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以前,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

但如今,作為父母,我們卻可以決定給孩子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以下這12張漫畫,將告訴我們如何把原生家庭變成一座學校。

把自己變成孩子成長路上的擺渡人。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生活中,

很多父母會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

罔顧孩子的尊嚴,

以“教育”之名當眾斥責孩子。

可實際上,真正的教育,

是明知道你犯了錯,

但我依舊願意保護你的尊嚴和臉面。

因為我知道,

好的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靠山。

即使你犯了錯,

我也會堅定地和你站在一起。

我對你的愛與尊重,也永遠都不會改變。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作家周國平說:

“當孩子在編織美麗的夢想時,

不要用你眼中的現實去糾正他。

只有被尊重、被認可、被支援的孩子,

才激發出內心的創造力、內驅力和毅力。

未來,

無論孩子是想做教師還是馴獸師,

無論他熱愛的是音樂還是數學,

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被期待。

而父母要做的,

就是成為那個為夢想澆水,

守護著它一路從幼苗長成大樹的人。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

就是渴望被人肯定。

只有當我們源源不斷地給予孩子讚賞,

才能讓孩子小小的心靈蓄滿自信。

等他們長大後,

才能內心豐盈而篤定。

哪怕人生之路遍佈荊棘,

生命之海波濤洶湧,

他們也能把荊棘當作鋪滿鮮花的原野,

把波折當作考驗毅力的階梯,

直面挫折、乘風破浪。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

“用比較來鞭策孩子,

只會讓他喪失信心、內心受傷。

要找到他的優點,

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

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季節。

有的孩子春天一到,便香氣襲人;

有的孩子花不惹眼,可到了秋天,

卻能結出甘甜、豐碩的果實;

還有的孩子一直默默無聞,

直到凜冽的寒風吹過,

才發現,他已經傲然盤踞在枝頭。

好的父母,

從不會拿自家孩子和別人作比較,

他們只會讓孩子跟自己比。

今天多長出一片葉子,

明天多結出一個花苞,

都是勝利。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教育的終極目的,

不是培養出一個只知道聽話、懂事的木偶,

而是塑造出一個獨立、健全的人格。

正如作家馮驥才所說:

“風可以吹起一張大白紙,

卻吹不走一隻蝴蝶。

因為生命的力量,

在於不順從。

父母能做的,

就是給予孩子適度的自由,

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讓他在充盈的愛裡擁有偶爾任性的權利。

唯有這樣,

孩子的一生才不會囿於討好別人,

而是專注於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所有的孩子都會犯錯,

可父母的反應卻是截然不同。

有的父母只知道一味責罵孩子,

勒令孩子道歉,

結果卻錯失了一次教育孩子的寶貴機會,

反而讓孩子學會了逃避、推脫和遮掩。

而聰明的父母知道,

這時候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遠比讓孩子說出那句“對不起”更重要。

吃一塹長一智,

孩子才能學著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美國心理衛生專家蘭德紐曼曾指出,

小時候擁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

往往會擁有一個不幸的成年。

作為孩子成長的指路人,

如果父母從孩子一出生,

就為他鋪平了所有的路,

拒絕了一切的苦,

那麼終有一天

會發現,

自己曾經替孩子走過的路,

現在都成了坑。

成長的意義,

不在於包辦,

而在於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生活的全貌。

父母能做的,

就是讓他在小時候經歷挫折,

等長大了,再給予他支援。

唯有這樣,

孩子才能擁有直面風雨的勇氣,

和不懼艱險的底氣,

才能在起起伏伏的人生中,

探索出那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孩子的一生,

將面臨無數次的競爭,

可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

作為家長,

我從不認為贏了一次就預示著今生的勝利,

而輸了一次就意味著餘生的失敗。

反之,

那些為了成功而付出的汗水,

因為堅持而流下的眼淚,

才是能夠滋養孩子一生的秘密武器。

輸贏不重要,

但從小學會堅持,

擁有“即便失敗了,

下次也不放棄努力”的能力才最重要。

畢竟,

多少閃閃發光的人生,

都是因為當初的努力而埋下了伏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生活、工作、社交……

在各種壓力下,

我們情緒的洪水,

總是一不小心衝破了理智的閘門。

然而,

每一次看似無關緊要的爆發,

都會成為孩子腦海中恐懼、憂慮的代名詞,

讓孩子變得膽怯、焦慮。

有遠見的父母,

一早就學會了控制情緒,

他們往往能用笑臉和暖言,

營造出輕鬆、快樂的家庭環境,

為孩子撐起一把保護的傘。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兒童教育學家孫敬修曾對父母說:

“孩子們的眼睛是照相機,

腦子是錄音機,

你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的心上。

很多時候,

孩子不會聽我們怎麼說,

但會從耳濡目染中不斷模仿我們的行為,

時間一長,

還會內化成性格和品質,

伴隨孩子的一生。

歸根結底,

我們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最好的辦法就是修煉自己,

先成為那樣的人。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一個高分機器,

塑造一個又一個標準化的產品,

而是培養一個以好奇心和求知慾,

來觀察世界和追求真理的人。

作為父母,

我們應該做的,

不是阻止孩子去探索,

去觸控昆蟲和泥土。

而是陪孩子一起,

蹲下身子,

用那雙好奇的眼睛,

以另一個角度觀察這世界的一草一木。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一個孩子悄悄變好的12個徵兆

教育沒有捷徑,

它不會立竿見影,

也不會一蹴而就。

真正的教育,

其實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顆心喚醒另一顆心。

用心去聆聽、溝通、等待,

並帶著祝福,

目送那個咿呀學語的嬰孩,

走向更大更遠的世界。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

“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時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在你們不在場的時候,都是教育。”

沒有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在父母的撒手不管中長大的。

一個自卑、內心脆弱的孩子,不會在10歲時突然變得樂觀、自信;

一個沒有規矩、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孩子,不會在20歲時擁有良好的教養;

一個性格偏激,和父母關係劍拔弩張的孩子,不會在30歲時學就會共情,成為一個負責的丈夫和溫柔的父親。

孩子今天的模樣,從20年前他的原生家庭中就可以窺見輪廓。

正因如此,作為父母,我們更要盡全力去愛孩子,讓他擁有開闊的見識和獨立的思想。

讓原生家庭成為他永遠的港灣,而非痛苦的源頭。

最後,願每個孩子都能在充滿愛的原生家庭裡,開出成長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