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因變法而名垂青史,幕後最關鍵的人物卻不是商鞅

熟悉秦國曆史的人都說:“正是有了秦孝公變法,才為秦國打下了統一天下的基礎。”

這個說法當然是正確的,但問題就在於,這件事為什麼要輪到秦孝公去做呢?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在秦孝公之前的秦國,外有魏國的壓制,內部的宗族又相互傾軋,根本抽不出手。

今天,我們主要聊聊,秦孝公之前的秦國,是個什麼樣子。

秦孝公因變法而名垂青史,幕後最關鍵的人物卻不是商鞅

秦孝公的爺爺秦靈公,是一個相對平庸的國君。

秦靈公在位期間,對公族的壓制工作做得很不到位,以至於他的叔伯輩、兄弟輩乃至子侄輩,都在秦國擁有極高的影響力。

這樣一來,秦國的世家大族當然會老實一點,但公族壯大的後果,就是君位爭奪激烈。

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嬴師隰,本來是秦靈公欽定的太子,但在秦靈公去世之後,嬴師隰還是隻能逃到魏國避難。

沒辦法呀,無論嬴師隰有多麼名正言順,只要實力不允許,他就爬不上那個寶座。

逃到魏國的時候,嬴師隰只有十歲,身邊的人不斷鼓勵他: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能殺回秦國,搶回屬於您的寶座。

然而,嬴師隰一等就是二十七年,一個十歲的小孩,成為了一個年近不惑的中年人。

在這二十七年裡,秦國已經換了兩位國君,分別是嬴師隰的叔爺爺秦簡公,以及堂叔秦惠公。

這時候的嬴師隰,估計已經絕望了,家裡面的長輩不僅實力強大,而且非常能活,自己還有出頭日嗎?

可轉機就在這個時候到來,秦惠公去世了,他的兒子嬴昌成為秦國新君,即秦出公。

這位秦出公當時只有兩三歲,所以朝政被他母親把持,開始重用宦官和外戚,和世家大族爭權奪利。

兩年之後,世家大族獲勝,殺了秦出公母子,秦國國君之位空缺。

這時候,嬴師隰已經三十九歲了。

當時秦國就有人說,乾脆把嬴師隰接回來吧,他畢竟曾經是太子,這時候回來繼位名正言順。

表面事實的確如此,但核心呢?當然沒那麼簡單。

秦孝公因變法而名垂青史,幕後最關鍵的人物卻不是商鞅

世家大族如此囂張,連小國君母子都能直接砍死,要說他們忠君愛國,恐怕會笑掉不少人的大牙。

基於世家大族的利益,他們最需要的,是一位能夠高高在上的“虛君”,而嬴師隰則是最佳人選。

嬴師隰十歲離開秦國,此時已經年近四十,將近三十年的真空期,足以清空他在秦國的根基和影響力。

而對於這位長期生活在魏國的落魄公子來說,光是理清國內錯綜複雜的人脈關係,就已經很費勁了,哪還有工夫接棒和世家大族搞內鬥呢?

必須得說,這個想法很好,但這一切能夠成為現實的前提是:嬴師隰願意當一個“虛君”。

如果嬴師隰不配合,那麼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玩“拉一波打一波”的策略,左右衝殺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事實上,繼位之後的嬴師隰就是這麼幹的。

嬴師隰繼位之後立刻宣佈,要廢掉慘無人道的人殉制度,然後開始對周圍的少數民族用兵。

戰爭就是最好的集權手段,當嬴師隰滅掉了周邊的大量少數民族之後,也建立起了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班底。

這說明,秦國君權在嬴師隰手上變得越來越穩固,這為秦孝公後來的變法圖強,打下了堅實基礎。

秦孝公因變法而名垂青史,幕後最關鍵的人物卻不是商鞅

問題就在於:嬴師隰為什麼不能一蹴而就,直接把變法的事情也搞定呢?還非要留給兒子揚名嗎?

其實還是時機不成熟。

嬴師隰在位期間,魏國依舊強大,秦國幾次三番地想要衝出包圍圈,均以失敗而告終。

否則,嬴師隰也不會轉頭去收拾周邊的少數民族。

既然有強大的外敵,內部變革就不能過於迅速,否則肯定會適得其反。

大家想想,如果劇烈的變法手段提前問世,必然會導致秦國國內的世家大族受損嚴重。

到那個時候,會不會有哪個家族投靠魏國當帶路黨呢?

可是到了嬴師隰的兒子,秦孝公執政時期,魏國帶給秦國的壓力已經大大減弱,能緩過勁來解決內部矛盾了。

在我看來:秦孝公變法,其實就是嬴師隰的意思。

或者說,正是因為秦孝公有堅持變法的打算,所以嬴師隰才準備傳位給他。

因為在嬴師隰執政期間,他還做過一件大事,那就是將都城向東遷徙了300裡。

這就是一個訊號:未來的秦國,必須向東進行突破。而突破的關鍵因素,除了魏國持續衰落之外,還有秦國脫胎換骨。

秦孝公因變法而名垂青史,幕後最關鍵的人物卻不是商鞅

這就好像在足球場上,嬴師隰先是帶走了防守球員,後又將球傳到一個非常舒服的位置。

而秦孝公要做的,就是選一個不錯的角度,騙過守門員,然後把球踢進去。

這當然也是不容易的,但難度顯然也不會有大家所想的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