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煤電傳來“勝利歌聲”

11月10日8時38分,國家能源集團國能勝利電廠2號機組順利透過168小時試執行。至此,國能勝利電廠2×66萬千瓦超超臨界間接空冷燃煤機組全面投產發電。

在當前全國上下全力保障能源供應的大形勢下,在前不久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提出“合理建設先進煤電”後,國能勝利電廠兩臺機組的全面順利投產,以獨特的風采給當前備受關注的能源保供再添一支勁旅。

從高空俯瞰國能勝利電廠,這個位於我國九大煤電基地之一錫盟煤電基地的現代煤電廠,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高大的冷卻塔,是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世界級工程。從電廠外觀來看,作為煤電廠標誌性的建築物——煙囪消失了,儲存煤電廠“口糧”煤炭的煤場不見了蹤影,就連煤電廠必備的油庫也不復存在……

這些變化的背後,是新時代先進煤電創新的縮影,是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乃至打破世界紀錄的生動實踐,是所有國能勝利電廠建設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辛勤付出!

該工程是國家能源集團在錫林郭勒盟投資建設的大型坑口電廠,是錫林郭勒盟至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的配套工程,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建設專案。

這個工程的順利投產發電,將有效緩解京津冀魯地區供電壓力,促進節能減排,對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順利實施、改善京津冀魯地區空氣質量、調整最佳化能源生產佈局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關鍵詞:質量

主題:從給發電機組進行“胎教”到梳理出數千條措施的“負面清單”

作為專業裝置的“主治醫生”,國能勝利電廠維護部汽機專業點檢員王利民,時刻關注著建設期間裝置的溫度、聲音、振動等狀態。他和同事們還到裝置廠家數十次,參與裝置監造環節,發現問題300多項並完成整改。在安裝階段,他們也全程參與裝置到貨及安裝驗收。

在王利民看來,他在電廠建設期間的工作就像是給發電機組進行“胎教”,該放什麼“音樂”給機組,該補充什麼“維生素”給機組,這些都事關機組將來投產後的正常執行。

國能勝利電廠建設者的認真勁也感動了裝置製造廠家。在雙方針對各個工藝流程和安裝環節進行論證後,哈爾濱的一家裝置廠家主動對起初設計方面的方案提出了42條改進措施。

大大小小的上萬套裝置就在王利民和同事們的監督下安裝除錯。原本投產後才正式工作的他們,在基建期就開始忙碌起來。這種生產參與基建、基建生產一體化的模式,被國能勝利電廠黨委書記、總經理許躍軍稱為“工程命運共同體”。

許躍軍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國能勝利電廠牢固樹立‘過程創優’理念,充分發揮‘基建生產一體化’優勢,緊緊圍繞工程設計質量、裝置質量、安裝質量、除錯質量進行全方位、全系統、全過程管控,全力以赴保安全、抓質量、搶進度,順利實現各專案標。”

為保證發電機組執行後各項指標的先進性,國能勝利電廠組織人員赴9家電廠對同類型機組進行調研,收集並梳理同類型機組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負面清單”7000餘條,整理出涉及國能勝利電廠的“負面清單”共計1011條,分專業進行跟蹤。

國能勝利電廠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抓手,貫徹落實樣板引路、工藝評定、質量評比、深挖精品、狀態評價、趨勢控制等措施,提升實體、外觀質量,著重管控管道焊接、電纜敷設接線、保溫和外護、系統沖洗、除錯深度精度等環節,努力實現“高標準交接、高水平建設、高品質投產”。

在安全方面,國能勝利電廠以強化標準化工地建設為重點,確保安全可控在控。他們的三級安全監督網路成員每天在3號門崗簽到、碰頭,協調解決當日發現的安全問題。針對間冷塔塔壁防腐、鍋爐區域衛生清掃、腳手架拆除、輸煤棧橋外護板完善等高空作業專案設專職監護人旁站監管。

