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見證杭州共富之路|賓士在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路上

城市記憶見證杭州共富之路|賓士在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路上

編者按

城市記憶見證杭州共富之路|賓士在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路上

從羨慕別人騎腳踏車到自己騎上腳踏車,再騎上摩托車,再有了自己的汽車,而且還不止一輛,王豐對於自己家庭用車的記憶,真實地反應了時代的變遷。

城市記憶見證杭州共富之路|賓士在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路上

檔案名稱:從海獅牌腳踏車到賓士轎車

講述人:王豐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腳踏車在家鄉是一件金貴的物件。買得起腳踏車的家庭,家裡要不有人當工人,要不有人當幹部,拿著國家工資,平時節約開支一塊塊積蓄起來。

我最早見到的腳踏車是公社郵遞員騎的腳踏車。整架車身草綠色,掛在腳踏車橫檔上的郵袋也是草綠色,郵遞員穿著的衣褲、戴的帽子亦一身草綠,一團草綠穿梭在鄉間的石板路上,威風顯眼,叫人羨慕呀。

城市記憶見證杭州共富之路|賓士在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路上

腳踏車在家鄉流行起來,大約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鄉村石板路上、簡易公路上行駛的腳踏車,一輛一輛多起來。騎來騎去的,絕大部分是杭州自行車廠生產的“海獅”牌腳踏車。想要買一輛上海產的“永久”或“鳳凰”牌的,必須開後門(透過關係)才能買到。一個家庭,以買到一輛“永久”、“鳳凰”牌腳踏車為榮,表明這戶人家有本事,有來頭。所以,一個村子裡就那麼一二輛“永久”、“鳳凰”

還有天津產的“飛鴿”牌腳踏車,亦屬鳳毛麟角,很難買到。我們家買的第一輛腳踏車叫“天鵝”牌。記得,這輛腳踏車花去了我父親三個月的教書工資。工資沒了,家裡七八口人用的肥皂、鹽、火柴等日用品費用,只好寄託在家裡的三隻母雞身上,母雞一下蛋就拿去供銷社換來肥皂、鹽、火柴。

“天鵝”牌腳踏車騎了好幾年,家裡才換了輛“海獅”牌腳踏車。這輛腳踏車是專給我摘桑葉、賣蠶繭用的。當然,還為了走親戚訪朋友之便利。那輛“天鵝”牌腳踏車就淪為“教練車”了,弟弟妹妹,親朋好友的車技大都是從它身上磨鍊出來的,它也是家庭裡的一位功臣。

時間的河流,每日每夜向前流淌著,祖國進入了物阜民豐新時代,各行各業各種潛在的能量,像饅頭髮了酵一樣開始膨脹、散發開來,各種物資快速地豐富起來。當年只能在電影《奇襲》裡看到的摩托車,也真實地在鄉村一輛一輛行駛奔跑在馬路上了。

城市記憶見證杭州共富之路|賓士在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路上

家鄉人形容摩托車是“屁股裡冒煙”的腳踏車。

參加工作後,看著人家騎著摩托車威風凜凜地賓士在公路上,我毅然拿出全部積蓄,並向同事借錢,買來一輛“嘉陵”牌摩托車。

騎著“嘉陵”牌摩托在公路上行使的感覺,像在四十度高溫下的六月裡,吃著棒冰的感覺:透心涼,又心甜。

“嘉陵”牌摩托車身子骨精瘦無肉,其貌也不揚。後來,各種牌子的摩托車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同時,工資也漲了,存摺裡錢的數字也大了起來。於是我棄掉“嘉陵”,買來一輛“吉利”牌摩托車。“吉利”有寬闊的踏腳板,粗壯的輪子,魁梧的架子,肥碩的龍頭,騎著它有一種心花怒放,震撼萬物的氣場。

城市記憶見證杭州共富之路|賓士在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路上

春播夏長,秋收冬藏,時序更迭似流水,人民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如今,我生活在縣城裡,有房安居,有事樂業。家裡的交通工具一應俱全:新式的腳踏車,摩托車、電瓶車(環保),還有兩輛小汽車。

小汽車一輛是“賓士”,一輛為“路虎”。出門走親訪友,上班辦事,都坐小車。人坐在車裡,風雨不侵、霜雪無寒,說多舒服有多舒服。

出門兜風跨上電瓶車、摩托車;鍛鍊一下身體騎上腳踏車,樂哉,悠哉!

城市記憶見證杭州共富之路|賓士在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