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的民間文化--黃河戰鼓

黃河戰鼓為公元1465—1487(明成化年間)由駐守黃河邊塞的四十八門軍戶帶到當地。原系與敵交戰時指揮進退、揚威助陣之工具。14—19世紀(明、清時代)尤為鼎盛。隨著冷兵器時代的逐漸衰退,黃河戰鼓由原為戰事服務,逐漸演化為民俗鼓樂、娛樂器具而廣泛應用。

靖遠的民間文化--黃河戰鼓

網路圖片

黃河戰鼓用鼓槌猛烈打擊戰鼓,利用鼓聲宣刻古代宏大雄偉的古代冷兵器戰爭場面。黃河戰鼓共分為三章八節二十二環,其鼓點節奏感、威武感、整齊感、震撼感都比較強烈,有凝聚民心、維繫團結、怡情樂性的作用,寄託著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黃河戰鼓的主要器具有鑼、鼓等,配合道具有門旗、彩旗、令旗、鼓車、四龍黃河戰鼓表演等。黃河戰鼓以叨喳子的形勢口傳。

靖遠的民間文化--黃河戰鼓

網路圖片

北灣鎮高崖村李臺社李乃興,早年在他外爺家裡讀私塾,李乃興的外爺是現在天字劉家先祖,曾經任蘭州永登縣縣令,後移居到天字村,並建有劉家大花園,當時各地名流途徑北灣居住他家。李乃興小時耍社火,也學了黃河戰鼓。李乃興是北灣本地唯一會打黃河戰鼓的老人,他的黃河戰鼓是六歲開始學習,一直打到91歲,各種套路打法他們兄弟以及其他人都只學了皮毛,簡單的打法,也無法給他配合。目前四龍李臺的黃河戰鼓在社會及民間力量的努力下,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靖遠的民間文化--黃河戰鼓

網路圖片

斗轉星移,黃河戰鼓歷經滄桑歲月,流傳至今實屬不易。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這一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面臨諸多危機:由於黃河戰鼓是採用單一的口傳師承方式,熟悉“叨喳子”的民間藝人越來越少,大多數藝人年事已高,後繼乏人;由於制鼓技術人才的稀缺和費用的昂貴,戰鼓的添置顯得特別困難,鼓隊原始的將士盔甲服飾隨著年代越來越破舊,逐漸演化為百姓服飾或者太平軍服飾。2008年,白銀市成立了黃河戰鼓研究會,組建了黃河戰鼓表演藝術團。

靖遠的民間文化--黃河戰鼓

網路圖片

歷盡千帆,筆者也走過了人生許多的風風雨雨,也見識了形形色色的鼓,讓人難以忘懷的還是童年時期縈繞在耳畔的雙獅狂舞、呼雲喚雨、震聾發聵的鼓!那才是賦予筆者無窮力量的故鄉!

靖遠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她猶如華夏文明搖籃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地理人文景觀,展現出不凡的氣勢,絢麗多姿,古樸典雅。追溯境內先民活動的蹤跡,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類生存繁衍,考古發現了堡子山、紅嘴子、廟窪山等多處人類生活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關於跳鼓子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來自當地的駐軍。相傳元朝軍隊曾長期佔領靖地,後大明軍隊打敗了蒙古人,明軍中間來自安徽一帶的將士們為了慶祝勝利,就敲響了一種鼓樂,因為這種鼓樂邊敲邊跳邊打,當地人看到以後,就把它叫做“跳鼓子”。

靖遠的民間文化--黃河戰鼓

網路圖片

靖遠的民間文化--黃河戰鼓

網路圖片

一說是由蘭州、皋蘭傳入,也是與明軍有關。據說明朝大將徐達率兵攻下蘭州城,元朝的殘兵敗將盤踞在白塔山上,明軍久攻不下,兩軍長期對峙。有一年元宵節,徐達讓精壯軍士扮演成耍社火的,每人手提一筒長鼓,將兵器藏入鼓內,社火隊在城內城外表演向老百姓拜年。到了白塔山下,元軍看到社火隊的每人手裡除了一把麻繩錘和一筒鼓而別無他物,就邀請他們上山表演社火,慰勞將士。社火隊上山以後,趁其不備,開啟長鼓,取出兵器,把元軍殺了個人仰馬翻,徹底消滅了元軍的殘餘勢力,從此天下太平。因而,這種用麻繩錘敲打長鼓的社火就被叫做太平鼓。後來又被崇文尚武的靖遠人加進了一些新花樣,形成了靖遠人的打法,靖遠人還把它叫做“跳鼓子”。筆者希望民間藝術這條路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