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而活:認清自己,把自己安放在恰當的位置上

為自己而活:認清自己,把自己安放在恰當的位置上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勝己者強。”

《老子》中的這段話是說一個人需要有自知之明,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並能根據自己的優缺點不斷地提升自我。

知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隨心動,心隨事動,事又隨時動,而時則永動,故而人也無時不動。人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猶如天上變幻莫測的雲,如何能夠真正認識呢。

如果說知人難,那麼知己就更難。

人對世界的認識,是一個逐步由己向外擴張的過程,由於自身的侷限,自然帶有自我中心的意識判斷,一切皆從自我角度來認識和思考世界。一個帶有自我主觀偏見的自己又如何能夠真正認識自己呢。

認識自己不容易,但認識自己卻很重要。

如果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就可能讓自己內心很痛苦。對自己過高估計的話,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蚍蜉撼樹,螳臂擋車,就容易遭受不必要的打擊,使自己身心受到傷害。對自己過低估量的話,真正的潛力永遠無法發揮出來,埋沒了自己的才華,讓自己的人生庸庸碌碌。

網路上有人說

:“世界上有兩種最大的悲哀,一是躊躇滿志,一是萬念俱灰。”

不論是躊躇滿志還是萬念俱灰,都是沒有正確認識自己,因為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就無法將自己安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上,也就無法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正是

因為沒有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會覺得自己在為別人而活。

為了虛幻的面子,為了別人的理解,為了別人的認可,為了別人的讚賞,為了別人的快樂,為了別人的幸福,……回過頭看看,自己一直在默默地承受著委屈和無奈,而這一切似乎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於是,我們內心就可能糾結和迷惘,這是我要做的嗎?這是我的生活嗎?這應該是真正的我嗎?

為自己而活:認清自己,把自己安放在恰當的位置上

“我是誰?”這是一個哲學的基本命題。

也許人人都會想想這個問題,但又很少有人搞清楚。蘇格拉底就把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楣上的銘文“認識你自己”作為自己哲學原則的宣言,這和老子的“自知者明”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論是“認識你自己”還是“自知者明”,都是需要弄清“我是誰?”

記得電影《功夫熊貓》上面的阿寶就一直在追問自己是誰,他被“我是誰”困擾了很久,心智也受到干擾,導致自己在戰鬥時心亂神疲,被敵人打敗。然而,等他弄清了身世後,徹底明白了自己是誰,心魔隨之消散,內在潛能便被充分激發出來,最終打敗了窮兇極惡的白孔雀。

認清自己是不容易的事情,正是因為不容易,更要努力去認清。

當我們能夠認清自己,能夠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優缺點,能夠明白自己的使命,才能夠將自己安放在恰當的位置上,根據自己的潛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在不斷戰勝自我的過程中,過著屬於自己的輕鬆快樂的生活。

為自己而活:認清自己,把自己安放在恰當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