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那個敢砸皇帝門的範老頭,是真的憨!也是真的敢!

最近在看電視劇《清平樂》,其中的這一幕讓我覺得,范仲淹真的是個鐵憨憨!

話說:一日,范仲淹聽聞皇上要廢后,於是立馬和他的小弟們,跑去勸諫皇上。

可誰知,這時候皇上的宮門緊閉,連一隻蚊子也飛不進,范仲淹等人只能一直在外面高喊:皇上,你不能廢后,廢后是昏君所為啊!”

皇上聽見了,就是不開門。正是炎炎夏日,日頭毒辣,他們實在耐不住性子了,就開始連砸帶踹帶喊對宮門進行了一系列慘絕人寰的操作。

清平樂中那個敢砸皇帝門的範老頭,是真的憨!也是真的敢!

“皇上,開門!皇上,你開門吶!

你有本事廢后,沒有本事開門吶!

皇上,開門!皇上,你開門吶!

你有本事廢后,沒有本事開門吶!……。“

皇上聽見這話就怒了,好你個範老頭!我是皇上還是你是皇上?我就不開門,熱死你們,我就要廢后,氣死你們!

我要拿出皇帝的逼格,把你和你的小弟都貶到全國各處去!讓你們成群結隊的來指責我!。。。。。

(以上為小編戲說,不過事就是這麼個事)

清平樂中那個敢砸皇帝門的範老頭,是真的憨!也是真的敢!

一般電視劇裡的正面人物都會經過美化,那麼范仲淹是否真的是正直敢言、忠君愛國呢?

小編可以肯定的說:范仲淹不僅為官正直清廉,心憂天下,還能文能武,不管是在朝廷還是地方上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雖然他能力卓越,文采好,但因為多次直言進諫,屢遭貶謫。

梅堯臣看不下去了,就做了一首《靈烏賦》來勸解范仲淹,不要多管閒事、不要什麼都敢說,自己逍遙快活就好。范仲淹回了一首《靈烏賦》,強調自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願意為民請命,不在乎個人得失。

范仲淹64歲時,調任知潁州,他帶病上任,行至徐州時便去世了。諡號:文正。這時的范仲淹已經是一個成功的男人了,該有的他都有了,地位,權勢,聲望,除了錢和美人。

這些都已經隨風飄散,留給後世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需要我們慢慢感悟。

清平樂中那個敢砸皇帝門的範老頭,是真的憨!也是真的敢!

為官一方,劇情盡瘁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32歲,被調任為泰州西溪鹽倉監,負責監督淮鹽貯運及轉銷。

西溪瀕臨黃海之濱,因為年久失修,多處潰決,海潮倒灌、滷水充斥,淹沒良田、毀壞鹽灶,人民苦難深重。於是范仲淹上書江淮漕運張綸,痛陳海堤利害,建議沿海築堤,重修捍海堰。

天聖三年(1024年)范仲淹35歲,張綸奏明朝廷,仁宗調范仲淹為興化縣令,全面負責修堰工程。

范仲淹任泰州西溪鹽倉監時,徵調民眾4萬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聖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橫跨通、泰、楚三州,全長約200華里,不僅當時人民的生活、耕種和產鹽均有了保障,還在後世“捍患御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地人民將所修之堤命名為“范公堤”,遺址迄今猶存。

清平樂中那個敢砸皇帝門的範老頭,是真的憨!也是真的敢!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46歲,調任為蘇州知州,開闢了自己居所的空地,興建學堂。蘇州久雨霖潦,江湖氾濫,積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棄,農耕失收,黎民饑饉困苦,范仲淹出知蘇州後,根據水性與地理環境,提出開浚崑山、常熟間的“五河”,將積水導流太湖,注入於海的治水計劃。

范仲淹以“修圍、浚河、置閘”為主的治水經畫,不但獲得時輿的讚揚,還澤被後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兩浙職守,都依照這個模式去整治水患。

次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調回京師,判國子監,很快又轉升為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

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頓官僚機構,剔除弊政,開封府“肅然稱治”,時稱“朝廷無憂有範君,京師無事有希文”。

范仲淹的正直是不計較得失的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突然薨了,這時早已等待良久的宋仁宗終於可以親政了。他想起曾經范仲淹向太后進言:還政於仁宗。這個范仲淹不僅文章寫的好,也能在他孤立無援的時候,站在他這一邊。那就召回來吧!於是范仲淹入京,拜為右司諫。

這時很多牆頭草的大臣一看太后走了,就開始大搞清算。范仲淹卻認為雖然太后把持朝政多年,但也有功勞。仁宗雖然不是太后親生,可還是撫養教導了他,讓他當了皇帝。太后已經走了,就別再議論那些是非了。仁宗聽後採納了范仲淹的建議。

清平樂中那個敢砸皇帝門的範老頭,是真的憨!也是真的敢!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48歲,看到宰相呂夷簡把持朝政,培植黨羽,任用親信,向仁宗皇帝進獻《百官圖》,對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銳批評,勸說皇帝制定製度、親自掌握官吏升遷之事。

呂夷簡不甘示弱,卻諷刺范仲淹迂腐,還誣衊他越職言事、勾結朋黨、離間君臣。結果在對方黨羽眾多的情況下被誣陷貶黜。

景祐四年(1037年)范仲淹49歲,這時候呂夷簡被免除宰相之職,士大夫們開始接連不斷地替范仲淹辯白,雙方互相辯駁,朋黨爭論四起。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同年七月,天下大旱,蝗災蔓延。江淮和京東一帶災情尤其嚴重。范仲淹立刻奏請朝廷派人視察災情,結果仁宗不當回事!

范仲淹很生氣,便質問仁宗:“如果宮裡半天沒有東西吃,那陛下會怎麼做?” 於是仁宗幡然醒悟,派范仲淹去安撫災民。

范仲淹去了之後,開啟糧倉救濟災民,順便把災民充飢的野草也帶回了朝廷,用來警示六宮貴戚太過浪費奢侈。

清平樂中那個敢砸皇帝門的範老頭,是真的憨!也是真的敢!

戍邊西北,抵禦西夏

寶元元年(1038年)范仲淹50歲,党項族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次年,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北宋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三川口之戰),集兵於延州城下,準備攻城。訊息傳至京師,朝野震驚。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52歲。三月,因邊事吃緊,仁宗以范仲淹眾望所歸,召回京師。五月,范仲淹改知慶州,兼環慶路都部署司事。

到任後,以朝廷名義犒賞羌族各部,與之簽訂條約,嚴明賞罰,羌族遂脫離西夏,為宋效力。 為進一步穩固邊防,范仲淹又修築大順城,遏止白豹城、全湯城一帶的敵軍進犯 ;同時,修葺細腰、胡蘆等軍塞,切斷敵軍通路,使明珠、滅臧兩部族安心歸附大宋。

清平樂中那個敢砸皇帝門的範老頭,是真的憨!也是真的敢!

慶曆二年(1042年)范仲淹54歲。元昊分兵兩路,再次大舉攻宋。范仲淹率領六千軍隊,從邠州、涇州出發來進行援救,西夏軍隊撤出邊塞。。

十一月,仁宗採納范仲淹建議,恢復設定陝西路安撫、經略、招討使。對於前來歸附的各部羌人,誠懇接納,信任不疑,因而,至李元昊向北宋稱臣(慶曆和議),西夏軍隊不敢輕易侵犯他所統轄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