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地位的鞏固,南宋時期高宗無後,高宗會選誰當繼承人呢?

《宋史》記載: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後,而昭慈聖獻皇后亦自江西還行在,後嘗感異夢,密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會右僕射範宗尹亦造膝以請,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

於是詔選太祖之後。同知樞密院事李回曰:“藝祖不以大位私其子,發於至誠。陛下為天下遠慮,合於藝祖,可以昭格天命。”參知政事張守曰:“藝祖諸子,不聞失德,而傳位太宗,過堯、舜遠甚。”

高宗曰:“此事不難行,朕於‘伯’字行中選擇,庶幾昭穆順序。”上虞丞婁寅亮亦上書言:“昌陵之後,寂寥無聞,僅同民庶。藝祖在上,莫肯顧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禍也。望陛下於‘伯’字行內選太祖諸孫有賢德者。”高宗讀之,大為感嘆。

宋太宗地位的鞏固,南宋時期高宗無後,高宗會選誰當繼承人呢?

這些人不約而同地要求把皇位還給太祖的後裔,言外之意是宋太宗或者其後裔繼承皇位是不正當的。宋太宗因為獲得皇位不正當,必然要採取合法化及鞏固政權的措施。事實上,他也確實這麼做了。

首先,在太祖死亡那年年終更改了當年年號。在通常情況之下,新皇帝如果不是正月初一繼位,都不改動當年的年號,以示尊重前任皇帝。宋太宗在十月即位,到十二月距年終還有七八天的時候,突然宣佈將當年年號改為太平興國。這表明宋太宗急於擺脫太祖的影響。

宋太宗地位的鞏固,南宋時期高宗無後,高宗會選誰當繼承人呢?

其次,炮製“金匱之盟”。史書記載:初,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因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雲“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

因為杜太后認為“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金匱之盟雖然子虛烏有,但宋朝人對此深信不疑。這樣,宋太宗上臺就具有了合法性。

宋太宗地位的鞏固,南宋時期高宗無後,高宗會選誰當繼承人呢?

再次,剪除對皇位有威脅的人。首先逼死了太祖二子。太宗征戰幽州時,軍中將士曾有人準備擁立德昭,引起了太宗的嫉妒,於是藉故將德昭逼死。德昭死一年半後,德昭唯一的親弟弟德芳也死去了,年僅二十三歲。他的死也頗為可疑,可惜史書語焉不詳。

其次就是害死了自己的親弟弟廷美。“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繼夭絕,廷美時不自安”,他感到太宗的屠刀該降臨到自己頭上了。在趙普的一再密謀策劃之下,廷美連遭貶斥,最後死於房州。“凡廷美所以遂得罪,普之為也”。

可是太宗還不罷休,居然向大臣宣佈廷美是乳母的私生子,撫養而已,根本不是皇弟。可等她死後,太宗卻不用皇后的喪禮來埋葬她。大臣王禹偁稍加抗爭,立即被責備誹謗,貶黜遠方。

宋太宗地位的鞏固,南宋時期高宗無後,高宗會選誰當繼承人呢?

即使是一國的降主,宋太宗也不放心。後唐的李煜和獻土的吳越王,一向恭順。而兩人均在自己生日那天暴卒。這樣的巧合未免奇怪,因此有了暗殺的傳說。就是對自己的兒子,太宗也非常嫉妒。

有記載說,宋太宗立了太子,京城人感到很高興,說是國家有了“少年天子”,太宗聽說後,很是不高興,問宰相寇準:“人心遽屬太子,欲置我何地?”太宗鞏固政權的措施還有撤換太祖親信將領,而且這些將領一個個都離奇死亡。太祖是靠著一群把兄弟擁戴上臺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義社十兄弟。

宋太宗地位的鞏固,南宋時期高宗無後,高宗會選誰當繼承人呢?

在宋太祖死時,十兄弟中的王審琦等已死,石守信已解除兵權,此時仍掌軍權的尚有長期鎮守北都大名的李繼勳和在京負責全軍訓練的楊信。宋太宗一上臺,就解除了李繼勳的職務,一個月之後,李繼勳死去。一年後,太宗突然到楊信家看望,次日楊信便死去。

同年三月,宋太祖的親信將領李重勳卒。另外,宋太祖的心腹將領党進被調出京城後在半年後死去。這些太祖的親信離奇死亡之後,朝中能支援太祖子孫的勢力自然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