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成長的底層邏輯:情緒、學習、思維

我出生在80年代末,我們那一代人小時候常被教導:要好好讀書,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厲害的人、有出息的人。

那時候由於太小,對厲害、有出息是沒有概念的,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覺,厲害、有出息應該就是有很多錢吧。現在回過頭來看,不免感慨:時代的大格局(那個時代並不富裕)真的會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認知上限。

如果把個體成長曆程比喻為完成一幅拼圖,讀書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但並不是全部。要讓人生變得更加富足、更有成效,我們就要構建完整的成長拼圖。

我現階段的理解,這個拼圖至少還要有情緒、學習、思維等方面。

拆解成長的底層邏輯:情緒、學習、思維

文章來源:

陳辭令

ID:

CCL2019-00

作者:陳後聖

拆解成長的底層邏輯:情緒、學習、思維

情緒

產品大師梁寧曾說過過下面這段話:

如果把人看作是一部手機,那每個人窮盡一生學習的各種知識和經驗,就像是手機裡的各種App,不同的App發揮不同的作用。而情緒則是手機的底層作業系統,有的是安卓,有的是IOS。不管這個人有多厲害,只要情緒上來了,理智就會消失,整部手機就會癱瘓。

我是在幾年前第一次讀到的這段話,當時非常不解,甚至抱著十分懷疑的態度:

情緒為什麼是人的“底層作業系統”呢?情緒只不過是進化不完全的遺留物,人的智力難道不比情緒厲害?

現在看來,真是大錯特錯。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沒有哪一個行為不是被情緒所驅動的。

我們以為我們能控制情緒或排除情緒的干擾,其實我們錯了。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在情緒的作用下采取行動的。只不過,有些情緒很隱蔽或已經浸透到了我們的信念之中,沒被我們覺察到而已。

以購買某樣東西這種很直接的決定為例,我們會把這種決定看做純理性的判斷:我們會問自己,這個商品質量怎麼樣?是不是我需要的?使用這個商品的頻率有多高?我能不能負擔得起?

我想,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幾點,就已經比絕對大多數人更理性了,但我們真的是在理性的控制下做出是否購買決定的嗎?

斯坦福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認知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這些科學家給受試者真實的現金,列出一系列供他們購買的物品:無線耳機、電動牙刷、《星球大戰》碟片,等等。科學家向受試者展示了每一件產品,然後展示了價格,同時掃描了他們的大腦。

結果顯示,研究人員可以透過觀察大腦的哪一部分更活躍或活躍程度變低,相當準確地判斷受試者是否會購買某種商品。而且

所有活躍的區域都不是大腦中主控理性的部分,反而是主控感覺的部分。

感覺會控制想法,情緒是更底層的行為驅動力,情緒的作用比我們想象的強大很多很多。

所以,不要試著去控制情緒,而要學著去觀察情緒、接納情緒。

如何才能做到觀察情緒、接納情緒呢?方法之一是冥想練習。

在冥想初期,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時,要不了多久,各種思緒一定會紛至沓來,將注意力吸引走,這時候只需要重新將注意力拉回來,如此反覆練習,我們能夠專注當下的時間會越來越長。

此為情緒。

學習

這一點可能與讀書/上學這件事情最密切。

對大多數人來說,從小學到大學16年的時間,

隨著一紙畢業證到手,所學到的知識也就全部還給學校、還給老師了。

另一方面,我們畢業以後,除了少數專業領域,對我們就業影響最大的就是畢業證書了,

好像學到的知識完全用不上,我們還會因此懷疑大學所教授的知識的作用。

我們又錯了。

我也是到如今也才明白過來,對於學習來說,“學會學習”比“學習什麼”更重要,對於一個學科來說,搞懂這個學科的研究方法比學科裡具體的知識更重要。

比如,政治學,在大學裡,很多人都是為了混學分才會選修這門課。對這個學科的認知,也僅停留在一大堆名詞概念上。

但如果我們將注意力放在:這門學科是如何產生的、是用什麼研究方法得出它的理論體系的、這種研究方法對我的學習或生活有什麼借鑑意義等,一旦我們真正參透了這些問題,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政治學的邏輯架構,更是一套學科的思維體系。

這種思維體系一旦注入了我們的心智,就有可能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在日後以我們覺察不到的方式讓我們受益。

