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失3位大將,吳國死了大都督,魏國更慘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慨,在關羽被殺之後,三國老一輩的風雲人物幾乎在同一時間段相繼離世,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上天有意安排。但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很多人讀到這裡簡直沒有興趣繼續讀下去了。

然而有意思的是,這個時間段本身對於三國鼎立中的蜀國是一次滅頂之災,孫吳的兩員大將也在這個時間段相繼身亡,而坐山觀虎鬥的曹操陣營,這不光是失去了兩員大將這麼簡單,連他自己也病逝了,三國的勢力又一次奇蹟般的調整到了平衡狀態。

公元220年,魏蜀吳三國爭霸來到了新老交替的一年,除了繼承父兄政權的孫權,劉備和曹操都已經到了壯士暮年,曾經無限風光的風雲人物,有的退出了歷史舞臺,有的則顯得力不從心。

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失3位大將,吳國死了大都督,魏國更慘

但這一年最大的問題則是因為它是三國曆史上眾星隕落的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很多為三國曆史畫上濃墨重彩一筆的大人物,畫上了他們人生的句號,從此再也不能在這個舞臺上大放異彩。

痛失“三將”的蜀國

首先來說說蜀國,因為一個人的死,使整個形勢一片大好的蜀國接連受到重創,導致他們最終第一個亡國。這個人就是經歷了囊樊之戰後,被東吳生擒活捉,最終

被呂蒙殺害的關羽

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失3位大將,吳國死了大都督,魏國更慘

劉備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當場暈了過去,

劉備的三弟張飛也因為過於憤怒酒後鞭打士卒,被屬下殺害,不戰而亡。

後來劉備不顧諸葛亮等群臣的勸阻,立刻要率重兵攻打東吳,即使後來孫權答應歸還孫尚香,並一再的向劉備示好,希望劉備能夠收兵,的劉備依然執意要為二弟報仇。

可惜最後還沒到達吳國的邊界,就被陸遜在“夷陵之戰”打的潰不成軍,70萬蜀軍幾乎全軍覆沒。而

黃忠為了給失意當中的劉備開啟局面,過於深入敵軍,最後中箭身亡。

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失3位大將,吳國死了大都督,魏國更慘

蜀國的另外一位謀士

法正,可以說是蜀國的“總參謀長”,在“漢中大戰”期間過於勞累,一病不起,最後撒手人寰。

一年之內痛失三位骨幹

,讓伐吳大業未成的劉備一時間孤立無援,再加上戰場上的節節敗退,蜀國可謂是元氣大傷,已經是無力迴天,更別說是重塑往日的輝煌。

此時的劉備經歷了一再的創傷,早已經是身心俱疲,過了三年之後就在白帝城病死了。劉備在關羽死後可謂是接二連三地犯下了致命錯誤,沒有調整好心態意氣出徵,最終斷送了大好前程。

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失3位大將,吳國死了大都督,魏國更慘

同樣不幸的吳國

而吳國雖然大勝了蜀國,卻也並沒有好過到哪兒去,

他們的大都督周瑜和魯肅相繼早逝後,

接手他們崗位的

呂蒙也迎來了和他們相同的命運。

呂蒙在孫權陣營的地位舉足輕重,幾場關鍵的大戰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使得本來處於優勢的吳國變得保守起來。

呂蒙在殺掉關羽之後,本來應該名聲大震,前途萬里,可他居然離奇地

在關羽死後同一年之內隨他而去了,

以至於《三國演義》中將他的死歸因於關羽前來索命,真是無巧不成書。

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失3位大將,吳國死了大都督,魏國更慘

更讓孫權頭疼的是,這一年

甘寧也病逝了,

如果說呂蒙的死,讓東吳再面對蜀國時不敢再進一步,那麼甘寧的死更是加固了吳蜀的聯盟,讓這對老冤家抱團取暖。

最慘的曹魏

眼見著原本同盟的東吳和蜀國鬥得你死我活,看的最開心的可能就是魏國的曹操了。可曹操在這一年作為吃瓜群眾日子卻同樣並不好過,甚至相對於前面二者,他的損失要更大,

別人失去的是主力大將,而魏國損失的則是核心領導班子成員。

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失3位大將,吳國死了大都督,魏國更慘

同樣在這一年裡,曹操興致勃勃的看著兩位冤家打的不可開交,可就在他自己的陣營,核心領導班子的大將

程煜和夏侯惇,因為年事已高相繼離世。

這兩個人不但對曹魏陣營忠心耿耿,而且都曾立下過汗馬功勞,深得曹操的厚愛。

可無奈歲月不饒人,兩個人都已經到了六七十歲的古稀之年,不單單是體力和能力都大不如前,而且每天都要對曹操去參拜,一起商議國事,兩個人的離世也是一前一後,相隔沒有多長時間。

曹操本身愛才如命,對於二人的壽終正寢也是無可奈何,必定誰也難逃生老病死,更何況曹操自己也是年事已高,說不定哪天就隨他們而去了。

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失3位大將,吳國死了大都督,魏國更慘

曹操理所當然的厚葬了他們,可剛剛送走了兩位愛將,曹操也迎來了他人生的終點,公元220年,

也就是程煜和夏侯敦離世的同一年,曹操宿疾加劇,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此後,曹操的兒子曹丕從他手中接過權杖,雖然曹丕在曹操的眾兒子中脫穎而出,可以說是年少有為,而且頗具曹操當年的風範。

但曹魏不單痛失了人才,而且連曹操這個主心骨也不在了,曹魏的陣容一時間青黃不接,後來曹丕篡漢奪權,但大權的風向卻顯得搖搖欲墜,曹丕也沒有在寶座上座多久,6年之後也因病離世了,不能不說是天意。

三國將星隕落的一年:蜀國失3位大將,吳國死了大都督,魏國更慘

小結:

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劉備又在為他復仇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夷陵之戰”本可以說給孫吳拋向了一根滅掉蜀漢的橄欖枝。無奈,孫權是一個固守一方又優柔寡斷的保守派,這時又失去了兩員大將,更為他尋求安逸找到了正當的理由。

而曹操作為吃瓜群眾,本想在兩方兩敗俱傷之時“坐收漁翁之利”,結果兩國又一次聯合起來,自己也歸西了。

只能說,本應該早早結束的《三國演義》卻因為上天的安排又多出了大半的篇幅。可能是上天還沒有看夠這“龍爭虎鬥”的大戲,也可能是憐憫劉備從一介草民用大半輩子打下來的江山,就這麼被兄弟情誼所葬送,特意為他們加了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