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在古代是藥品?又是他發明的!

餃子本來是良藥

餃子在古代是藥品?又是他發明的!

餃子在宋代以前叫“角子”或“水角兒”,元代稱“扁食”,明代以後普遍稱餃子。餃子寓新舊交替“交於子時”之意,又因其形狀像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發大財,元寶滾進來”,所以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其實餃子本來是一味治病的良藥,其起源還與“醫聖”張仲景有關呢。

張仲景是南陽人,生活在東漢末年,他的《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句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建安年間,張仲景被朝廷派到長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於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端坐於大堂之上為民治病。張仲景此舉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裡給人看病的醫生稱作“坐堂先生”,用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學家。

張仲景後來不滿官場的黑暗辭官回鄉,返鄉之時正值隆冬季節,他見許多無家可歸的百姓面黃肌瘦衣不遮體,不少人甚至連耳朵都凍爛了,心裡非常難受。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到除夕期間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其撈出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食百姓。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便學著張仲景“嬌耳”的樣子,做成食物在過年時食用,稱之為“餃子”,至今南陽一帶仍有“過年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食五辛盤是魏晉以來就有的風尚,古人認為,寒冷的新年裡生吃這些辣味的蔬菜可以刺激五臟,增強抵抗力。孫思邈在《食忌》中說:“正月之節,食五辛以闢癘氣。”他在《養生訣》中亦云:“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開五臟,去伏熱。” 傳統中醫認為,五辛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闢一切不正之氣,為溫中健胃養生食品,日常食之,有消食下氣醒脾調中之功效。

按照現代醫學觀點,歲末年初新舊交替寒盡春來,正是疫病流行的時候,食五辛以疏通髒氣發散表汗,對於時疫流感無疑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後來人們又對五辛盤作了一番改進,增加了蘿蔔、蔞蒿、嫩芹芽、嫩韭黃等時令蔬菜,匯為一盤,名為“春盤”,在元旦至立春期間食之,並將其形象地稱為“咬春”。唐代《四時寶鏡》記載:“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今天北方的春餅、南方的春捲即是由春盤演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