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首席資料官們總是幹不長?

三十年前,有個流傳頗廣的笑話——CIO代表的不只是資訊長,更是“career is over”,職業生涯結束。但隨著工作任期的延長與角色職能的制度化演變,這個笑話再也不好笑了。但如今,又有新的高管職位面臨類似的困境,這就是首席資料官CDO。任期短、人員流動性強,而且與早期CIO職務類似,很多企業似乎並沒想明白自己想讓CDO做出怎樣的貢獻。

但CDO職務完全可以穩定下來。我們相信有很多方法都能凸顯出CDO的重要價值,也能有效延長他們的工作任期。對於職能角色的清晰定義以及對業務——而非技術——的持續關注,也是幫助CDO施展拳腳的重要前提。為此,我們採訪了少數長期任職的CDO,希望他們給後輩們一點建議和指導。

為什麼首席資料官們總是幹不長?

不斷成長、但仍顯脆弱的角色

近年來,大型企業簡直是在爭著引入CDO職務。2021年NewVantage Partners對大型資料密集型企業開展的調查顯示,65%的企業表示他們擁有首席資料官。這也是自2002年Capital One開歷史先河首次設立該職位以來出現的第一次顯著增長,遠高於NewVantage在2012年調查中得到的12%。金融服務企業在任命CDO方面表現積極,而零售、醫療保健乃至政府機構等擁有大量資料的其他組織也在快速跟進。

總的來說,這種趨勢也反映出一種認知,即資料是值得高管人員專門管理的重要業務資產。此外,這裡也體現出資料與技術應當區分對待,前者歸CDO、後者歸CIO,各自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

但調查資料和我們的行業觀察都表明,CDO這個角色相當脆弱。Gartner釋出的調查報告結合我們的分析,發現CDO的平均任期僅為兩年到兩年半,很少有CDO能夠在崗位上堅持超過三年。雖然大多數CDO在上任之初頗受青睞,但蜜月期往往會在18個月左右快速結束。到這個時間點上,他們就需要為企業的重大轉型變革負責。考慮到任何有歷史的大型組織都掌握著海量資料,這樣的轉型時間設定確實有些急躁了。

即使是在對資料價值更為重視的金融服務行業中,CDO職務的流動性仍然很強。過去兩年以來,摩根大通、富國銀行、高盛、美國運通、AIG、Travelers、Nationwide、嘉信理財、USAA、道明銀行、蒙特利爾銀行、大都會人壽、紐約梅隆銀行、房地美、保誠、TIAA以及Truist等都發生過CDO更替。好在市場需求量很大,即使是離職的CDO一般也能很快找到新工作。但大多數CDO都面臨著組織預期過高、但具體實現能力不足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隨著其他職能角色的崛起,CDO的自身生存空間正不斷收縮。在大多陣列織內,CDO的初始工作往往涵蓋資料安全。但如今,很多企業都把這部分工作交給首席資訊保安官負責。CDO也曾統籌資料隱私工作,但現在企業中有了首席隱私官。另外,CDO還曾透過分析與AI技術進行資料解析,但現在不少公司建立起首席資料與分析官(CDAO),屬於CDO的平級合作伙伴。

有些朋友可能會想,這一切只是CDO在摸索前進道路中的坎坷。隨著業務熟練度的提升,CDO角色終將穩定下來。但我們認為,很多組織及CDO在定義自身工作職責上都存在一些固有的問題。

問題在哪?

為什麼CDO的工作總是麻煩多多?原因當然多種多樣,但最重要的一點往往在於工作職責不夠明確。很多組織對自己的CDO期望過高,這又源於對優先事項未做明確定義。這導致CDO無法在面對老牌企業的遺留系統與資料環境時,真正建立起理想的資料體系。而要推倒重來,涉及的大規模變更成本也極度高昂。鮮有公司願意徹底放棄一切技術債務,選擇從零開始。與此同時,每一年企業掌握的資料總量都在急劇增長,而且隨時都可能出現數據管理方面的新興技術。

CDO們自己也意識到,他們很難讓自己的工作成果得到商業受眾的認同。即使資料上有所改進,這些成果對內部使用者的影響也不夠明顯,很難從業務角度進行量化分析。儘管CDO自身擁有資料專業知識,但卻往往缺乏高管人士所具備的豐富經驗和組織領導能力。他們拿著高管的薪酬,卻沒有高管多年摸爬滾打積累起的成熟思維與政治頭腦,因此一旦出現問題、他們往往首當其衝受到波及。

