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16章解析:致虛守靜的修身哲學

老子《道德經》第16章解析:致虛守靜的修身哲學

虛極靜篤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du:三聲)①。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③,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③,靜曰覆命。覆命曰常④,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⑤,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⑥,天乃道,乃久,沒身不殆⑦。

【註釋】

①篤(du:三聲):極度、頂點。

②芸芸:紛雜茂盛,常用來形容草木的繁盛。

③根:即事物的根本。

④常:萬物運動與變化中的不變的律則。

⑤容:包容、寬容。

⑥天:自然界的天。

⑦沒身:終身。

【譯文】

使心靈空明虛寂到極點,使生活的清靜達到極致。在萬物都蓬勃生長的時候,我從中仔細觀察它們生死迴圈的道理。天下萬物雖然紛紛芸芸,但最終都將回復到它們的本根。返回本根就叫“靜”,靜叫作復歸本性。復歸本性是萬物運動與變化中不變的律則,認識和了解萬物運動與變化都依循著迴圈往復的律則,叫作“明”。不瞭解這個不變的律則,輕舉妄動就會有兇險。瞭解了這個不變的律則的人,就能做到寬容,做到了寬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無不周遍,無不周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於“道”,體道而’行才能長久,終身可免於危殆。

【導讀】

宇宙間萬物都是由動到靜、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迴圈往復的。然而只有致虛守靜到極點的聖明得道之人才能看到這種永恆不變的自然規律。老子希望人們從虛寂沉靜的發境去觀看世間萬物,如此才能得到“道”的真諦,才能遵循“道”來對待事物,達到“歿身不殆”。

【解析】

本章闡述的是“道”的本質,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大道”虛是其常,有是其變;靜是其常,動是其變。有、動最終必歸於不有、不動。所以,守定常道,萬物雖紛紛擾擾,只須以虛含有,以靜待動,並且不見其有,不見其動,就不會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使自己處於永遠安樂的境地。

老子認為,道的本質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達到“虛”的極致和虔誠地守住一個“靜”字,因此他提出了“虛極”、“靜篤”、“靜”、“常”、’“明”、“容”等概念。

“致虛極,守靜篤。”致,春秋古義有“委身”之義,即將身置於靜寂無極的虛空中。這是修行中的一種自我醒覺狀態,非修行者是很難理解這句話的真諦的。修道者在修行中,身心融於太虛之中,達到了物我兩忘的狀態。

“覆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兇。因靜是根本,是生命的本質,迴歸了這個根本就是常。常是虛、靜。知道這個道理就是明。明,就是智慧、通達、得道。而不知道虛、靜,就會大膽妄為,逞兇害己。老子告誡說:“萬物生生滅滅是大道法則,知而不干涉是睿智,如果憑藉自己的通妄加干涉,那樣必遭兇險。”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行道時要知道正常合理是什麼樣子,它的樣子就是公正合理,公正合理才能夠保全,保全是至上的信條。知道了天道的規律法則,才可以涵容一切,不倚仗神通妄加干涉。做到涵容一切才會無私無慾;做到了無私無慾才可能神機博大;神機博大才可能神融太虛;神融太虛才可能同歸生命的本源,只有迴歸那生命本源,才會永存不息。

【經典解讀】

本章老子指出了萬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就是在道的支配下,由靜至動,由動至靜地無止息迴圈著。這種規律在世間永恆,卻是不可名狀的,我們只能“強容之”,即“道”為萬物的本源,萬物從這裡開始,從這裡結束,“萬物之始”(是這不斷地迴圈的大圈中的“個點”,可它又是最特殊的一個點,因為它在周圍紛紜的“動”中達到了真正的虛空和寧靜。然而正是這種虛,產生了世萬物的“實”,正是這種靜,變化為紛紜錯亂的“動”。而“實”和“動”最終又將歸於此處的虛靜。在整體上看,世間萬物是動的,因為它們都在無止息地迴圈著,可它們又都是靜的,因為無論如何動,最終總會歸於原始。

老子的哲學帶有明顯的迴圈色彩。但這種迴圈是“道”的迴圈,是規律的迴圈,和因果、靈魂不死等並不相同。正如《列子。天瑞》中所言:“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認識這迴圈往復的“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保持內心的虛空和寧靜,思考萬物迴圈往復的道理。保持內心的虛空即時刻懷著“不盈”的心,不自傲自滿;保持內心的寧靜,即清淨節慾,抵禦酒肉聲色的誘惑。認識到“道”的人,都是包容的,因為他們有著敬畏、虛空的心。包容萬物,才能無所偏失,才能達到真正的公正,然後才能達到天地一樣順應自然規律,這樣的行為才算是符合道,才能長久。而不明白這種規律,對事物妄加干擾,只能帶來憂患和禍害。

