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障礙影響的不只是發音,語言理解和語言邏輯才是關鍵

在說聽力障礙對語言的影響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一個觀點:絕大多數兒童的聽力障礙屬於語前聾,成人的聽力障礙幾乎全部都是語後聾。

什麼是語前聾和語後聾呢?語前聾是指在語言習得之前就有的聽力障礙,一般可能是先天異常或是在嬰兒時期就有的聽覺損失;在學會語言之後出現的聽力障礙叫語後聾,多見於成人。

二者的區別即在於聽力損失之前是否進行了語言學習

,這個區別決定了兩種患者不同的治療方式和語言矯正手段。

聽力障礙影響的不只是發音,語言理解和語言邏輯才是關鍵

語前聾患兒在被發現聽力損失後立即採取措施,佩戴助聽儀器和進行語言矯正,是能夠追上同齡人的步伐甚至不落後的;

對語後聾患者干預及時、得當,語言能力是不會有明顯退步的,如果幹預不及時,甚至幾年後才進行治療的話,不僅語言能力會大大退步,心理層面也會出現不小的問題。

介紹完語前聾和語後聾,我們回到聽力障礙本身。很多人對“聾”其實是濫用的,“聾”的本意是指耳朵聽不見聲音,後來才引申出聽覺遲鈍的意思。在醫學界,只有聽力嚴重減退的情況才稱之為“

耳聾

”,而輕中度聽力障礙則叫做“

聽力減退

”。

無論是耳聾還是聽力減退,聽障對患者方方面面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不僅體現在口不能言,還會對工作、學習、交往等方面都產生阻礙。

聽力障礙影響的不只是發音,語言理解和語言邏輯才是關鍵

語言方面來說,聽力障礙患兒帶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不會說話。這裡的“不會說話”不是說病患的構音器官有問題,而是他們沒有形成聲音-大腦-發音的通路,是沒有說話的技能,體現出來發音不準、聲調異常等現象。

在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後,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語言矯正,這點已經得到廣大家長的認可了。可是,在語言矯正期間,只關注孩子的發音正確與否就足夠了嗎?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一個複雜的工具,承辦了人類交往、資訊傳遞、情感抒發等多種功能,患兒只知道如何正確發出語音是遠遠不夠的,

最重要的其實在於語言理解的建立和語言邏輯的梳理。

語言理解是先於語言輸出存在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能接收到外界的各種聲音了,只不過那個時候還不懂得如何分辨。出生以後,嬰兒的聽力系統飛速發展,配合快速發育的大腦,持續處理每時每刻聽到的各種聲音資訊,理解了各種聲音的意義。

聽力障礙影響的不只是發音,語言理解和語言邏輯才是關鍵

就像我們上學的時候背唐詩、散文,老師總愛說“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意義,這樣背起來就輕鬆多了”,語言習得也是如此。只有先了理解聲音的意義,才能在不斷地重複中學習聲音的意義。

語言邏輯的定義過於複雜,在這裡我們就舉個例子:“餓了,就要吃飯”“手髒了,所以要洗手”,這是最基本的邏輯,也是兒童語言習得過程中的一個重大飛躍。從學習語言邏輯開始,他們的語言便不再是語意不清的兒語,而更偏向於成年人的話了。

聽力障礙患兒長期處於無聲的世界,雖然他們也明白“餓了要吃飯”的道理,但這種邏輯仍然是視覺和自身的飢餓感賜予的,並沒有把這種感受轉換到語言的表達上。語言矯正的目的就是幫助他們把這種具象的感受轉化成比較抽象的語言,從而完整學習這一人類特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