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級會計職稱為什麼“一聽就懂,一做就懵”

為什麼學會計“一聽就懂,一做就懵”

會計入門教學與學習方法嚴重違背了會計思維規律

之(2)從已知的結果推匯出結果,錯把結果當作原理

上課聽懂了——從已知的結果推導

結果,把結果當作原理

這個道理非常淺顯,“接受”遠遠比“獨立思考”容易得多。“聽懂了”容易,老師們大都會採用“通俗易懂、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等等的教學藝術,聽懂不是難事。

為什麼聽懂了,不會做呢?

透過會計科目記憶全盤業務及分錄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入門學習會計的方法,也是導致“一聽就懂,一做就懵”的原因之一,這一講我們一起來分析第二原因:無論是考試,還是實操我們都很重視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你會發現我們在做案例分析學習的時候,有兩種現象值得我們關注:

現象1:案例題目做了初步解讀之後,直接呈現分錄結果,然後根據分錄結果推導結果,把結果當作原理,一切就成了理所當然。

好比朱元璋打下了天下,成了皇帝,結果當作原理,所以理所當然的朱元璋從生下來就是天生當皇帝的命。至於朱元璋是如何順應時事,如何努力奮鬥,承受了多少磨難,怎麼提升自己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等等,沒有人關心了。然後事實是我們現在會計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就是用的這個錯誤思維邏輯,包括現在我們的題目的答案解析也是這樣的邏輯模式,很多解析都是把結果當作思維原理,給人的感覺是因為所以不說可以。

比如甲企業2 x19年7月份應付職工工資總額為693 000元,“工資費用分配彙總表”中列示的產品生產人員工資為480 000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為105 000元,企業行政管理人員工資為90 600元,專設銷售機構人員工資為17 400元。

2020年初級會計職稱為什麼“一聽就懂,一做就懵”

無論教師教學還是學員看完案例自己練習,都有共同的習慣,看到結果,根據之前的記憶做出結果推導結果是對的,教師認為自己講清楚了,學習者也認為自己懂了,至少也是似懂非懂了,如果學習者認為沒懂,有點暈,教師就會要求學習者多聽幾次課,然後再模仿動手操作幾次。

哦、哦、哦、好像是這樣的。多聽幾次課,多練習幾次就會了,會計學習就應該是這樣的。如果是這樣,我認為還不如直接背“分錄大全”就好了。問題是下次遇到不太一樣的題目的時候,又重新回到“懵”的狀態了。

一個知識反覆聽了好多遍,你再說不懂,你自己都不要意思說了,就算聽不懂,也眼熟了,之所以你反覆聽課,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之後,能夠做出一些題目,前提是你要知道你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另外你會發現你依然不會變通,內心的不自信不會欺騙自己,畢竟不是透過有序的、有邏輯的分析出來的結果,而是透過記憶和模仿做出來的結果。所以你能做對一部分題目,充其量說明你的模仿能力是合格的。

另外畢竟有準則解析在哪裡,很多分錄結果如果不考慮稅務,收益,成本,風險的情形下具有一定的普遍通用性,典型的是代理記賬公司的會計人員就相對適用。只要不出現需要變通的地方,業務不變,我們確實可以模仿,前提是你記憶力要很好,而且你記憶的業務及分錄要非常完整全面。

如果以結果作為思維原理推導結果正確性的模式是對的,你會發現,即使智慧化科技時代的今天,暫時依然不能不能透過智慧軟體來替代人腦做賬。我們考試也罷,實際工作也罷,業務是變化的,還要關聯企業稅務,成本,收益,風險的問題綜合考慮,自然以結果作為原理推導結果正確性的教學方向不對的。不能解決普遍問題,更何況效率十分低下。

現象2:直接擺出某個賬戶的T型賬戶的業務及分錄彙總圖,

2020年初級會計職稱為什麼“一聽就懂,一做就懵”

當你看到這個T型賬戶圖的時候是不是頓時就“懵”了,事實這還不是應付職工薪酬的全盤業務,假設能夠全部囊括進來,會是一個什麼情形呢?

這種方式現在年輕一代的會計教師幾乎用,老一代會計教學老師比較常用,似乎不用這個教學就不專業,之前在很長的時間裡,成為會計教學的專業與否的代名詞。

與現象1給學習者帶來的記過是一樣的,以記憶為基礎,後續解題時也是透過這個記憶為基礎,根據結果推導結果是對的的邏輯。如果你仔細想想,是不是有點搞笑呢。

不要忘記每年平均考試透過率不到20%。意味著有超過80%的學習需要來年從頭再來,如果沒有新的方法就沒有新的突破。

綜合在會計科目教學和學習上的錯誤引導,以記憶分錄的結果推導案例的結果正確性的錯誤邏輯方式,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學習上的困惑,主要原因都出在會計教學的

戰略方向的錯誤導致的,之後的戰術方法再好,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習打好基礎。

理想的學習會計方法應該是:

1、對於會計的記賬原理與企業的經濟業務相結合,形成普遍的思考規律

2、正確理解會計六要素的內涵。

3、正確理解會計六要素之間的內部關係

4、正確理解會計六要素由於企業經濟管理的思維邏輯順序與關係

5、會計科目的正確記憶與順勢而為的“不記憶”的方法

6、除了戰術上對於專業名詞通俗易懂的講解之外,戰略上做題的思路與運用的思路應該是一致的。

7、如果講課的內容僅僅是碎片的區域性知識講解,很容出現下課之後做題又要重新學習,下課之後應該是對上課所講的思路的運用,而不是重零開始,學習這僅僅只是熟悉了知識點,麼有建立系統的理性的、有序的判斷力。

所以沒有新的方法,就沒有新的突破,KJ叔叔歷經15年,研究出“超級會計思維工具”,歡迎一起學習,研究,探討,為每年近450萬初級會計職稱考生做一點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