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雲”不簡單,有多重典故意義,很容易理解錯

詩詞中的“雲”不簡單,有多重典故意義,很容易理解錯

雲是地球大氣迴圈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每天出門就能看見的自然現象,但在詩詞中他們意思很豐富,稍微不注意就理解錯了。比如很出名的《春江花月夜》,詩中有一句:“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很多人還真是把“白雲”理解為我們見到的自然現象白雲。

雲,有多重意思。最簡單的當然就是它的本來意思,我們天上的白雲。如: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維《終南別業》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杜甫《望嶽》

詩詞中的“雲”不簡單,有多重典故意義,很容易理解錯

但很多時候,白雲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前面提到的“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作者想要表達的真不是看見的白雲在天上慢慢離去,而是自己像白雲一樣終日飄來飄去,遊蹤不定,離開時一步三回頭,萬般不捨,而遠方的親人好友同樣相思不斷,離愁滿腹,這是比喻手法,把自己這個遊子當作白雲。類似的有: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杜甫《夢李白 其二》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把遊子比喻成白雲很好理解,兩者有共同之處:飄忽不定。但白雲同時還有其他意思,先看一個典故:

詩詞中的“雲”不簡單,有多重典故意義,很容易理解錯

南朝時,陶弘景歸隱於句曲山,齊高帝寫詔書問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詩答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從此白玉就和隱士留下了不解之緣。白雲自由不羈,高舉脫俗,潔白無瑕,清逸飄舞,是隱者品格的最好象徵。此後,很多隱者都將自己比作白雲,白雲盡處,塵世之外,桃花源裡。下面這幾首都是如此: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王維《送別》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李白《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李白《贈孟浩然》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張昚虛《闕題》

詩詞中的“雲”不簡單,有多重典故意義,很容易理解錯

當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雲可還不止這麼一點意思,還有個非常廣為人知的“雲雨”,最著名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的這句詩,作為愛情天荒地老的象徵,經常被引用,這有兩個典故:

《孟子 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見過滄海之後,覺得普通的水真沒什麼,親耳聽過聖人的思想,再看普通人的言論,就是瞎逼逼。

詩詞中的“雲”不簡單,有多重典故意義,很容易理解錯

而云則更有意思,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雲蒸霞蔚。戰國時宋玉寫了一篇《高唐賦序》說,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貌如松榯(shí),美若嬌姬,因而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滄海”、“巫山”都是人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表面上說是看了好東西,一般的難以入法眼了,實際上還另有深意。

宋玉和楚襄王一起遊於雲夢之臺,看見高唐景色很美,上面的雲氣非凡。楚王於是問宋玉:“此何氣也?”宋玉說:“所謂朝雲者也。”“何謂朝雲?”宋玉說:“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詩詞中的“雲”不簡單,有多重典故意義,很容易理解錯

這個和乾隆爺下江南一樣,路上遇到絕色美女,回來總覺得宮中的女子實在沒啥意思,日思夜想的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之後雲雨也就變成了男女之間的那點事情了。這樣的詩句也有不少:

鄭畋《馬嵬坡》: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李白《清平調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依紅裝。

總結一下,雲主要是這幾種意思:

(1)我們出門看見的天上的白雲;(2)飄忽不定的遊子:(3)高潔無瑕的隱士;(4)男女之間的恩愛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