本章給人們的啟示很多,如要用動靜迴圈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要懷著虛空、包容的心:,要公正、無所偏闢:要回歸自然,追求安靜的本性,做事要順從事物發展的規律,不能妄為……。

【哲理引申】

世間的萬物都是有規律的,都是依著“道”而運作,人們做事前應該先弄清其中的規律,依規律做事則能事半功倍,否則必然要事信功半。《鬼谷子。持樞》中言:“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乾麵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故人君亦有天樞,生養成藏,亦復不可幹而逆之,逆之雖盛必衰。”就是對老子這種思想的一種繼承和解釋。那麼如何才能掌握世間萬事的發展規律呢?老子本章所說得“致虛極,守靜篤”就是其途徑。只有透過放空心靈、修身養性,才能悟到世間的大道,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也正是儒家所說的“自天子至庶人,一是以修身為本”。

《列子》中也記載了詹何垂釣的故事,說明靜以悟道、依道而行的效果。詹何是楚國的著名隱士,他以獨繭絲作為魚線,以芒針作為魚鉤,細竹子作為魚竿,剖開米粒作為魚餌,在高達百丈的深淵急流之畔釣魚。不足一天,就釣到了一車的大魚,而魚線、魚竿魚鉤都保持完好,毫無損壞。楚王聽到了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就將詹何招來,問其中的緣故。詹何說:“我聽說以前的賢人說過,蒲且子射獵,用力量很弱的弓箭,乘風拉開,一箭射中了兩隻在雲間高的鴿鳥,這都是因為用心專一、手力恰當的結果。我根據這件事來修煉釣魚之術,五年才悟得其中之道。當我持著釣竿之時,心中毫無雜念只想到淵下的魚,投下魚線魚鉤後,手上不知輕重如何,外物不能使我擾亂絲毫。因此水中的魚,見到了我的鉤餌,就像見到塵埃和泡沫一樣,毫不疑惑地吞食。就是因為這樣,我才能以弱制強,以輕制重,用如此細弱的魚線、魚竿,釣上來這麼多的大魚。大王如果也能透過靜心使心中毫無雜念,來掌握事物的本來規律,則天下可運用於掌上,更遑論其他的小事呢?”詹何釣魚的修煉之道其實就是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然後才能找到其中的奧妙,達到心中無雜念,近於“物化”。

紀昌學射的故事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戰國之時,有個叫紀昌的人,他想學習射箭的技術,於是拜了趙國邯鄲著名的射箭大師飛衛為師。紀昌向飛衛請教射筒的竅門,飛衛對他說:“你先要學會盯住一個目標不眨眼,然後才談得上學射箭。”紀回去就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邊,用眼睛盯著織布機密排的錐刺。就這樣堅持了兩年以後,就算錐子碰到紀昌的睫毛了,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下。於是紀昌又去找飛衛。飛衛說:“這樣還不夠,你還要學會用眼睛去看東西的技巧。要練得能把小的東西看成大的東西,能把細微的東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後再來告訴我。”紀回去後,就在自己家的南窗下用馬尾毛掛一隻蝨子,自每天都注視著這隻蝨子,在十天裡,紀昌看見蝨子慢慢變大了。這樣過了三年以後,在紀昌眼裡蝨子已經變得像車輪那麼大了。再看其他的東西,就好像山丘一樣大。於是,紀昌就用箭向那隻蝨子射去,箭穿過了蝨子的中心,懸掛蝨子的馬尾毛卻沒有斷。紀昌趕快去告訴飛衛。飛衛高興得跳了起來,拍著胸說:“你已經把射箭的功夫學會了!”

飛衛是個真正的射箭大師,他並沒有教紀昌如何持弓、如何瞄準、如何發箭,而是他在那些看似平常,卻是最基本的技巧中靜靜思悟、磨鍊,故而成為一一名出色的射箭大師。不僅僅是釣魚、射箭這些小技巧,天下所有的事都是這樣的,只要找到其中之道,其中的規律,就沒有什麼辦不好的。

修身不僅僅是為了讓身體保持健康、心情保持愉悅,這也是萬事之本、悟道的途徑。儒家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身不修就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故而老子認為只有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安寧到極點——即修身,能悟得萬物迴圈往復的大道,掌握其中的規律,不認識這種自然規律而輕妄舉止,就會導致災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