同樣,對於職場人來說,具備出色的學習能力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在一個企業中,崗位是最小的單元,每個崗位都有對應的職責,在崗位上的人員,只需要將職責履行好就盡到了崗位責任。

一方面,崗位層級越高,我們需要掌握的概念性技能越多。

這種概念性技能往往沒有固定的正規化、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唯有以最快速度更新我們的知識儲備才有可能應對外界的不斷變化,而這考驗的正是我們的學習能力。

另一方面,隨著企業價值鏈的邊界不斷外擴,組織內各個崗位之間的邊界也越來的模糊,傳統管理主張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難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在這個背景下,

角色管理可能將逐漸取代職位管理成為組織關注的物件。

未來,一人多角可能成為組織裡的常態,員工需要不斷轉換身份、角色,可想而知,如果沒有跨領域的知識儲備,我們可能就無法勝任多重角色,這背後考驗的還是我們的學習能力。

說了這麼多,都在強調學習力的重要性,那麼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有沒有一些可以借鑑的方法和步驟呢?

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以下5個步驟:

確定目標—找到巨人—建立框架(邏輯架構)—完善知識要素—實踐運用。

第一步,確定目標。

管理學大師中的大師曾這樣描述他的學習經歷:

我供職的那家報社下午出版報紙。我們早上6點開始工作,下午2點15分出版,於是我迫使自己在下午和晚上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國際關係和國際法、社會和法律機構的歷史、普通史、金融,等等。就這樣,我慢慢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我現在仍然堅持這個習慣,每隔三四年我就會選擇一個新的領域例如統計學、中世紀史、日本藝術、經濟學,等等。三年的學習當然不足以讓我掌握一個領域,但足以讓我對它有所瞭解。

因此,在60多年的時間裡,我不斷地學習,每次學習一個領域。這不僅讓我掌握了豐富的知識,而且迫使我去了解新的學科、新的途徑和新的方法,我研究的每一個領域,它們的假設不同,採用的方法也不同。

可以看到,德魯克每個階段性都有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學好了一個領域再去學另一個領域。這一步很關鍵,

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樹立一個清晰的目標,導致精力分散、學習效率低下,在學習的源頭上就出現了問題。

第二步,找到巨人。

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我們一定要有

巨人思維。

所謂巨人,就是在某個領域的牛人,他們在某方面的見解遠遠超出一般人,甚至代表了人類目前的最高水平。但現實中,我們學到的大部分知識,都並非巨人的一手知識,而是二手、甚至二手的二手知識。

如何才能找到巨人呢?

方法之一是問中間的巨人。

我第一次接觸到思維模型是透過成甲老師,讀到了成甲老師的《好好思考》,在這本書中我發現成甲老師反覆提到一個人:查理·芒格。後來才知道原來查理·芒格正是多元思維模型的提出者。這樣我便透過成甲老師這個中間巨人找到了巨人。

有的人會說,我連這個中間的巨人都找不到怎麼辦?

在知識獲取如此方便的時代,如果你都無法找到某個領域誰是大牛,就真有點說不過去了。

第三步,建立框架。

19世紀的最後一天,歐洲著名科學家歡聚一堂。英國物理學家威廉·湯姆生髮表新年祝詞,他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不過,它的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雲籠罩,一朵出現在光的波動理論上,一朵出現在能量均分的麥克斯韋-玻爾茲曼理論上。

這段演講廣為流傳,物理學發展的歷史表明,這絕非兩朵普通的小烏雲,正是這兩朵小小的烏雲,終於釀成了一場大風暴,物理學大廈都為之震顫,動搖著物理學的框架。

學習也是如此,不管學到什麼東西,最後一定得歸到一個框架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將知識串成一個整體,才能發揮知識的合力。

框架不牢,地動山搖。

建立框架的方法有兩種: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直接借鑑巨人的框架(自上而下),當然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己的實踐總結出自己的框架(自下而上),並將自己的框架與巨人的框架進行對比最佳化。

第四步,完善知識要素。

搭建好框架後,接下來就是往框架裡面填充具體的知識要素。

比如最近剛出版的一本書《福格行為模型》,這本書圍繞一個公式展開:

B=MAP。當動機、能力、提示三個要素同時出現時,行為就會發生。這個公式就是全書框架。

拆解成長的底層邏輯:情緒、學習、思維

但如果光只知道這個框架,我們還是不知道怎麼用這個知識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這時候就需要對這個框架進行進一步拆解,完善各個部分的知識要素。

比如能力這個要素。

如何才能提高我們在某個方面的能力呢?

