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叫必昌(上)

我的父親叫必昌(上)

01

今天是父親節。

一大早,六點多,我就給老爸打了電話,祝他父親節快樂。一向不善言辭的老爸在電話裡呵呵笑著,說,謝謝謝謝,快樂快樂!你送我的剃鬚刀很好用,端午節如果回撫州就來家裡吃飯哈!

一聽說吃飯,我的腦海裡立馬閃出一張帥照。

我的父親叫必昌(上)

喏,上圖這個繫著藍花圍裙在廚房裡忙碌的男人就是我爸。他今年已經68歲了,但一頭黑髮,衣著講究,身材勻稱,氣宇軒昂。

每次回孃家,我們都會被他驚豔到,總是在他做菜時,對著他的背影偷拍,然後往朋友圈一曬,立馬收割一堆贊:“哇,你老爸好年輕,好帥啊!”

見過我爸真人的親戚朋友,街坊鄉鄰,也都誇他年輕。事實上,他看上去確實要比同齡人少十來歲。他在城裡結交的那些牌友,起初都以為他是個鄉幹部,後來聽說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頓時驚訝得嘴巴里可以塞進一個大雞蛋。

可見我爸氣質好。

明明是一個飽經風霜之人,為什麼卻越活越年輕呢?這個問題,時至今日我也沒有完全想明白。

02

話說我爸年輕時,絕對是何嶺村最靚的仔。但他的身世很苦,比黃蓮還要苦。

我爺爺很小就沒了父母,家裡窮得娶不上媳婦,直到五十來歲的那一年,遇到一個從四川逃荒過來的女人(我奶奶,由於語言不通,沒人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前幾年村裡決定修族譜,登記家庭資訊時,我和弟弟妹妹們給她起名“何小玉”),經村裡人撮合,成了親,生下了我爸這一根獨苗,請人起了個名字叫“必昌”。

因為是老來得子,村裡人都不叫我爸的大名,只喚他“老仔”。說來可憐,我爸長到四歲時,我奶奶因病去世。及至七歲,我爺爺又因長期省飯給我爸吃,活活餓死在床上。

從此,小小年紀的必昌,成了孤兒。

原本,他可以生活在孤兒院,據說那個年代,孤兒是很吃香的,吃飯、穿衣、上學都不要錢,長大後還會安排工作。但是,他被一個無兒無女的大媽看中了,領了回去當兒子養。她怕我爸有了文化會離開她,便不讓他去上學,只讓他幹農活。

我爸其實更喜歡孤兒院的生活,後來他趁大媽出遠門走親戚時逃跑,逃到村子附近的榮山墾殖場,場部的人看他可憐,決定收留他,發給他新衣服和新書包,讓他上學。然而,沒過幾天,大媽回來了,抄起火鉗追到場部,把我爸拉了回去。

就這樣,我爸成了一個睜眼瞎。

03

到了18歲,大媽看我爸長得英俊瀟灑,心中喜不自勝,為他選了一戶人家,讓他去做上門女婿。她向對方提出的條件是,她要跟著一起去,和我爸共同生活。說起來這條件夠苛刻的,但對方愣是答應了。原因嘛,只有一個:我爸太優秀了。

這家的姑娘是一個高中生,長相清麗,我爸一見自是心中歡喜。大媽變賣了所有家產,帶著我爸搬到那家去。我爸沒文化,話不多,但脾氣好,勤勞,有一身的力氣,一來就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重活髒活都是他幹。雙搶季節的中午,別人都在家裡休息,他卻頂著毒辣的太陽去幾里開外的菜地裡澆菜。因為對幸福生活有憧憬,生活雖累,但他毫無怨言。

原本說好過兩年姑娘高中畢業就成親。但是兩年過去,姑娘還是嫌棄我爸沒文化,做通了她父母的工作,和我爸分了手。

在生產隊幹部的調解下,我爸帶著400元(兩年勞動工分折算的金額)離開了這座他生活了兩年的深宅大院,回到出生地——何嶺村,住在破舊的祖屋裡。那位大媽,仍留在了那戶人家,一則,因為她是那姑娘的乳母;二則,當初她賣了房子過來投奔,如果讓她離開,她沒有地方可去。

此後,有很多人幫我爸做媒,但他都拒絕了。他心裡明白,雖然自己是個“三無人員”——無父母無家產無文化,但若是當上門女婿,卻是最佳人選,他得擦亮眼睛好好選一個。

04

有一天,又有人來說媒。我爸一聽是何嶺村主任的獨生女,心下便猶豫起來。

這個主任為人正直,不徇私情,不苟言笑,脾氣火爆,跟雷公一樣,村裡人都對他又敬又怕。還有,他的夫人牛牡丹,出了名的麻辣,是個狠角兒。如果入贅去他們家,這夫妻倆雙管齊下,我還能喘氣嗎?

可是,主任的女兒高中畢業,長相漂亮,能歌善舞,這樣的好媳婦,打著燈籠也難找,為了她,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值啊!

想到這兒,他咬咬牙,對著媒人重重地點了點頭,做出了他這一輩子引以為豪無比正確的決定:我同意!

雖然我媽也和前面那位姑娘一樣,嫌棄我爸沒文化,但拗不過父母之命,抵不住親戚長輩的輪番勸導,只能哭著答應。

於是,孤兒必昌和“官二代”蓮香姑娘喜結良緣。次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燈芯草姑娘呱呱墜地。

05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經常看到這樣一個場景:昏黃的煤油燈下,媽媽和爸爸端坐在床旁的書桌邊,認讀《農民識字課本》。媽媽教,爸爸讀,一個字一個字地認讀,過關。認完第二個,又回頭複習第一個。

每當爸爸讀錯了,媽媽便把頭一仰,眼一翻,重重地嘆息一聲,爸爸趕忙念過一個音,如果不對就再換一下個,直到蒙對為止,那憨憨的樣子往往逗得媽媽“撲哧”一聲捂嘴笑起來。

這個時候的我,總是被他們吸引,悄悄湊過頭去,跟著爸爸一起學。有時,爸爸唸錯了,我就輕輕給他提個醒。媽媽發現了,嗔道:“你看你多笨,女兒都學會了!”爸爸也不惱,在我臉上吧唧一口,笑嘻嘻地說道:“我笨不要緊,我女兒聰明就行了!”

現在想來,我最早的啟蒙讀本就是家裡的那幾本《農民識字課本》。爸爸是媽媽一對一輔導的學生,而我就是旁聽生。可能就是從那時候起,我喜歡上了認字,愛上了讀書。

幾十年過去,童年的很多事情都淡忘了,但媽媽教爸爸識字的情景卻深深地鐫刻在了我的心裡。他們頭靠頭偎依在一起,你教我讀,談笑風生,燈光下,兩張年輕的臉龐閃閃發亮。

那畫面,是何等的溫馨、動人。

(未完待續)

PS:我的父親,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他童年不幸,晚年幸福。謹以此文,獻給我親愛的父親。也祝天下所有的父親,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