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歡把東西裝在袖中,為什麼掉不出來?這裡面機關太多了

古人常說“袖裡乾坤”,難道古時候的袖子真的這麼神奇?可以包羅萬物?

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古人從袖子裡掏出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法庭奏章、匕首、銀器或者一些食物,但只放一些小巧玲瓏的物件,比如銀票,所以就得到了一個“袖珍”的稱號。既然是裝東西的口袋,設計在外面不是更方便嗎?

因為古代的衣服講究雅,很有逼格,你在外面縫個大包,顯然和雅這個詞不沾邊。另外,在古人的思維中,覺得只有乞丐才會在衣服外面縫補丁。原來穿這樣袖套的都是一些文人雅士,讓他們放下身段接受這樣的外在口袋。他們一定不願意。

古人喜歡把東西裝在袖中,為什麼掉不出來?這裡面機關太多了

而且這種外兜也容易吸引扒手,容易被別人偷走。相反,如果將這些口袋設計在袖口內側,就不會影響美觀。而且還增強了保密性和安全性。

那麼這些小東西在袖子裡放在哪裡呢?

總不能放在袖口上吧,一來容易被發現,二來掉出來的機率也很大。這個口袋一般縫在手肘後面,口袋開口的方向正好與袖口相反。這是一個梯子的形狀。理論上,只要你不把胳膊抬到水平線以上,東西就不會從口袋裡滑出來。

古人喜歡把東西裝在袖中,為什麼掉不出來?這裡面機關太多了

像電視劇裡主角經常變戲法從袖口裡掏出各種東西的場景,這對古人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他們雖然穿著寬袍大袖,但袖口的收口卻很窄。從手銬裡拿東西很困難。而且很不雅觀。

那麼他們是如何把這些東西放進放出的呢?正確的方法是將手從胸前穿過,右手拿左肘後的東西。這就是“懷”的由來。並不是所有的袖子裡面都縫有口袋,比如琵琶袖、胡袖就不需要口袋,它們是一個大口袋。只要讓上臂和前臂保持一定的曲度,那麼就不用擔心袖口會掉東西。當然,這些袖子大多是貴族穿的,而普通人穿的是窄袖和粗麻布。需要收納、存放一些物品時,往往會從隨身攜帶的皮包、腰帶或背上的包中取出。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古人的貧富差距。只有富貴人家為了彰顯身份,才會穿一些寬袍大袖。而窮人和下層社會的人由於勞動力的問題,經常穿短袖,甚至穿短褲都有可能。

但在古代,有權勢的人出門,衣著華麗,往往跟著一群僕人。有專門的僕人負責所有需要的物品。需要錢袋子的時候,不需要把袖口裡面的錢袋子拿出來,這樣就會有專門的僕人為主人買單。

古人喜歡把東西裝在袖中,為什麼掉不出來?這裡面機關太多了

很多時候,他們大衣裡的口袋都是閒置的,口袋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附屬功能。畢竟,好看才是最實用的。

顯然,古人沒有我們現代人生活得舒適。像我們上街拿個裝手機的小包就能解決的事情,可能需要塞得全身都是。而且要背很多大包小包。

雖然不方便別人,但人家僕人成群,要有專人伺候才行。這是我們現代人最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