夏鬥酷暑,冬鬥寒潮。國能勝利電廠高效合理組織總包、監理、施工、除錯單位和裝置廠家,不斷最佳化施工工藝,搶抓視窗期施工,啃下了一個個“硬骨頭”,形成了一個個新經驗,創造了一個個新速度,歷經146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化學制水、汽機扣蓋、鍋爐吹管、汽機衝轉、併網發電和168滿負荷試執行等重大節點順利透過,共同創造了來之不易的建設成績。

關鍵詞:創新

主題:從“無煙囪、無油庫、無煤場”到“八大最佳化創新”名片

如今,走進草原上的錫盟煤電基地,在密集排列的眾多煤電廠中,視覺上最能引起大家關注的,肯定要數有“天下第一塔”之稱的國能勝利電廠冷卻塔。

7月22日,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機構對國能勝利電廠冷卻塔現場測繪,結果顯示其總高度為225米,比前世界紀錄保持者高出23米,被認定創造“最高冷卻塔”吉尼斯世界紀錄。一時間,這個冷卻塔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網紅塔”。

國能勝利電廠根據當地冬寒夏炎、溫差大、無霜期短、凍土深、降雨量少、蒸發量大等氣象自然條件,綜合考慮施工造價和未來運營成本,決定採用“煙塔合一+兩機一塔+五塔合一”的技術方案。這也就是為什麼從外觀上看這座電廠沒有煙囪的奧妙。

作為國內首家使用該技術方案的電廠,國能勝利電廠為我國火電廠煙塔技術發展提供了可借鑑經驗。在綜合效益方面,共計節約投資4812萬元,年執行費用減少107萬元,佔地節約8000平方米。

“不光沒有煙囪,我們電廠還沒有油庫,沒有煤場,也不設氨區了,這些都是常規煤電廠達不到的。”國能勝利電廠生產技術部節能可靠性主管張衛彬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國能勝利電廠專案整合應用高參數、大容量、高度環保等燃煤發電新技術,實施“兩機一塔、五塔合一”“高水分、低熱值褐煤大功率等離子無油點火”“智慧電廠”“大氣汙染物‘1/1/2’超超低排放”“煙氣提水全廠零補水”“現場匯流排”“脫硝氨製備系統為尿素熱解,不設氨區”“正向輸煤、反向輸灰”等八大最佳化創新專案。

在國能勝利電廠這八大最佳化創新專案中,“高水分、低熱值褐煤大功率等離子無油點火”技術填寫了國內技術空白,也讓電廠沒有了油庫。他們在國內首創應用了大功率等離子點燃全水分大於35%、低位發熱量2940大卡左右的褐煤,提高了機組經濟性及安全性,拓寬了高水分褐煤的點火方式。在正常執行期間,每年節省執行費用1000萬元左右。蒙東基地和東北區域擁有大量燃用高水分褐煤的機組,國際上亦有較多燃用此煤質的機組,市場容量超過200多家電廠,這一技術為國內乃至全球的高水分褐煤電站鍋爐技術提供了參考。

這八大最佳化創新專案也傾注了張衛彬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們的心血。這個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共計52人,自從工作室成立以來,有4人獲得勞動模範稱號,37人獲得廠級及廠級以上先進個人榮譽,4人提拔為經理助理,4人擔任值長,22人擔任主管及主值,4人成為班長。工作室成員涉及各生產部門的各個崗位,成為國能勝利電廠的中堅力量。

“電廠黨委會全力支援科技創新工作,鼓勵更多人參與專案立項和實施過程,給予最大的科研經費投入,最大限度地對創新專案給予支援,讓創新人才最大程度放開手腳,有施展空間。”許躍軍在首次召開的全廠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用“三個最大”強調了政策的支援和保障。

“我們將全面總結八大科技創新專案經驗,擦亮這張名片,進一步豐富科技創新內容,確保先進的指標、先進的管理和先進的裝置真正轉化為科技創新、提質增效的能力。”許躍軍表示。

關鍵詞:堅守

主題:從各類發電機組的“技術練兵場”到先進煤電的“勝利歌聲”

