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聖母,線下“我管你是誰”

線上聖母,線下“我管你是誰”

我最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很多人天天在平臺上發表:

“農民伯伯辛苦了!”“來,給我賬號,我買一些。”“他真可憐,辛苦了一天才賣幾塊錢。”等等等等,非常多非常多瞬時的善言。

但線下買菜時“欸,你這人怎麼這樣,不就多拿你一根蔥嗎?”“便宜我兩毛怎麼了?“”你家白菜怎麼那麼貴,隔壁家才5毛,你要賣6毛?“

反正就是”我管你是誰。“

從社會邏輯來看,農民,商人,消費者三位一體,在古代,商人是最被看不起的職業,因為他們只是倒買倒賣賺了差價,但現在角色轉變很大,商人從南到北,東往西,讓整個地球成為一個村子,所以理應分杯羹。而如今進入新時代的流量社會,有更多的人想著利用流量來變現,所以形成了現在這種比較虛幻的繁榮。

比如吵得比較火熱的外賣平臺,我前段時間看的一篇文章《你今天薅的羊毛,以後都要還回來》,就是闡述外賣行業的變化。我大學接觸外賣團隊,是最早的一批外賣平臺人,跟著一位學長做著網頁的外賣平臺。那時候某團和某麼還只是跟我們一樣的小團隊,還在借錢維護APP。

線上聖母,線下“我管你是誰”

在那年,外賣還是10元吃飽,到今天外賣價格上漲一倍,而且還存在非常多的滿20減20的套路。然後吃著外賣的人說:價格貴死了,送外賣的還那麼慢,差評。做外賣的老闆說:一份外賣才賺兩塊錢,平臺抽成高,還要受氣。送外賣的人說:我一天跑幾十單,一個月才1w塊,用命再拼的血汗錢,你怎麼可以給差評?平臺方說:我每個月都在虧損,運營支出非常高。那,這中間誰賺了錢?

整個供應鏈都是虧損,都在做慈善,那麼究竟誰得利?

這就是野蠻生長的禍端,在那個看不見的角落,又存在著另一個江湖。就好比門前李三所說:他只想給孩子多買一個玩具?他有什麼錯?還有網路熱評:未經他人苦,莫勸他向善。正是因為白紙黑字寫不了太多,所以才會滋生的害蟲,你說他錯嗎?好像一個玩具,對我一網民來講,很小一個事情啊,沒必要大動干戈,大不了給我賬號,我給你這幾十塊錢。

而對平臺來說,一生二,二生四,四生萬物,所以在灰色的小江湖裡,想要做到孜然一身,那可真是聖人。基礎工資壓著你喘不過氣,房子首付還很遙遠,家裡老母親等著你的成功,兒子女兒很理解你,下班都給你錘錘背,你卻買不起玩具給他。

線上聖母,線下“我管你是誰”

當他能夠孜然一身時,你又覺得他可憐,飯都吃不上,努力活著只為有些尊嚴,然後說:偉大!而真實社會上碰見時,你卻不停的剝削,喝血扒皮,沒有一絲的憐憫。還說:”我管你是誰。“

浮躁的社會里,尊崇的是流量,是曇花的那一瞬間,不管是”真香“還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都是人們的一時玩樂,跳樑小醜算不上,但沒有特質的加持,彩虹也終究散去光芒,梗一過,人也消失了。

人活著不容易,每個人都有善良的心,這份善良多給家裡人,平時的身邊朋友,如果有你某天碰到落魄且陌生的我,其實我不需要憐憫,不需要施捨,我只需要你對我的尊重,不用嘲諷,也不用冷眼,就普通且平凡,我選擇的活法,我感到滿足就夠。

文:K

某外企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