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不起,現在高攀不上,成本已成新能源汽車的新難題

以前看不起,現在高攀不上,成本已成新能源汽車的新難題

文/桃李

自新能源汽車興起至今,已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了,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從最初的“方興未艾”發展到了“蔚然成風”的階段。尤其是在今年,藉助政策的支援,加上燃油價格再創新高,新能源汽車迎來了較大的增長,無論是企業數量還是市場規模都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市場對其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以前看不起,現在高攀不上,成本已成新能源汽車的新難題

雖然新能源汽車目前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這些關鍵要素,但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實現網上所言“革”了燃油車的命。即便是現在新能源汽車還在不斷蠶食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外界更是不斷宣揚“燃油車將落幕”,但看上去,燃油車仍然有較強的生命力,新能源汽車仍只佔到汽車市場的1/4。沒能快速佔領更大的市場份額,除了新能源汽車自身的短板外,筆者認為,“成本”也是一個關鍵。

成本制衡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

“買燃油車好,還是買電動汽車好?”這是不少有購車想法的消費者都會面臨的難題,因為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汽車,對於消費者而言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成本太高”!不同之處在於,電動汽車是購車成本高,而燃油車是用車成本高。

據瞭解,目前有80%的潛在購車使用者有購入電動汽車的想法,電動汽車能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很大程度上跟它不用“燒油”有關。正如前面我們說到的那樣,今年以來,燃油價格再創新高,在經歷多次下跌之後仍然居於高位,以前大家加油都是加滿,而現在也只敢說“加兩百的油”。而且油價十個工作日變一次價格也讓車主們人心惶惶,生怕油價再漲下去。

以前看不起,現在高攀不上,成本已成新能源汽車的新難題

高昂的用車成本加上油價的不確定因素,迫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頭新能源汽車的懷抱。據瞭解,在油價最高的時候,燃油車每公里的成本在6毛錢左右,而電動汽車卻不到1毛錢,再加上政策支援,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能夠省下不少的錢。

但是接連的漲價,加上目前燃油車購置稅減半,讓電動汽車剛建立的優勢變得不那麼明顯。按照消費者的說法,買相同級別的油車,雖然用車成本高,但是買車時剩下來的錢也夠加好幾年的油了。顯而易見的是,用車成本和購車成本也成了平衡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關鍵。而隨著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原材料供需關係仍舊緊張,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價格或許還會存在較大的波動。

以前看不起,現在高攀不上,成本已成新能源汽車的新難題

鋰電原材料價格再漲,電車新一輪漲價潮將至?

縱觀今年以來的多輪電動汽車漲價大潮,我們可以發現,上游原材料,尤其是鋰電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已經成了車企漲價最常見的理由了。

資料顯示,從2020年底開始,由於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碳酸鋰的價格從5萬元/噸一路飆升,幾經回落穩定在了46萬元/噸。而根據昨日的最新訊息,碳酸鋰的價格又一次突破50萬元/噸,較去年年初上漲近8倍。業內人士表示,動力電池原材料中鋰鹽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動力電池生產成本進一步抬高,使得下游整車廠商盈利承壓。

以前看不起,現在高攀不上,成本已成新能源汽車的新難題

結合此前車企們數次因為原材料價格變動而調整產品售價,此次碳酸鋰的價格上漲或許或導致新的一輪漲價潮。不過,筆者認為大家也不必驚慌,整個市場仍處於不斷變動之中,目前車企們對於材料價格的變動已經做出了相應的行動。

原材料壓力迫使車企由產品競爭轉向產業鏈競爭

面對當前極度不穩定的市場環境,車企們想要掌握議價權談何容易。此前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就表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成本太高,完全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所以,為了扭轉局面,掌握市場主動權,已經有不少車企開始改變策略,除了做好產品以外,他們開始佈局上游產業鏈,試圖降低成本,保證產品利潤和競爭力。

以前看不起,現在高攀不上,成本已成新能源汽車的新難題

比如前段時間有訊息稱比亞迪買下了幾座礦山,親自下場挖礦。比亞迪自身既造車,也生產電池,自己採礦在確保原材料供應穩定的情況下,還可以降低成本,無疑是個好辦法。而除了比亞迪以外,現在很多車企也開始自己造電池,試圖完善自己的產業鏈。

而這也與近期乘聯會提出的“整車為王”的想法一致。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整車為王”將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整車車企要做產業鏈“鏈長”,意思很明顯是希望車企們能夠掌握更多的主動權。而這也表示,未來汽車市場的競爭,除了比拼產品,還要看誰的產業鏈更強,能否為自己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

以前看不起,現在高攀不上,成本已成新能源汽車的新難題

寫在最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的變動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已經不亞於油價變動了。雖然目前還未受到有車企因為此次鋰電價格上漲而調整價格的訊息,但是碳酸鋰價格處於較高水平仍讓不少消費者感到不安,此前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碳酸鋰的儲量是完全夠用的,其價格上漲更多的是人為炒作。那麼大家覺得此次碳酸鋰價格上漲會對自己的購車計劃產生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