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氣很難,但有一種修養,叫做:減少生氣的次數

記得有一年秋天總是感覺體虛乏力,就去找中醫調理調理。然後連著看了幾周大夫,開了幾副中藥。結果力氣是有了,脾氣也跟著上來了,跟誰都不對付,特別容易“炸”,一點就著,屁大點事都生半天氣。

約摸有一個月左右,不但身邊的人覺得不對勁,就連自己也覺得有問題了。後來又諮詢了大夫,才推斷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斷藥後,症狀立馬消失了。

不生氣很難,但有一種修養,叫做:減少生氣的次數

這重新整理了我對“生氣”的認知。一直以為“愛生氣”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內在“性格”,並不會受一些“外力”的影響。而事實上,由於藥物的刺激,或者人自身體內激素的影響,也會導致人容易生氣。

其實,生氣,作為人的情緒之一,很正常,也很普遍。俗話說,誰還沒個脾氣!除了生理上的原因,在心理上,愛生氣或者易怒的人,都有著一些共性:比如缺乏自信、不善社交、缺乏安全感、情商低等等。而“氣大傷身”,卻同樣也被人熟知。

為此,人們總是在尋求“如何才能不生氣”的法子。可是,完全“不生氣”,是不大可能的,但減少生氣的次數,卻是可以做到的。

不生氣很難,但有一種修養,叫做:減少生氣的次數

每個人都有憤怒或生氣的臨界點,形象一點的說法,就是“怒點”。不同的是,怒點千變萬化、千奇百怪。比如孩子打碎一個比較昂貴的花瓶,有些家長會氣得暴跳如雷,而有一些則會趁機教會孩子碰到這種事情該怎麼處理。

所以,怒點與每個人內心的原則、能夠容忍的程度有關。如果讓一個有潔癖的人,跟一個比較邋遢的人生活在一起,那肯定一天到晚生不完的氣。因為保持整潔,對於有潔癖的人來說,是“原則”問題,若忍受不了,必定會觸及怒點。

那麼,當我們面對觸及自己怒點的狀況時,如果能夠主動提醒自己,轉移“怒點”,就會避免一次生氣。

不生氣很難,但有一種修養,叫做:減少生氣的次數

比如,面對孩子不聽話的狀況,在想要“發怒”之前,想想,當孩子生病住院時,你是什麼心理?一定是:只要孩子好好的,怎麼都行!那麼,孩子僅僅是調皮搗蛋、不好好寫作業、不按時睡覺之類,為什麼還要生氣呢?也許,這種狀況下,幾句心平氣和的話語,反而更有用。

再比如,夫妻之間總是因為瑣事爭吵生氣。那麼,在動氣之前,想想,對方是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錯誤了嗎?是出軌了,還是不忠了?是否觸及你的底線了?如果沒有,如果僅僅是因為誰多幹了點家務誰少幹了點家務之類的而吵個不休,那等你冷靜下來的時候,自己都會覺得可笑。

如果是跟朋友、同事、客戶、上司之類的人生氣,那麼相信生氣之前,大家肯定會有所掂量了。但在生氣前,從自己的情緒中抽離出來,轉移怒點,站在一個更高的格局去看問題,無論何時,都管用。

不生氣很難,但有一種修養,叫做:減少生氣的次數

希臘哲學家哀皮克蒂特斯說過:“計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氣。在從前,我每天生氣;有時每隔一天生氣一次;後來每隔三四天生氣一次;如果你一連三十天沒有生氣,就應該向上帝獻祭表示感謝。”

所以,梁實秋說:減少生氣的次數便是修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