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古代拜年

閒話古代拜年

拜年,自古以來就是人們辭舊迎新、向長輩及親朋好友領導同事表達美好祝願的必不可少的一種禮節。

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雲:“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由此看來,宋代過年就有3天假了,並且從早晨起來就開始拜年。

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記載:“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陸容不僅道出了朝廷命官黎民百姓連日川流不息的拜年人流,也揭示了朝廷命官及黎民百姓拜年時的不同心態。

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述道:“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由此可見,拜年是有序的,先拜家長,然後再拜鄰居親友,本人去不了的,還要派子弟前往代拜。有的有矛盾一年也不來往,這時也互相拜年,相逢一笑泯恩仇。

除了登門拜年,賀年片也是拜年的一種方式。古時文人雅士和官員就流行互送賀年片,當時稱拜年貼。拜年貼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明清時曾叫做“寸褚”、“紅單”。

在宋代,上層士大夫就有用名帖互相拜年的習俗。宋人周輝的《清波雜誌》中記載道:“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名刺”就是如今賀年卡的起源。“名刺”用梅花箋紙裁成,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的姓名、住址和恭賀文字。僕人拿著主人的“名刺”前往代替主人拜年,一是士大夫交友廣關係多,沒有小轎車快速穿梭,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時又費力;二是關係一般般,不大密切,甚至有些芥蒂。“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所以就不親自前往,免去了見面拜年的虛情和尷尬。明朝傑出書畫家、文學家文徵明曾在《拜年》詩中雲:“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可見當時賀卡之多,雖簡單,卻也起到了聯絡感情和互相拜年的作用,既方便又實用。

此外,團拜也是拜年的一種方式。團拜大約始於清代。清人藝蘭生在《側帽餘譚》中寫道:“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大家歡聚一堂,拱手相拜,省去了到處奔走拜年的勞累,不亦快哉。不過,也難免有人在團拜之後,仍要到上司處拜上一拜,藉機送上一份禮品。也難免有脾味相投的同僚,登門拜年,你來我往,把盞品茗,傾心交談,吟詩作對。(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