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作為方言梗的NL不分,如今也成了語言障礙?

七八年前的網路方興未艾,很多人在上面都喜歡玩各個地方的梗,由此生出了許多現在還在爭論的方言梗、地域梗。比如河南人喜歡說“中”,山東人喜歡倒裝句,廣東人喜歡“咩”,四川人分不清楚平翹舌。然而,在那個時代視作語言梗的NL不分、平翹舌不分卻在近些年的研究中成了語言障礙的原因。

原本只是作為方言梗的NL不分,如今也成了語言障礙?

剛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小編身邊有許多朋友都不信,畢竟NL不分、平翹舌不分只是方言說習慣造成的問題,怎麼可能會造成語言障礙呢?小編一開始也不太相信,但隨著查閱資料發現,原來研究中提到的NL不分、平翹舌不分雖然和方言有一定的聯絡,卻和咱們一般理解中的含義不一樣。

大眾認為的NL不分:少數一部分帶有N音和L音的字說不清楚,比如蘭和南、難和欄等等。在大眾的認識中,NL不分本來就不算是一個問題,畢竟大家以前說習慣了方言,現在說普通話肯定多多少少會存在點問題。

語言學中的NL不分:包含大部分的N音和L音字,比如難、男、楠、喃、奶、來、狼、了、樂等這些在大部分人看來並不會出現問題的字音。與大眾的認識不同,語言障礙中提到的NL不分應該是一種發音方式、發音習慣錯誤的問題,如果不重視,很可能影響到整體的語言表達。

很多人以為NL不分可能是現代的問題,其實NL不分的問題在古代也存在,只不過很多人並沒有特別在意,因為大家覺得帶著口音的交流更能拉近各自之間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雖然古代已經推廣官話讓所有人學習,但還是形成了不同方言發音的原因。

到了近現代,交流的日益增多儘管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各地的方言交流,但隨之而來的,還有許多語言問題的發生。

原本只是作為方言梗的NL不分,如今也成了語言障礙?

方言梗,變成了語言障礙

對於兩湖、兩淮、西南等地區乃至於部分北方地區的人而言,離開家鄉到了其他地方,分不清N和L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如此寸步難行。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原本在家鄉毫無阻礙的交流會變得那麼彆扭和生硬,好的語言表達不再成為他們的幫手,反而成為影響他們交流溝通的絆腳石。

其實方言轉普通話雖然困難,但掌握基本的拼音方式後對錶達也不會有太多的影響,真正影響我們的是語言障礙。不少人將自己NL不分的問題怪罪到方言身上不僅有些錯誤,還可能導致真正的問題沒有被發現。其實語言障礙就隱藏在NL不分當中,可有些人以為那是方言而不是語言障礙。

你們的發音之所以難以改變,恐怕與你們本身的發音經常處於錯誤位置有關,比如舌尖音被你們變成了舌根音,抵住上顎變成了抵住齒背等等。發音位置的錯誤、氣流排出通道的錯誤都會影響每個人的說話發音。

事實上,在許多語言問題中,有不少問題都是因為發音方式錯誤導致的,時間一久,錯誤的發音方式形成了發音習慣,結果影響了我們正常的發音。

原本只是作為方言梗的NL不分,如今也成了語言障礙?

面對NL不分,我們要正視

分清楚方言導致的NL不分和語言學上的NL不分後,我們不如簡單認識一下這兩個已經看得有些迷糊的字音:

讀N音時,舌尖及舌前部多個先與口腔前上部完全閉合,然後慢慢離開,氣流從鼻腔出來,音色比較沉悶;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聲母在近似即將結束時,舌尖微微地離開上牙齦,讓氣流從口腔出來。

讀L音時,舌尖接觸上齒齦,氣流從舌尖兩邊透出,然後舌尖輕輕彈開,彈發成聲,音色比較清脆。需要注意地是,氣流不要經過鼻腔,在適當時,舌頭回縮,舌面放平,讓氣流從舌頭兩邊交替。

一般來說,很多人面臨的NL不分只是方言造成的發音不準,只要注意自身的發音就能改變過來。但語言障礙中提到的NL不分,則更多是發音方式的錯誤、發音習慣的錯誤形成,主要與自身發音器官配合不當、口部肌肉無力等因素有關,因此需要我們正視。

原本只是作為方言梗的NL不分,如今也成了語言障礙?

對成人而言,語言障礙是一種不方便對別人說的尷尬,所以很多人會遮遮掩掩,生怕被別人看到,實際上遮掩反而會導致自身對語言問題認識的不當。對兒童來說,NL不分處於語言發展的早期階段,如果及時矯正,那對我們自身的影響並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