的救命之恩。

劉伯溫為何不得善終?他有兩大“缺陷”,恰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事後,朱元璋詢問劉伯溫何以未卜先知,料定炮彈會擊中戰船。劉伯溫一臉深奧,說按照五行學說,朱元璋為金命,陳友諒為木命。這一天他算準了,剛好是金木相犯即金克木之日,選擇這一天決戰,陳友諒必敗,但朱元璋也必有一劫。

聽過劉伯溫這麼一說,朱元璋高興之餘卻又心生敬畏,劉伯溫竟然能懂得這一套玄學,自己的命運似乎就在他的手裡掌握著。不過眼前正是劉伯溫大施拳腳之時,老朱倒也沒有過多的猜忌,但當上皇帝以後,情況就不同了,堂堂的大明天子,是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掌控他的命運的。

劉伯溫為何不得善終?他有兩大“缺陷”,恰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其次是劉伯溫精明過頭

朱元璋稱帝后,對劉伯溫不溫不火,第一次大封功臣時,劉伯溫僅僅封了個伯爵,比起李善長、徐達等人相差太多。這是朱元璋有意打壓劉伯溫,不能讓他身居高位,權力中樞之地也斷然不能交給劉伯溫。事實上,開國以後,劉伯溫的身份依然是高階顧問,有事的時候問問計策,沒事的時候就一邊待著去。

朱元璋當皇帝后,猜忌心日重,尤其防範那些跟隨他多年的淮西舊部。至於淮西集團的頭子李善長,朱元璋更是越看越不順眼,琢磨著要撤掉他的丞相之位。

劉伯溫為何不得善終?他有兩大“缺陷”,恰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朱元璋召來劉伯溫,就撤銷李善長丞相職務一事問計於他。劉伯溫當即表示了反對,說李善長資歷老,又練達能調和諸位大將及勳舊的矛盾。但朱元璋心意已決,李善長非換不可,並針對新的宰相人選徵求劉伯溫的意見。

朱元璋提出的第一個人選是楊憲,劉伯溫對楊憲很瞭解,私交也不錯。但他認為楊憲這個人雖有才華,但沒有氣量,喜歡與人計較,不能做到心如止水,非宰相的合適人選。

朱元璋不語,又提出了第二個人選汪廣洋。劉伯溫認為汪廣洋資歷雖有,但論才華還不及楊憲,且心胸狹隘,也非宰相人選。

朱元璋臉上略有不快但也沒有發作,於是便又提出了第三個人選胡惟庸。劉伯溫的態度十分鮮明,說用胡惟庸做宰相,就好比是用腐朽的木頭做車轅,這樣的車誰敢坐呢?

劉伯溫為何不得善終?他有兩大“缺陷”,恰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朱元璋幾個人選都被劉伯溫給否定了,終於有點忍耐不住,對著劉伯溫說我選的宰相沒有一個比得上你,不如你來做這個宰相好了。劉伯溫聽後有些恐懼,知道自己犯了忌諱,便說自己毛病太多,又耐不得細繁,若當了宰相,必定會辜負皇上的大恩。但方才所說的三個人,是萬萬不能當宰相的。

劉伯溫這次面聖,應該是不合老朱心意的。這次密談之後,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依然受到了重用,但這三個人先後被朱元璋誅除。事後,老朱也深刻反省,認為劉伯溫識人更高一籌。

按說朱元璋吃了這次虧,理應更信任劉伯溫,但事與願違,朱元璋對他反而戒心更重。這樣一個把什麼都看透的人,留在自己的身邊該是多麼可怕。

劉伯溫為何不得善終?他有兩大“缺陷”,恰好犯了朱元璋的忌諱

劉伯溫為官清廉,這是朱元璋欣賞的地方,但他學問太好不容易駕馭,加上他為人又過於精明,既不被官場所喜,又遭至朱元璋的猜忌,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畢竟朱元璋不是漢高祖,劉伯溫也不可能像張良那樣可以飄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