除了改善資料環境之外,目前很多組織還希望能以資料驅動為依託改變企業的整體文化。我認識的一些CDO,包括禮來公司的Vipin Gopal以及Travelers的Mano Manoochar,就在領導企業內部的文化變革工作。一位CDO告訴我們,“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失敗了,因為企業希望我能推動一系列重要的文化與技術變革。但我在變革管理方面毫無經驗,也在實踐中體會到了變革的艱難之處。”無論如何,調查結果顯示,過去十年中資料高管們認為企業的資料驅動能力幾乎沒有任何改善。要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還是要從成功的資料驅動型企業及其CDO身上尋找答案。

什麼樣的CDO能坐得穩、坐得久?

未來五到十年,CDO角色應該會得到更多高管人士的接納,從業者們也將在技能集合(更多業務與專業知識)與組織授權空間方面有所提升。但從短期來看,CDO們不妨考慮寶潔公司首席資料與分析官Guy Peri給出的建議。他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6年多,在寶潔擁有近25年的任職經歷,之前還擔任過分析主管一職。結合他的經驗,能夠穩定留存的CDO必須掌握分析與AI技術,因為這兩大領域的價值展示難度要遠遠低於純資料管理。

在被問及CDO與CDAO們該如何提高自己工作成果的被認可度時,Peri給出以下幾條建議:

先從與業務戰略的明確聯絡開始,逐漸提供關於資料分析如何推動業務成果(上限、下限、現金、管理)的具體示例。

選擇一到兩位富有遠見的業務合作伙伴,向他們展示種種可能性。這些合作伙伴將成為組織內的變革推動者。

Peri認為,資料戰略必須與業務部門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關聯起來。一旦目標統一,CDO就能幫助建立資料資產、管理方法與管理技能,以確保各單位能夠達成預設目標。這方面工作的典型成果就是資料平臺,可用於攝取、轉換與協調資料,著力服務於業務部門的優先用例,並營造出讓資料服務與商務智慧工具走向大眾的低門檻使用氛圍。正如哈佛商學院案例研究所言,寶潔公司早在2013年就已經建立起這樣的平臺與工具集。

在分析方面,Peri表示在建立試點專案之後,CDAO應該開發出可擴充套件且可持續的資料/分析產品,藉此加快業務部門的價值實現速度。我們認為,這類產品也正是展示資料資產與分析能力直接價值的關鍵。為了打造這些產品,Peri還努力吸引並拘留資料科學、AI工程與資料管理領域的頂尖人才。他希望為這些人才提供最具挑戰的課題,引入最前沿的工具與技術鍛鍊他們的技能,並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作為全球資料/分析專業社群成員的重要地位。

沒錯,這些都是指導CDO與CDAO們獲得成功的寶貴經驗。為分析和AI選擇一些高價值用例,與業務領導者合作以瞭解他們的資料與分析需求,再據此選擇實踐方向。只有關注業務合作伙伴的需求、將幫助他們快速勝利作為核心目標,同時承擔起簛 資料與分析任務,CDO們才能逐步積累起話語權和影響力,再利用這種權威地位引導對方設定符合實際的期望,最終為自己贏得長期穩定的任職經歷。

對如今的CDO們,商業知識、領導力與影響力、溝通與組織變革管理技能已經成為最核心的生存絕技。如果沒有這些技能,CDO角色將被降級為“後臺”活動,類似於專注於打理資料中心、基礎設施與企業應用部署的傳統CIO一樣。展望未來,我們相信會有更多CIO、首席數字官甚至是CEO都來自精通業務的CDO與CDAO當中。面對其他高管的述職要求,Peri給出的回答非常簡單,“我是一名業務領導者,擁有深厚的數字、資料與分析專業知識,負責幫助公司實現業務轉型和發展。”分清主次,將業務目標的優先順序置於資料管理與架構元件之上,CDO們就會看到希望的曙光。

好了,今天的文章分享到這就結束了,要是喜歡的朋友,請點個關注哦!——我是簡搭(jabdp),我為自己“帶鹽”,感謝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