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都說當宰相的榜樣是寇準,那一代名相下場為什麼會這麼悽慘

後人都說當宰相的榜樣是寇準,那一代名相下場為什麼會這麼悽慘

後人都說當宰相的榜樣是寇準,那一代名相下場為什麼會這麼悽慘

說起歷史上有名的宰相,寇準絕對可以算上一個。寇準少年就聰明好學,十九歲就考取進士。後來在朝堂上也是大膽向宋太宗諫言,使得太宗一開始不悅,但後來靜下來又大喜,把他比為魏徵。

後人都說當宰相的榜樣是寇準,那一代名相下場為什麼會這麼悽慘

宋太宗由於是從哥哥宋太宗手裡承接過的皇位,所以對於立太子這件事上一直猶豫不絕。於是問寇準的意思,寇準已經知道太宗的心思,於是稍加點撥,使得太宗最後決定裡趙恆為太子,總算是把這件事定下來了。

後人都說當宰相的榜樣是寇準,那一代名相下場為什麼會這麼悽慘

太宗駕崩後,真宗繼位,這時遼國趁新主未穩,興兵南下。朝中頓時大亂,這時有人建議朝廷南遷以避其鋒芒。但寇準反對南遷,併力薦真宗親征。果然,前方將士士氣大振,並且建議順勢出兵,收復失地。

後人都說當宰相的榜樣是寇準,那一代名相下場為什麼會這麼悽慘

但由於真宗心裡還是相議和的,於是,只得與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在這之後,寇準受到誣陷,使得漸漸的受到皇帝冷落,最後被罷免宰相。

後人都說當宰相的榜樣是寇準,那一代名相下場為什麼會這麼悽慘

而後寇準在成宰相,但是因為權力之爭,又再一次遭到誣陷,被撤職,逐出京城。最後,寇準被貶到雷州,在雷州患病,最後含恨離世,雷州也有一些地方是紀念寇準的。

寇準本是富有治國才華,但終究還是因為受到奸佞讒言,使得他的仕途一再曲折。大宋在與遼國的對戰中,本來也可以一鼓作氣收復失地,但最後真宗還是那股魄力,使得錯失良機。

宋朝的良相實有很多,但奈何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使得他們的才華無法施展。再加上本來宋的內部就存在“冗員”“冗兵”“冗費”的問題,使得在軍事上很被動,幾次對外作戰都不成功。

有時,有才能的人確實會機不逢時,使得後人為他們惋惜。但惋惜是尊重,他們仍然會以他們為榜樣,繼續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正如後來的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或許這就是他們文人士大夫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