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濤聲不再依舊

時下的語文課上,常見教師在課始即設定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據此展開思考並刻意求答,仍在沿用多年的“帶著問題閱讀”。這種以教師的問題來“引航”的方法,從根本上淡化甚至否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課程標準》就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這就是說,閱讀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或者“牽著牛鼻子走”的過程,而是閱讀主體積極參與的過程。而現實的閱讀教學中,任你呼喚走進新課程,我自穿新鞋走老路,甚至仍抱著老一套的方法去面對今天的學生。由此,我不得不佩服我們不少的老師“太會教”了,一篇課文“不分析到骨子裡”決不罷休,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不“超越”作者不算“到位”,閱讀課變成了“文學分析”課,到頭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有多少呢?這樣“依舊的濤聲”何時才能了呢?對此,筆者結合自已教學實際,對閱讀教學進行了新的嘗試,努力改變這“濤聲依舊”的做法。

閱讀,讓濤聲不再依舊

一、重讀心中有本與靜思默想

閱讀,在語文前輩的呼籲和新課標的強勢引領下,是相當注重“讀”的。於是乎,“讀”這看似簡單尋常的教學手段,變成了比任何“新式武器”都很厲害。教學中琅琅的讀書聲便成了教師們上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麼,能夠滔滔不絕,聲情並茂地讀書的學生真的稱得上是“會讀書”的嗎?

其實,盲目模仿使我們曲解了閱讀的本質和內涵,就是隻注重朗讀而忽略默讀,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重“讀”輕“閱”或只“讀”不“閱”的毛病。而“閱”即是用眼看,用心想,也是細品慢析之意。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的讀書更多的是默讀而非搖頭晃腦的朗讀。現在教學強調朗讀,但學生真的會從讀中吸取營養嗎?恐怕不盡然吧!這種依舊的琅琅書聲所得的收穫總不及靜思默想深刻吧?因此,最好在教學中,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默讀、思考,給學生創設一個默默讀書的“舞臺”,一個細細品味的“場地”,讓學生用心去領悟。如在教學(草船借箭》和《窮人》時,讓學生認真地默讀,用心地去認真感悟,讓學生的心靈融人到文字中去,這樣學生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對桑娜的勤勞、善良的品質體會就更深刻了,比起教師的強硬灌輸,我想,“此時無聲”的效果更勝“有聲”吧!“子無聲處聽驚雷”語文課堂,應該追求教師不提問,讓學生自主探究,而學生的這種探究往往更有創意,更加精彩!那麼,多年來一直以“問”為先,為“問”,瘋狂的語文教師們是否可以問一下,這樣依舊的濤聲何時才能休呢?

閱讀,讓濤聲不再依舊

二、回首閱讀來時路,濤聲何曾在依舊

現在,新課標關於“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的指示,更讓我們教師感到上一堂課真難。那麼,閱讀教學是否就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呢?而實際上對於農村學生,讓他們自主探究無異於盲人騎瞎馬。事實上,如果學生碰到完全不知道、不瞭解的問題時,哪怕教師再精妙的點撥,再如何賣力的啟發,學生仍然一頭霧水。這個時候,則需要教師的講解才能奏效。如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講到為什麼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修築鐵路,帝國主義者要出來阻撓以及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時,為什麼全國都轟動了等問題時,因學生對近代中國那段屈辱的歷史知之甚少,要想深刻理解、體會中國人民那種揚眉吐氣的興奮心情及其所蘊含的愛國情感甚難。這個時候,如果教師還在苦口婆心地啟發:我想,除了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學生別想探究出個什麼來!那就要我們教師當機立斷,該出口時就出口,告訴學生當時的社會背景,讓學生儘快進入主題,這就離不了老師的分析,講解。這裡,恐怕會有人說,這還不是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嗎?試想,教師如果還是指望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能奏效而讓學生“自力更生”,那隻能白白浪費時間。的確,在當前的閱讀中,教師己不必,也不能一味的講解、分析去教給學生知識。但也不能為了體現個性化,而一味尊重學生,什麼都讓學生自主探究。事物總是在發展變化的,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有時也要“該告訴就告訴”,讓學生的“片言隻語”和教師的“必要講解”一起“淡妝濃抹才相宜”啊!

閱讀,讓濤聲不再依舊

俗話說:欲教文先喚情。當學生的探究遇到困難時,教師如不及時引導,那麼學生的這種閱讀興趣很快便沒了,還談什麼自主探究,因而,功夫全在教師,要靠教師去燃起學生的閱讀情感,這樣才能使閱讀成為學生樂為的快事。

因此,當我們大力倡導新的閱讀教學方法時,也別忘了“尋找回來的世界”,當我們在閱讀中能把舊經驗和新方法完美結合時,你也許會驚喜的發現,這樣的濤聲,盡顯“個性化閱讀”之風采。那麼,回首時,閱讀濤聲,依舊否?

本文原發2007年《紅河教育》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