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12年後重回巔峰!女排精神帶給教育的反思

↑最新教育資訊、科學教育理念、專業教育方法,盡在這裡

北京時間今天上午9點15分,2016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3-1力克塞爾維亞女排,奪得本屆奧運會冠軍。這也是中國女排在時隔12年(2004年雅典奧運會)後,再次站上奧運最高領獎臺。值得一提的是,32年前郎平作為中國女排隊員贏得奧運冠軍;32年後,作為主教練再一次率隊奪冠。

中國女排12年後重回巔峰!女排精神帶給教育的反思

1981年奪得首個世界盃冠軍到去年世界盃再度封王,從上世紀80年代的“五連冠”到本世紀初的再度中興。曾經燃動整個國家G點的女排,在80年代創造過“五連冠”至今無人能破的神話。期間雖然多次歷經波折,但中國女排總能在逆境中迎難而上,在關鍵時刻屹立不倒。有人說,這個奇蹟的名字叫“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什麼?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而郎平的解讀是: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正如56歲的郎平所說:“中國的女排精神與輸贏無關,不是說贏了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有。要看到這些隊員努力的過程。”

僅此而已嗎?如果說女排精神是一個人的思想,那麼數年來的培養和訓練就是一個人的骨肉。就像一個人的成功,僅僅靠信念是完全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日常點滴的努力和付出。而郎平,就是這種世界最強骨肉的鍛造者。

成長與舉國體制下的郎平,雖然成就了自己的名氣和能力,但也對培養自己的舉國體制深惡痛絕。80年代退役球員出路很少,做教練要論資排輩還輪不上她,又自絕於體制安排的官位,退役後的郎平選擇自謀出路。

1987年,郎平自費到美國留學,在新墨西哥州大學邊讀書邊當校排球隊助教,期間她還應聘到義大利甲A俱樂部去打職業聯賽。從一開始的大學業餘隊,到後來的職業隊,乃至美國國家隊,郎平硬是靠自己的實力和能力,在國際排壇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成了炙手可熱的國際知名教頭。

2013年中國女排主教練公開競聘,排管中心領導力邀郎平。但直到競聘當天的凌晨,郎平還沒鬆口,對執教中國女排充滿疑慮。在國外執教這麼多年,加上自己對中國體壇的體制性弊端有切膚之痛,對比十分明顯。在舊的體制框架下,處處都是掣肘,郎平有心無力,知道自己很難突破。但在最後時刻,郎平還是鬆了口。打動她的,是包括對女排選人用人的絕對話語權、搭建複合型教練團隊、打造女排大國家隊模式、甚至改變國內職業聯賽規則等等承諾,對與現有體制和傳統模式差異極大的一整套新思路、新做法全盤接受,並全力提供人財物方面的支援。這些承諾等於給了郎平突破體制的尚方寶劍。也正是這一點,使郎平在中國女排獲得了國內教練無法獲得的操作空間。

郎平上任後,大刀闊斧地改組女排隊伍,只留下惠若琪、魏秋月、曾春蕾少數幾個老隊員,而朱婷、袁心玥、張常寧等一批95前後的年輕隊員被破格提拔,像最年輕也是個子最高的袁心玥,從國少隊連跳三級,直接進入國家隊,這在以前很難想像。對新人,郎平悉心培養,又大膽使用,使這批新秀迅速成長為國家女排的絕對主力。

舉國體制下對運動員一直是半軍事化管理,個人活動的空間很小。幾年前,有人給女排送東西,還只能隔著柵欄給,因為女排隊員禁止走出公寓大門;現在還有不少運動隊,晚上9點以後還要收繳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郎平則借鑑美式思維,不讓隊員在嚴格的訓練比賽氛圍下太過壓抑自己,對女排的管理充滿人情味。郎平平時鼓勵隊員展示個性,朋友圈中的女排隊員經常靚麗出鏡;在國外比賽後,允許隊員們去逛街購物,整個球隊氣氛輕鬆融洽……這種改變,觀眾從賽場上也能感受到,每到緊要關頭,隊員們能迅速調整和調動起來,就像剛剛結束的對巴西的1/4決賽,這種精神面貌的不同常常會決定比賽的走向。

正是憑藉全方位的突破,郎平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內,就把中國女排從亞錦賽第四這樣前所未有的谷底,帶到了2014年世錦賽亞軍、2015年世界盃冠軍的巔峰,2016年奧運會冠軍。

有媒體評論說,郎平之所以能夠帶領中國女排再創輝煌,除了她的執教能力和人格魅力,關鍵在於對舊體制的成功突破,而這一體制性突破,給中國競技體育陳舊模式的改變帶來了許多富有啟迪性的示範。

正如當下的教育體制,應試教育像一個魔咒,無數學生和家長深惡痛絕,但又不得不勉力接受。而在這樣的體制下,是應該壓抑還是釋放,是固守還是突破?這不僅僅是教育人的責任,也是每一位家長要考慮的事情。

很多家長為孩子報了無數的補習班,往往都是看見別人報了,自己也要報名,不明白孩子究竟需不需呀,喜不喜歡。在家裡,孩子更是與所有的家務活、電視電腦等娛樂完全脫離,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話是沒錯,但往往空手握沙,越用力越無力。

海邊直播首席教學官李睿老師認為,雖然“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尤其是對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充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釋放天性,用激勵的教育模式教學,比每天的無數道練習題和“不準”更有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願每一位家長都是自己孩子的伯樂。

文章來源:好未來教育研究院編輯整理

中國女排12年後重回巔峰!女排精神帶給教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