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親密關係的4劑毒藥

編譯 樸生心理林小破 圖片源自網路

殺死親密關係的4劑毒藥

在美國,有個研究親密關係專家John Gottman,他被人們譽為“美國的婚姻教父”。Gottman及其團隊研究了幾十年的親密關係,他們曾經總結出4個最容易導致關係破裂的溝通方式。為了警醒世人,老爺子還特意用聖經中預言導致世界末日的“末日四騎士”(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來比喻這4種有毒的溝通方式(“末日四騎士”分別代表的是征服、戰爭、饑荒以及死亡)。類似的,我們可以稱它們為是殺死親密關係的的4劑毒藥,分別是:

批評指責

輕蔑諷刺

抵賴狡辯

拒絕迴避

研究者們還透過實驗發現,如果關係雙方持久的使用以上4種有毒的溝通方式,沒有做出任何改變的話,這“4劑毒藥”預測關係走向終結的準確率高達90%以上。

我們來看看,4種有毒的溝通方式具體包括些什麼:

殺死親密關係的4劑毒藥

致命毒藥1:批評指責(CRITICISM)

批評指責不是就事論事更不是表達觀點,而是惡意地攻擊對方的人格或性格特質。當我們使用指責的時候,其實就是對對方整個人,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的全盤否定,是一種惡毒的人身攻擊。生活中,我們經常這樣使用它:

“你怎麼老是……”

“你從來都不……”

“你這個人……”

“你怎麼就那麼地……”

這樣的批評超出了當時的行為本身,上升到了侮辱人格的高度。

比如,老婆忘記了做飯,老公大發雷霆地說“你就是個懶人婆,跟你媽一模一樣!”這就是典型的指責。

另外,千萬不要將惡意指責與抱怨混為一談,它們具有明顯的區別:

就事論事的抱怨:昨天你回家很晚,而且也不事先電話告知我下,這真的讓我很擔驚受怕。我本以為在這件事上我們一直都很有默契。

人身攻擊式的指責:你做事從來都考慮對周圍人的影響!我真沒想到你是這麼自私!你這種人根本不知道考慮別人的感受,而且你也從來沒為我考慮過!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關係中經常被批評指責,此時也不用過分的擔心,因為這並不預示著這段關係就一定會走向終結。批評指責這種溝通方式,它最大的殺傷力在於:長期頻繁的被指責,會帶來被貶低、被拒絕和被攻擊的感受,會讓人感到很受傷。而當這樣的狀態不斷出現,並不斷升級惡化時,更可怕的毒藥就會隨之而來:輕蔑諷刺很可能就會出現了。

殺死親密關係的4劑毒藥

致命毒藥2:輕蔑諷刺(CONTEMPT)

輕蔑是我們人類一種複雜的情緒感受,它是憤怒和厭惡這兩種高能量情緒的結合體。它包括言語的侮辱:“臭婆娘”、“負心漢”,也包括諷刺嘲弄的語氣和表情“切”、“哼”、存心模仿、翻白眼,這些都是輕蔑諷刺在起作用。

比如暴怒的老婆會這樣諷刺老公:

“你竟然還好意思說累!我陪了孩子一整天,在家裡像瘋狗一樣忙前忙後的!你看看你做了什麼?就是下班回來直接葛優躺,跟個小孩似的,玩這個傻逼手機遊戲。你也是個寶寶嗎?你還能更悲催一點嗎?”

輕蔑遠比單純的衝突和負面情緒更具殺傷力,所以輕蔑也是預測離婚的最強有力的因素之一。

在Gottman和Levenson於1999年進行的實驗中,他們統計了15分鐘談話內夫妻之間表達輕蔑的次數。結果顯示:後續仍然在一起的夫婦表達輕蔑次數平均低於5次,而已經離婚的夫婦在實驗時的表達輕蔑次數平均在6-10次。所以,Gottman甚至聲稱:“輕蔑就是關係的死穴。”可以這樣說,只需要觀察一下一對伴侶他們之間發生輕蔑和嘲諷的次數,就足可以判斷他們的關係質量了。

那為什麼輕蔑的毒性如此兇猛呢?