很少有人會想象到,一個電廠的投產會牽動那麼多人的心。

10月12日18時18分,那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四面八方的建設者、各參建方代表都湧到集控室內、發電機組前,大家一起祝賀,一起見證,一起歡呼。這一刻,國能勝利電廠1號機組成功透過168小時滿負荷試執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熱烈的場面讓很多人喜極而泣!從2003年籌建到投產,歷經18年奮戰,終於迎來了投產發電的日子。

面對建設工期時間跨度長、設計理念更新、相關政策標準不斷提高的壓力和考驗,國能勝利電廠的建設者以“紮根草原,奉獻能源”的執著堅守專案建設初心。

“這些年的堅守讓我從一個年輕小夥成長為合格的電力工人。”在執行部三值值長衛翔看來,這麼多年的“堅守”正好讓大家對各類各等級發電機組的技術性能進行了一次大摸底、大學習、大練兵。

2009年進廠的衛翔,這些年到大同、呼倫貝爾等多個電廠跟班學習,接觸了電廠機爐電等各個環節的技術,先後獲得集控值班員技師稱號、繼電保護高階工職業資格,獲評公司五四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2020年,衛翔憑藉紮實的功底在執行部競崗考試中取得了值長第一名的成績。

衛翔的堅守收穫了成長,也收穫了愛情。妻子白惠芳和他同年進廠,目前是人力資源部的薪酬主管。“愛與愛相融,他們的愛情也讓他們對企業的熱愛更加堅定。”國能勝利電廠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張大勇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全廠有8對“夫妻檔”,大都是多年堅守的員工。

無論在零下40攝氏度的風雪中,還是在炎炎烈日下的草原上,國能勝利電廠的建設者們堅持不懈、砥礪前行,由“跑”專案轉到“跑”煤電基地,再到“跑”電網,無數次地往返於公司、政府部門、電網公司和相關單位之間,收集研究相關政策,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積極向政府提建議、要政策,催生了錫盟煤電基地,迎來了專案落實落地,從此踏上了專案全面建設的圓夢之旅。

讓王利民“死心塌地”地堅守在這裡奮鬥,源於企業關愛和溫暖。他的妻子經歷了三次開顱手術,電廠及上級單位和有關部門多次組織捐款給予幫助,這讓王利民時刻牢記在心,感恩不已。這些年,王利民把單位的關愛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創新工作當中,研發的專利技術可為單位節省大量的費用支出。

太多的員工跟這座電廠有著太多的感人故事。國能勝利電廠副總經理張成銳,籌建期忍著痛風的疼痛,前往北京洽談合同;年輕員工把孩子留在老家,夫妻二人堅守在工程建設現場;很多員工夫妻兩地分居,堅守在這片草原;許多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抵住了外面世界的高薪誘惑……他們一心紮根在這片大草原上。

為了加快專案建設,提升工程質量,上級單位派來了支援力量,勝利電廠黨建部主任孟凡才就是從兄弟電廠過來支援的。“我從沒把自己當局外人,他們也已經完全把我看成這個電廠的人了。”在草原上過著單身漢生活的孟凡才,完全融進了這個集體。

黨建部副主任梁旭瑞也是堅守者的代表。當看到電廠投產的訊息被各大媒體報道的時候,他告訴記者,這麼多年的堅守終於贏得了一個“先進煤電”的誕生,他的心中情不自禁地響起了“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的歌聲!

