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文學自覺:建立真正的逍遙境界,採用否定式的論證方法

宋榮子能夠做到全世界都誇讚他,卻並不因此更加努力;全世界都非議他也不感到沮喪。因為他懂得自己的實際能力,與外界的評價是否相符,什麼才是真正的光榮和恥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個體安身於這複雜多變的人間與世沉浮,常常會為自己的切身利益患得患失。

莊子的文學自覺:建立真正的逍遙境界,採用否定式的論證方法

直到今天,不卑不亢仍然是,受到社會普遍認可的優良品質。能做到宋榮子那樣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是許多人,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標。可是莊子再次告訴我們,做到這樣還是不夠的。至於為什麼不夠,莊子沒有明說。

結合莊子萬物齊同的思想不難發現。宋榮子雖然能將譭譽榮辱置之度外,但心裡仍然留存著“物”,與“我”的分別。

莊子的文學自覺:建立真正的逍遙境界,採用否定式的論證方法

要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必須完全泯除自我,融入大千世界之中。所以宋榮子離逍遙無待還有一段距離。

最後寫能御風而行的列子。列子能御風而行,有如神仙一般。至於到底是小風還是大風,文中沒有細說。

莊子的文學自覺:建立真正的逍遙境界,採用否定式的論證方法

從行文的習慣判斷,應該是隻要有空氣就可以的。比之於需要六月颶風才能飛行的大鵬,列子固然又自由了許多。

但莊子又告訴我們,列子也不算真正的自由。因為他這一去一回有十五天的間隔,仍沒有做到完全地無所依待。

莊子的文學自覺:建立真正的逍遙境界,採用否定式的論證方法

至此,莊子的逍遙境界屢次建立,又次次否定。最後得出真正的逍遙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把名譽忘掉,把功利忘掉,最後把自己都徹底忘掉。只有這樣才能進入完全自由逍遙的境界。

《大宗師》裡對“古之真人”的描寫,也採用了類似的方法。莊子借鑑了老子的“拼湊”法又有自己的發展,從多角度多側面層層鋪墊,逐漸烘托“真人”的具體形象。但在每個側面的描寫中,仍是以否定的方式。

莊子的文學自覺:建立真正的逍遙境界,採用否定式的論證方法

總之,莊子沒有直說“古之真人”,應該是個什麼樣子,但他反覆述說“古之真人”不是什麼樣子,使讀者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模糊的倩影。

否定式的論證方法有如國畫中的留白。在背景上細緻刻畫,把最本質的內容留給觀眾自己去想象。即便偶爾要增添幾個人物,也是粗略點染,傳其神而不描其形。

莊子的文學自覺:建立真正的逍遙境界,採用否定式的論證方法

莊子採用這種方法,來論證自己心中的“道”,既是天才地發明,也是對語言表達功能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