因為,輕蔑對方,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對方感到自身毫無價值,自尊感受到極大的挑戰,會使得對方有強烈的被羞辱感。這和指責又不同。指責是對對方性格特質的攻擊,而輕蔑則是自己優先佔領道德高地,從上往下的俯視對方,是一種完全不平等的溝通方式。

輕蔑對方的表現有:

認為對方在道德上是比自己更低等的生物,例如罵“渣男”、“媽寶男”、“綠茶婊”等對對方做過的某件事表示憎惡覺得自己比對方更優秀,比如,覺得自己更聰明、更美麗、更惹人愛相互帶有惡意地互黑不止,諷刺、嘲笑充斥在對話裡親密關係中的輕蔑諷刺具有如此大的殺傷力,所以它是需要優先被看到和處理的。

殺死親密關係的4劑毒藥

致命毒藥3:抵賴狡辯(DEFENSIVENESS

抵賴狡辯,其實就是在關係中,不能正式自己的問題,而推卸責任。習慣狡辯的人,經常會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以此來抵擋攻擊,避免承擔應有的責任。

抵賴常用伎倆有:為自己找藉口、轉而抱怨對方、反覆重複自己的話而不關注對方在說什麼等這些套路。

不幸的是,對於關係的發展,這些套路幾乎從未奏效過,往往是火上澆油。我們的藉口只是告訴對方我們沒有認真考慮他們的想法,我們也不會為自己的過錯負責:

質問的老婆:“你有沒有打電話給老張,告訴他今晚我們不過去了?早上不是說好了你來通知他?”

狡辯的老公:“還沒呢。我今天實在太忙了。你明明知道我工作這麼忙,就不能自己跟他說一聲?”

上面對話中,老公不僅進行了自我防禦,還試圖將其說成是對方的過錯,從而推卸責任。相反,如果是合作性的溝通,雙方就會主動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並看到對方的難處。

合作性溝通:“哎呀,真實對不起,我給忘了!我應該早點跟你說的,今天上班太忙了,我現在就打電話去!”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或者被攻擊的時候,我們會本能地想要保護自己,但單純地抵賴推諉,是沒辦法幫我們解決親密關係中的實際問題的。如果我們毫不讓步、拒絕道歉,這種防禦性手段只會激化的矛盾,讓衝突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實際上防禦僅僅是一種試圖責怪另一半的藉口,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殺死親密關係的4劑毒藥

致命毒藥4:拒絕迴避(STONEWALING)

在生活中,拒絕迴避常常是一方對輕蔑諷刺迴應。它指的是親密關係中的一方從兩個人的溝通中突然撤離、終止談話,停止迴應。處在迴避狀態的人不是直面問題,而是會採取一些迴避性的行為,比如轉身離開,假裝忙別的事情,或者做一些沒什麼實際意義或是轉移注意力行為。很多男士,如果是碰到了衝突,就會不看對方的眼睛,而是手拿著電視遙控器不停的換臺,對對方的問題也是置若罔聞,以此來指望可以矇混過關。

由於前三種有毒的溝通反應經常讓人身心疲憊,相比之下,這種暫時的“撤離”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並不是一個好習慣。事實上,這種撤離、迴避的狀態很容易讓人上癮,對解決實際問題也什麼幫助,反而會阻礙找到問題的這正解決方式。

如果你發現對方在溝通中對方在刻意迴避問題,您可以主動的要求暫停一下,先休息一會,約定時間再回來討論事情。凡是可以幫助自己從當下的激動情緒中得到平復的方式都可以,你可以讀會書、洗個熱水澡、翻翻雜誌、逛會淘寶,慢跑一下,這些都是有幫助的。

比如:“好吧,現在我正在氣頭上,可能不太適合談這個事情。要不我們稍微緩一下,待會再回來聊這個問題。冷靜一下,這個問題或許會更好處理些。”

殺死親密關係的4劑毒藥

注1:原文作者Ellie Lisitsa,美國俄勒岡州里德學院心理學專業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為認知失調;同時作為高特曼研究所的兼職文案團隊成員之一。

注2:在《聖經新約》的末篇《啟示錄》中有對人類“末日四騎士”(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的相關描述,我們常用的說法是:白馬騎士-征服、紅馬騎士-戰爭、黑馬騎士-饑荒和灰馬騎士-死亡。這四位騎士給人類帶來了四種災難,預示著人類世界的滅亡。

原文地址連結:https://www。gottman。com/blog/the-four-horsemen-recognizing-criticism-contempt-defensiveness-and-stonewalling/

- to be contin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