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殺熟”殺的到底是誰?

大資料“殺熟”殺的到底是誰?

購物APP普遍存在這一現象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對顧客行為的跟蹤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

身處資訊化時代,一個人的形象不再僅僅體現在外貌特徵上,一如實體貨櫃的櫃員透過觀察顧客的衣著生態來確定其購買喜好,電商平臺也會透過顧客的“電子肖像”來判斷其購買力和喜好,而所謂電子肖像的來源,就是對顧客行為的追蹤。我們開啟任意一款手機購物APP,會發現每當我們瀏覽過某一類商品,該類商品在首頁和折扣欄中推送的比例就會提高,甚至不僅僅侷限於我們在該款APP中瀏覽的商品,我們日常接觸的所有瀏覽器、網站以及APP彷彿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網路,我們在任何一處所搜尋、瀏覽、關注過的商品或內容都會在其他地方得到體現。而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大資料技術的應用。

大資料“殺熟”殺的到底是誰?

打車APP同樣存在

而提到大資料的來源,主要可以分為兩類:正當的和不正當的。正當的資料來源,主要是透過客戶端收集使用者的資訊和瀏覽記錄,以及透過一些常規的方式對客戶調研;不正當的資料來源種類比較多,包括爬蟲、撞庫、資料倒賣等等,這些行為由於其犯罪的隱秘性往往難以被發現和追查,同時很多正規單位中掌管資料的人員也會監守自盜,導致資料資訊的販賣已經成為了一條成熟的黑產鏈。

撇開資料來源,我們再來看看資料的分析和應用。給使用者推薦適合的商品是成功銷售的基礎,各大電商平臺也利用這一點描繪出了使用者的電子肖像,他們透過研究使用者關注商品的類別、價格區間、瀏覽次數、購買情況,以及使用者常住地和商場的距離、手機的款式、銀行卡的數量等等資訊,最終分析出了使用者的經濟承受能力、購買慾望、商品喜好等購物特點,並遵照著分析結果向顧客推送商品。從積極的方面來講,對使用者行為的跟蹤和匹配推送,有利於使用者更快找到自己心儀的商品。但在推送的過程中,平臺往往會暗中對使用者進行誘導,比如推送價格稍高一點的優質商品來提高使用者購買慾、或將合作主推的商品放在使用者瀏覽首頁,甚至是將使用者常購買的商品標記為缺貨誘導使用者購買其他推薦產品,平臺的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交易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下侵犯了使用者的知情權。

大資料“殺熟”殺的到底是誰?

旅遊住宿亦然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多數平臺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會在商品的價格上做手腳,也就是公眾深惡痛絕的“殺熟”。比如,如果平臺透過對使用者的購物行為進行跟蹤,瞭解到使用者長期購買某類產品,粘性比較高,就會提高該類產品的價格,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提高了價格,使用者依然會購買。之前也曾有累的情況被曝光,同一平臺不同賬號看同一商品的售價不一致,而且往往越是老客戶看到的價格越高。這種行為目前非常常見,而且難以被追責,平臺往往會以折扣力度不同進行解釋。但不可否認的是,“殺熟”不僅僅違背了道德,也違背了法律,商家儘管透過這種行為獲得了短期利益,但長期來看,普遍的殺熟不僅僅抹黑了商家自己的品牌,更影響了整個市場的秩序,降低了公眾對商家的信任,當所有人都開始詬病這種對技術的濫用時,電商們所付出的代價的或許就不是道歉或降價這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