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紗技術決定了衣服的質量,手捧《農書》細品元代棉紡織業的繁榮

衣食住行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衣服布料則成為了我們生活質量的體現,看一個人的生活水平的高低,我們往往會從他的穿衣來判斷。而衣服布料的生產自古以來就成為了我國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核心便是紡紗。紡紗技術的高低往往決定衣服生產的量與質

元朝作為我國的歷史上版圖最大的一個國家,

其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值得我們去探討

。而作為紡織技術的高峰與繁榮期的時代,我們只需要手拿一本《農書》,便可以縱觀這段歷史,透過王禎的文字記錄,穿越到千百年之前,一起看看元朝棉紡織業的盛況,並且對這一盛況進行分析,為何元朝的棉紡織業能夠有如此巨大的市場呢?

紡紗技術決定了衣服的質量,手捧《農書》細品元代棉紡織業的繁榮

一、手捧《農書》,在書香中細品元代棉紡織業的繁榮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正是因為有著浩如煙海的史書典籍,我們才能夠透過他們去洞悉一個時代,去分析這個時代下的人民生存狀況,也能夠透過它們去了解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生產力水平。

王禎的這本《農書》雖然只是從側面展現出元朝的棉花種植,以及棉紡技藝的高超,但是我們依舊能夠從中窺探出元朝棉紡織業繁榮的盛況。

首先棉花的廣泛種植就為棉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材料,但是這裡需要提到的是棉花在元朝之前並非廣泛種植的作物,而到了元朝棉紡種植已經從之前的藉藉無名到了寸土皆有的地步,

從此可見元朝對於棉紡需求之大,舉國上下對於紡織業的重視

在最早的文獻記載,我國的棉花種植和利用可以追溯到海南島,因為海南島的熱度氣候就十分適合棉花的種植與生長,所以它也有著不少有趣的古名字。如可愛的“吉貝”就是人們透過棉花的顏色和白色的貝殼進行聯想對比命名的,

這個小小的命名也可以看到棉花與海南文化之間的密切聯絡

紡紗技術決定了衣服的質量,手捧《農書》細品元代棉紡織業的繁榮

而棉紡技術則根據《農書》的記載與其他的史料佐證,可以推斷其在漢代時的西南地區就已經有了水準,當時在社會中廣為流傳的“廣幅布”其實也就最早的棉布。那麼元朝的棉紡技術又有什麼樣的改進呢?為何元朝的棉紡技術能夠稱得上頂尖,而漢代的則不能呢?

對於元朝的棉紡技術早在農書就做出了評價,王禎是這樣說的,他認為元代的棉紡技術不僅僅工具十分的精巧省力,而且能夠將棉花的柔軟和細膩最大程度發揮,不僅僅十分的輕薄保暖還能夠適用於南北各地。

可謂是對於元朝的棉紡產品做出了中肯的評價

,並且還介紹了不少的棉紡工具,比如彈棉花的彈弓,在這個時候就已經長達四尺了,不僅僅能夠將棉花壓軋得更加的細膩,而且還十分的省力。

二、細品《農書》,洞悉元代棉紡織業迅速發展的背後

說起元代的棉紡技術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她的名字——

黃道婆

。無論是後代將其神化還是把她的事蹟編成故事流傳,其背後還是對於她發明棉紡各項工序的讚美以及對於她的崇拜之情。而在《農書》上也恰恰記錄好了黃道婆所發明的各項工序,成為了世人學習棉紡技術的必備參考文獻。

紡紗技術決定了衣服的質量,手捧《農書》細品元代棉紡織業的繁榮

黃道婆作為松江府人,

為了改變當地的棉紡生產,立志到個體去取經

,於是在早年的時候來到了崖州。在這裡她看見黎族人民的棉紡加工技術,於是她牢記於心。在完全掌握之後,她就再次坐船回家,雖然她已經年老了,但是她還是根據自己的記憶將黎族的棉紡技術和內地的棉紡技術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新的更加節省時間和力氣的棉紡技術,一經試用,很快就開始傳播開來。

