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痴”是一種病?定向越野選手超強的方向感從何而來?

近些年,有一種時尚運動深受大家的喜歡,那就是定向越野。定向越野是一種群眾性體育運動,被譽為“21世紀時尚運動寵兒”。

定向越野選手除了要有健壯的體格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外,還需要具有很強的

方向感

,以免在越野過程中迷路。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關於定向越野和方向感的那些事~

“路痴”是一種病?定向越野選手超強的方向感從何而來?

定向越野是一種什麼專案?

定向越野(Orienteering)又名野外定向,最早源於瑞典童子軍領袖吉蘭特組織的一次名為尋寶遊戲的運動,這種運動很快就演變成了軍事體育運動中的“定向越野賽”。

定向越野是一種要求參賽者在野外利用地圖和指北針,自行選擇路線和方式去完成一段路程,並且在檢查點為檢查卡打上印記的運動。

它不僅像尋寶遊戲一樣富含趣味性,還能考驗參賽者的方向感與體能。

“路痴”是一種病?定向越野選手超強的方向感從何而來?

早期的定向越野賽只在北歐國家流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也開始被這個運動專案吸引,脫胎於定向越野賽的城市定向賽也在世界範圍內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高科技軍事技術和先進武器裝備儼然成為了各國之間軍事力量的比拼的重點。

儘管如此,軍人本身的基本功仍然是衡量一支隊伍的戰鬥力的重要指標,這也就是為什麼看起來略顯“原始”的定向越野不僅沒有退出舞臺,還保持著持續高漲的熱度和關注度的原因。

方向感是什麼?

下面,我們再來認識一下方向感。

藉助紙質地圖與指北針來測定方位,是軍人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這對定向越野的參與者方向感要求極高。除此之外,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藉助方向感的地方也有很多。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在同樣有導航的情況下,有的人能迅速找準方向,並規劃出正確的路線,而另一部分像小編這樣的“路痴”,即使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也會經常迷路……

人體對方向的認知,即方向感,是人體對物體所處方向的感覺,比如對東西南北,前後上下左右等方向的感覺和認知。

“路痴”是一種病?定向越野選手超強的方向感從何而來?

科學研究表明,腦內負責定位的“指南針”主要位於大腦顳葉內側海馬體(Hippocampus)中,負責關於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的區域。

其中,與空間定位有關的細胞又分為三種:

方向辨識細胞

,用於指揮行進方向;

空間辨識細胞

,負責記憶某個地方的周圍環境;

定位細胞

則是一種相對複雜的空間協調系統,用於確定所處環境的具體位置及距離某個地點的遠近。

當人處於某一特定環境中時,這三種細胞就會協同發揮作用,在腦海中產生一個“心理地圖”,再透過它來判斷方位。

與生俱來的能力

空間定向與導航一直被認為是大腦最複雜的功能之一,因為這項功能需要進行大量的資訊處理,包括感官刺激和來自肌肉的平衡提示。那麼,如此複雜的功能是何時建立的呢?

“路痴”是一種病?定向越野選手超強的方向感從何而來?

2010年,一群來自挪威的科學家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組實驗。

他們選取了一批出生14天的小鼠作為實驗物件,此時小鼠尚未睜眼,還未接受外界刺激。

科學家在它們的腦內植入了可以監測神經元放電的電極,結果發現,在實驗小鼠睜開眼睛的一瞬間,大腦中負責辨認方向的區域就發出了強烈的電波。

這個現象說明負責辨認方向的神經細胞早在小鼠睜眼開始接受外界刺激之前就已經發育成熟,因此可以立刻發揮作用。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發現隨著小鼠外出行走的次數的增多,海馬體中負責辨認方向的細胞還會發育得更加完善。

這項研究表明,生物的方向感是與生俱來的,但剛出生時的方向感還非常初級,不足以支援生物獨立外出行走,需要不斷地積累空間經驗,方向感會逐漸得到完善,辨認空間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路痴”可能是一種病!

既然方向感是與生俱來的,那為什麼又會出現有的人方向感極佳,宛如一個行走的GPS,總能透過推理和經驗等多種方法走出迷途,而有些人就是天生的“路痴”,即使對著手機導航也總是會“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呢?

接下來的訊息就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了:

嚴重的路痴很可能是一種病!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前文提到,人的方向感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得到加強,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天生方向感極差,通過後天訓練也很難有所突破,即使是腦海中熟悉的景物也會不斷地變換位置,例如印象中的商店應該在北面,實際卻在東面。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醫生透過腦電圖的掃描,都無法對這一病情做出一個明確的診斷,直到後來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朱西普·伊利亞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詹森·巴頓在一名飽受“路痴”狀況困擾的女士的大腦的

海馬區

中發現了某些異常,並將其定名為

“發育缺陷性地形定向障礙症”

這些患者沒有明顯的腦部損傷和腦病變,沒有誦讀障礙症,記憶力、平衡感和視知覺都很正常。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無法正確定向,即使是在他們非常熟悉的地方也會經常迷路。

他們能夠憑藉記憶記住某條簡單路徑一系列的轉彎方向,又或許知道路線,但卻依然找不到目的地。有些人還因為經常迷路而不敢單獨出門。

而在我們的印象中,許多動物似乎生來就具有超強的方向感,這就要歸功於它們擁有的,可以增強方向感的輔助系統了。

“路痴”是一種病?定向越野選手超強的方向感從何而來?

今年國慶閱兵現場大展風采的信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這是因為鴿子的腦部有一種神經元可以感受地球磁場的方向、強度和極性資訊,當內耳的某一區域處於變化的磁場中時,這些腦部的神經元就會做出反應,相當於一個與生俱來的內建GPS,為鴿子提供方位和飛行方向的資訊。

“路痴”是一種病?定向越野選手超強的方向感從何而來?

而撒哈拉地區的一些螞蟻可以利用

太陽偏振光線

來為自己導航,並透過步數精確地測量路程,這一功能可以幫助它們有效地縮短在外停留的時間,降低被太陽灼傷的風險。

相比之下,沒有這些“外掛”的人類,就沒有如此強大的認路能力了,但是實驗已經證實過,健全的人生來就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如果長期廢置不用就會逐漸弱化,需要不斷鍛鍊才能將這項功能保持下去。

如果你也有了增強方向感的想法,不如就參加一次城市定向賽,來鍛鍊一下自己的體力和方向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