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獨石口古村位於白河上游,距赤城縣城 45公里,北臨沽源縣,是明長城宣府鎮上的一座重要關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師之右臂”之稱。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在獨石口鎮,進關入口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獨石口為外長城南北的交通要口,形勢險要,因南有獨石屹立平地而得名。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巨石上的摩崖石刻,鐫刻著“突兀孤秀”、“一石飛來”兩組大字。獨石口,就是因南臥孤根“獨石”,北通險絕“隘口”合而得名。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康熙在1696年,帥軍親征噶爾丹,在班師回朝的途中,路過獨石口,親筆寫下《過獨石口》七言律詩一首: “關名獨石插遙天,路繞青冥絕嶂懸。 翠壁千尋標九塞,黃雲萬疊護三邊。 霓旌曉度長城月,毳帳春回大漠煙。 總為民生勤戰伐,不辭籌劃在中權。 詩詞中,肯定了獨石口的險峻和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獨石口長城是明代嘉靖年間完工的,西起今天的宣化、崇禮、赤城三縣交界處的大尖山,向東延伸介入八達嶺長城,全長460多華里。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獨石口長城在最高點修築了唯一的一座磚樓,人們都叫它獨石口樓。這個磚樓是獨石口長城的地標建築。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這個是磚石混建的敵樓,底部為實心高臺,外表用磚壘起來,內部填充石頭,敵樓的上部分是空心高樓,士兵進出敵樓用軟梯上下。這樣設計的初衷應該是非常有戰爭智慧的,底部建成實心結構是非常堅固的,上下不用固定臺階,是為了安全考慮的,只有專人才可以上去。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獨石口長城5米左右的高度,材料是用碎石根據形態結構的不同,巧妙對縫壘砌的幹插牆,石頭與石頭之間是沒有像我們經常看到的長城那樣磨磚對縫的方式,但是,獨石口長城經過數百年的風雨滄桑,居然完好無損的挺立著。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獨石口長城是中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它在中國長城的建築歷史上,書寫了恢弘的一筆,其獨特的地理戰略位置,讓我們不禁佩服當時修建古長城的勞動人民的智慧。

防禦要塞獨石口長城,歲月滄桑遺存至今,康熙帝曾寫七言律詩讚美

俯瞰看獨石口長城,就像一隻蜿蜒在大山裡的巨龍,身姿滄桑、蜿蜒、雄峭讓人感慨萬千。朋友們看了本期長城圖片專欄:中國防禦要塞-獨石口古長城,你有什麼感想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