其主要的工序分為擀、彈、紡、織四項

。這些都被《農書》記載下來了,不僅僅如此還有相關的經驗總結書會將黃道婆的技術作為單獨的一個章節去講解,書籍的傳播也大大加大了黃道婆棉紡技術的傳播,

於是整個社會的棉紡工具和棉紡技術都得到了新的提高

,最終的棉布十分細膩和柔軟,被當時的社會階層看作是上品的布料,這些都大大的繁榮了元代的棉紡織業。

黃道婆改良和推廣的棉紡技術只能說是從供應上促進棉紡織業的繁榮,另外一方面還是來自於社會的需求。

正是因為社會對於棉布的大量需要,才會有人願意去生產棉布,從事於棉紡織業。王禎在《農書·卷21》就曾說:棉花在處理和加工方面比桑蠶簡單多了,不僅僅如此而且還能夠保暖。

而且棉布物美價廉,另一邊的絲綢卻是價格昂貴

,兩兩對比,自然就知道選擇前者了。普通百姓畢竟是社會的主流,因此棉布的經濟實惠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大家也普遍願意去買棉紡織品,這就大大地促進了棉紡織的生產和發展,為棉紡織業的繁榮注入了無窮無盡的活力。

紡紗技術決定了衣服的質量,手捧《農書》細品元代棉紡織業的繁榮

改良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法的推廣也大大促進了棉紡生產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生產的效率,同時也讓當時的人們開始重視科學的力量

,不少的棉紡織工人還可以研究新的生產方式,希望能夠再次為棉紡織生產的發展和新的突破做出貢獻,畢竟死做不如活做,原先自己累死幹一天的量,還不如使用黃道婆發明工具幹一上午的量,自然提高效率更為重要,這樣才能夠在全國的棉紡織競爭之中脫穎而出。

除了

供應和需求的改變之外,其實還有來自於統治者的需要。棉紡織業不僅僅是民生之本,而且還起到了穩定政局的妙用。

在宋末元初的時候,由於戰亂,社會經濟發展十分的緩慢,不僅僅如此,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快速下降,這也間接導致了政權的動亂不安,而元朝為了實現自己長期以來的統治,就不得不為天下百姓謀取福祉,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當朝的統治者都懂。

因此元代的統治者就推行了一系列的發展經濟的政策,希望能夠與民休養生息,其中促進棉紡織業的發展和促進棉紡織業的進步就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國策。這樣好比我們現在搞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政策一樣,

元代好不容易出現了黃道婆這樣的棉紡織人才自然十分重視

,為了能夠培養更多這樣的人才,元代的官方機構還特意為黃道婆技術做出了詳細的記載,希望能夠儘可能地讓更多的人掌握,這樣大家就都能夠動手吃飯了,就不會去幹一些破壞社會秩序和危害社會的事情。

紡紗技術決定了衣服的質量,手捧《農書》細品元代棉紡織業的繁榮

人人溫飽,人人有吃有喝,誰會去造反呢?

不得不說元代統治者的這招十分的高明,不僅僅促進了棉紡織技術的進步為自己的國家財政創收,而且還間接地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與和平,為內部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元代的鐵騎才能夠一路殺到國外,將自己的版圖不斷的擴張,創下中國歷史上最廣國土面積的記錄。

因此元代的統治者對此十分的重視,還在一些重要的棉紡織生產地設立了專門管理的官員。比如在長江流域設立了木棉提舉司,

不僅僅對棉花,棉布進行了強有力的干預和管理

,而且還積極地促進當地的棉紡技術的改良和加工,有時候會給予棉紡織工人額外的補助,這也大大促進了棉紡織技術的進步。

可見元代棉紡織業的發展和繁榮是來自多個方面的,不僅僅是內需和供應兩者的關係,還關係到了整個元朝的生存和發展,

如果元朝的棉紡織業得不到發展的話

,這個少數民族統治漢族的朝代又怎麼會快速的安定整個內部進而將自己的核心力量抽出去攻打其他國家呢?如果不是棉紡織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發展,為國家積累了大量的財力,那麼元朝的鐵騎又怎麼會走出國門,開創中國歷史版圖面積之最呢?

紡紗技術決定了衣服的質量,手捧《農書》細品元代棉紡織業的繁榮

三、結語

元朝的棉紡織業的發展和繁榮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不僅僅實現了經濟的創收也實現了社會的創收,而小小的一本《農書》在泛黃的書頁記載中,將古人的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輕翻泛黃的書頁,在文字之間細品,我們不僅僅能夠知道元代社會的面貌,還能夠透過棉紡織業去洞悉當時整個社會的發展面貌和發展趨勢。

同樣棉紡織業的發展間接地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萌生,在那個時候和那個社會,我們能夠看見“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社會現象,

可謂是一書能品一個時代,一門技術也能養活一個時代

,展現出中華文化的魅力,也展現出中華技藝的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