關鍵詞:轉型

主題:從深化煤電基地“煤電一體化”效應到推進多元化轉型發展

創業初期,國能勝利電廠的建設者們敢為人先,提出“建大礦、辦大電、做煤化”的發展思路,並率先提出建設大型煤電基地,配套建設5000萬噸產能的大型露天煤礦和16×66萬千瓦的大型坑口電站,助推錫林郭勒盟區域經濟實現快速騰飛。

錫林郭勒盟屬於乾旱缺水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為了在“辦大電”的同時保護好美麗的大草原,該廠主動履行環保責任和社會責任,著力解決煤電發展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堅持“注重環保、高度節水,整合應用最先進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多次進行專案可行性研究論證,創新和最佳化系統設計方案,組織專案相關人員赴國外進行廣泛調研,分別到日本住友重機和磯子電廠、韓國現代制鐵(HSC)和浦項制鐵(POSCO)調研煙氣整合淨化技術,赴美國、德國調研匯流排控制技術,並對調研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決定採用國際最先進技術,確定了建設“世界先進、中國一流、行業樣板”的生態文明示範電站的目標。

作為坑口電廠,國能勝利電廠不再設有專門的煤場。電廠的燃煤從煤礦透過帶式輸送機運輸至電廠外貯煤筒倉,運輸距離約13千米。廠內透過棧橋直接將煤送至主廠房,減少煤塵汙染,實現“輸煤不見煤”。透過正向輸煤、反向輸灰,實現“煤來灰去”,大大減少運輸成本。

這是深處錫盟煤電基地的國能勝利電廠實現的“煤電一體化”效應之一。許躍軍多年來一直關注“煤電一體化”,在他看來,國能勝利電廠的“煤電一體化”還大有文章可做,將來在企業功能、屬性、運作、稅收等方面可以有更高質量的深度一體化模式。

煤電企業配套發展新能源,也是目前剛剛投產發電的國能勝利電廠已經在做的工作。國能勝利電廠根據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對新能源發展的工作要求,堅持專案開發、參股、收購併舉,廣泛收集可開發利用土地、潛在合作開發、併購專案資訊,不斷尋求有能力、有資源等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合作,推動新能源發展,堅決完成目標任務。抽調精兵強將成立新能源辦公室,積極開展周邊區域用能調查分析,深度挖潛生產能力,梳理裝置系統優勢,制定實施綜合能源轉型方案,開展勝利露天礦供熱、廠區光伏、靈活性改造等專案前期可研,全面推進綜合能源轉型。

評論

從“勝利”走向“勝利”

在當前能源保供備受關注的形勢下,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國能勝利電廠雙機全面投產發電,這是成千上萬建設者們的勝利,這是能源電力行業科技創新的勝利,這是新時代先進煤電的勝利!相信,勝利電廠必將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這是一個歷經艱辛的先進煤電。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漫長的專案前期,多次的設計變更,長期的工程建設,他們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全力推動專案核准、工程建設。每個重要時間節點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歷史,凝聚著一種力量,鐫刻著一個夢想。時間的磨礪洗盡鉛華,歲月的沉積綻放瑰麗。艱難方顯勇毅,磨礪使得玉成。

這是一個精雕細琢的先進煤電。精心歸納出來的數千條負面清單,裝置廠家主動提出的修改方案,上萬套大大小小的各類裝置,這些資料和細節的背後,是建設者們對工程專案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面對專案工期跨度長、設計理念更新、政策標準不斷提高的壓力和考驗,勝利電廠團結協作,主動出擊,將“精心、精細、精品”的理念融會貫通到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

這是一個創意十足的先進煤電。沒有煙囪、沒有煤場、沒有油庫、不設氨區,這些顛覆了常規煤電的創意,讓發電機組的效能發揮到極致,讓新時代先進煤電的魅力盡情揮灑。無論是行業領先的“煙氣提水”創新,還是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等離子點火技術,抑或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天下第一塔”,勝利電廠以“八大最佳化創新”為代表的創意,輻射到電廠每一處角落。

這是一個未來可期的先進煤電。深處大型煤電基地的懷抱,不斷啟用“煤電一體化”的整體效應,全面依託先進煤電的技術支撐,順勢謀劃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勝利電廠的未來可期。在未來的征程上,勝利電廠既要做拉得出、衝得上的能源保供的一支勁旅,也要做綠色發展踐行“雙碳”目標的一支勁旅,更要做推進能源革命程序、造福社會和人民的一支勁旅。

期待勝利電廠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