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中一些並列形象的具體運用

詩詞歌賦中一些並列形象的具體運用

作者:丁芒 中天易張永紅整理

要用詩來描摹一個景物,闡明一件事理,抒寫一種恩想感情,必須依靠形象的手段;單一的形象猶感不足,就常常需使用一系列形象。縱橫鋪排,妙喻聯珠,如滾雷,如疊瀑,如層浪之催送。如群峰之逶迤。這種藝術手法常能起到強化、深化、半富、開廊作品內容的藝術效果。

比喻要貼切,意與象要相吻合,要符合客觀可能性,這些是形象化手法的最低要求,並列的形象當然也應如此。關於形象化的一般問題,這裡就不贅言;關於並列形象化手法的特殊性問題,下面結合例項作一些探求。

有一首詩題為《致函授創作中心》,是這樣寫的:

你是清馨、甜潤的甘霖,

滋潤著田野的小苗;

你是辛勤、耐心的園丁。

修剪著林中的枝條。

你是一片芊綿的樹林,

小鳥在那兒唱歌、歡跳;

你是一條豐富的小河,

魚兒遊躍、追逐在你的懷抱……

哦,也許,你是一個老人,

還有一雙期待的眼睛……

(大連任惠敏)

一、並列形像的向心凝聚:

這是運用並列形象的第一要求。否則,任性馳驟,無止境地鋪排開去,鬆散枝蔓,提不起綱,挈不起領。必須以一事理、情一意為“心”,如車輪的軸心,每一個形象都要與“心”相關聯,向“心”凝聚,為“心”服務,就象車輪的放射狀鋼條。這首詩並用五個形象來比喻函授中心,表達了函授中心的重大作用和諄諄善誘,就使人感到它結構的完整性、邏輯的穩實性。

二、並列形象的合理編排:

這是並列形象相互之間的關係問題。並列的眾多形象,除了要求各自的向心性外,還必須要注意其相互的關係,以決定編排順序,使之合理化,否則也易產生凌亂、孤立、跳蕩、皺腳、甚至晦澀的感覺。我覺得要做到並列形象的合理編排,要注意到它們之間的順序性、進行性和承接性。並列形象的順序性:如視覺形象之由小到大、由近及遠、由微觀到宏觀,或相反:聽覺形象之由弱到強,由粗到細之類。不管是順行、逆行,總要遵循生理的和自然的習慣順序,而不能胡亂顛倒。即使思想縱橫捭闔,上天入地,也還應該講完天再說地,不能忽天忽地的亂翻筋斗。

並列形象的進行性:描摹進行中的事物,使用一系列形象,就應該注意這些形象之間的進行性,與客觀的被狀事物的吻合關係。描寫舞劍,拔劍在先,然後如龍蛇騰舞,最後才是收劍卻立。這是客觀的進行程式,並列形象自然應按這種進行程式編排。

並列形象的承接性:有些形象之間,看去是並列前,互相之間卻又有一定的縱型的因果關聯(或者是一種暗示的因果關聯),這樣的並列形象,就使人產生邏輯的緻密感。例如這首詩的五個並列形象中,三個寫物(小苗、小鳥、魚)兩個寫人,全系橫型並列。如果把第二段移到第四段的位置,和第五段連線起來,這兩段寫人的並列形象,就產生了縱型的因果關聯(至少有因果暗示),這是老人的眼睛,可以被讀者意識到,就是那位園丁形象的發展,覺得自然,順暢,而又增添了邏輯感。同時,整首詩的形象序列,也變成由物及人,有橫有縱的合理而又多樣韻排列,就顯得耐讀得多。

三、並列形象的對立統一

相剋相生,相軸相成,事物之通理,證之並列形象亦然。正與反、靜與動、虛與實,這些對的兩個側面,並列起來,有時可以產生映襯,反捩、激宕的更高藝術效果。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詩中運用並列形象,當然可以充分利用這個辯證關係,來加強和豐富我們的表現力。除了要注意正反兩個側面形象的合理排列、互相關聯、照應外,我覺得最值得用心的是如何運用其對立的反作用,使一系列形象的鋪排效果全出。一般說,正反兩面的形象,不宜於對等使用,而應該一連串使用一方面的形象,造成一定聲勢的鋪墊,然後突然來一個與之相反的形象,就可以收到奇特的效果,可以概括總結全文,可以豁然開廓意境,可以悠然宕開韻味。拿這首詩來說,前面四個是行動型的形象,寫小苗、小鳥、魚和園丁,而最後突然用一個靜止型的形象(一隻期待的眼睛),這種對立的形式,就產生了一定的藝術上的意外,意外就有了力感,就足以概括總結上文、開廓意境,巖開韻味,且具有相對的穩定感。反之亦然。用一個虛寫的形象,來總結、概括、映襯、反撥一系列實寫的形象,或者用一個實寫形象,來總結一系列虛寫形象,都能達到同樣的藝術效果。

詩詞歌賦中一些並列形象的具體運用

詩詞歌賦中一些並列形象的具體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