可能的答案之一是劃小圈,將要做成某件事情的能力劃分為若干等級,在實踐中穩步提升難度,這麼做的最大好處是能夠幫我們建立自信心。

前面說到,我們的本質是被情緒驅動的,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有了信心之後,我們才能克服更大的困難。

如此,對框架內的每個要素進行層層拆分,補充具體的知識要素。

第五步,實踐運用。

在學習中,有兩類人:

一類是先幹再說,在幹中積累經驗,一類是等學好了再幹。

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

第一種,速度快,但往往試錯成本較高,第二類行動相對精準,但也可能貽誤戰機。但不管哪一種方法,都離不開實踐。

我個人主張有了一定的知識框架後,馬上投入到具體的實踐中,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對大部分人來說,也不要上來就拿“知行合一”來要求自己,糾結是先知後行還是先行後知還是知行合一。請先開始做一樣再說。

比如上面說到的福格行為模型,你把理論研究地再透徹,但就是不行動,不在實際生活中去刻意養成一個習慣,那你的學習是無效的,因為你的行為沒有任何改變。

此為學習。

思維

這裡的思維指的是運用我們的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也可以理解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說學習是輸入,那麼思維則是輸出,是運用我們所學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在思維領域,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不是對別人的批判,而是對自己的批判,準確地說是

對自己思考過程的批判。

我們知道,完整的思考包括了三個部分,用公式表示:

完整的思考=論題+論證+結論。

批判性思考就是從這三個方面進行的。

比如,在論證環節,一個完整的論證包括前提、推理、結論三個環節。

要對論證環節進行批判性思考,就要評判:

1.前提是否成立。

如果一個論證的前提本身是不成立或有瑕疵的,這個論證的過程一定也是不成立或不嚴謹的。

2.從前提導向結論的推理是否有效。

常見的推理手法有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兩種形式。如果是採用演繹推理,那麼就要去判斷大前提是否成立、小前提是否成立、從大前提&小前提推出結論的邏輯是否成立。

在思維領域,我們其次要知道的是各種思維模型。

成甲老師在《好好思考》一書中,將思維模型總結為四個層次:

拆解成長的底層邏輯:情緒、學習、思維

第一類:經驗技巧,往往出自實踐經驗總結,在我們處理具體問題時可以提供思路啟發。

第二類:方法流程型,把很多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標準化、流程化了。

第三類:學科原理型思維模型,是各門學科中科學家們發現的重要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型(用查理·芒格的觀點就是,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

第四類:哲學視角型思維模型,是指不同學科思考問題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是我們瞭解這個世界的不同角度。

這四個型別的思維模型,並不存在簡單的“誰好誰差”的問題,而是各有所長,適用環境和條件不同。

大到企業戰略、人生戰略,小到我們日常瑣事,

如果能夠掌握更多的思維模型,真正掌握各種思維模型的應用場景,將大大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效率。

比如,公司啟動戰略調整,如何才能確保變革方向是正確的呢?如果只是靠老闆拍腦袋,風險太大,搞不好全公司的人都被搭進去。

這時候我們不妨去學習下,那些先進企業都是如何做的。

相較於個體經驗,思維模型是範圍更廣、週期更長的經驗總結,按圖索驥,通常能大大提高我們的行動質量。

此為思維。

寫在最後

今天我們聊到了個體成長拼圖的前三部分:情緒、學習、思維。

情緒是根本驅動力,是更底層的作業系統,極大影響著其它拼圖的質量。

學習是輸入,是對我們自身的武裝,是資源的投入過程,讓投入的ROI最大化是我們的方向。

思維是輸出,是將我們所學進行統籌綜合,對現實問提出解決方案。

思維只有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而在行動中又勢必會涉及溝通等人際問題。透過“人在事上磨”,我們逐步完善我們的心性,提升我們的領導力。當然,上面所說的這一切都建立在我們有一個健康體魄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