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三次調動

父親的三次調動

父親的“三次”調動

一一一以此懷念你我的老父親姚長春誕辰94週年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閒暇之餘,每當我翻開《孝經》,讀此段古訓,仔細領悟句中含義,內疚之情油然而生。父親已是耄耋老人,本應膝下盡孝,盡其歡顏。但許多年來,我東奔西走,飄忽不定,陪伴父母日子少而又少,未能盡孝倒平添了父母不少牽掛。 我常常黯然淚下。父親是1952年參加工作至1983年而提前內退(為了子女能頂替參加工作)時年父親才55歲。31年如一日,他沒有什麼驚天業績,日復一日為生存而工作,其中所事平凡而細小,早出晚歸,但其中令我記憶深的是父親一生中三次的工作調動,讓我不能忘懷。

父親的三次調動

一、為兒女求學,父親第一次調動父親是1952年經親戚介紹離開高安龍潭老家到上高參加人民銀行工作,那時參加工作找事做比較容易,就像現在農村農民工一大家人可以互相牽線介紹去工作的,到銀行工作也不另外,好在父親讀過書有點文化,據父親先後多次給我們講過,他也差點出不來在家務農,因為奶奶不讓父親走,後來父親偷偷跑出來的。之後又經歷過在南昌近三個月的短訓班就上崗。父親先後在上高縣人民銀行“翰堂、蒙山、南港、上甘山”等四地的營業所工作,父親的大半生歲月基本上在鄉鎮基層從事農金等工作。童年的記憶中,我清晰地記得,在長達二十年基層生活中,父親寬厚待人,許多與父親交往過的人只要一提起他,都頻頻稱讚老姚是個好人。我家兄姐妹七個,僅靠父親一人工作維繫全家生活。在那艱難的歲月裡,填泡家人的肚子便成了父親每天最大的責任。母親在家家務,儘管我母親心靈手巧,但是我們幾個兄弟姐妹的粗瓷碗裡很少能夠盛出一碗白米飯。不得已,為了維持日益艱辛的生活,父親和母親只得偷偷在前屋後的荒地上種上些紅薯、雜糧,每天摻雜著並不充足的口糧吃著紅暑飯,對付著我們兄弟姐妹七八張口。“少年不知愁滋味”,那時的我,儘管家境貧寒,卻沒能體會到其中的艱辛,照樣和鄰居一般大的孩子每天上山採摘野果,待到滿嘴由酸甜變成麻澀,腆著脹脹的肚子,呵著失去感覺的嘴唇,向河邊走去,仍開心的在寬敞的小河盡情地戲水。我依稀記得最有趣的莫過於削水片,用小手把碎片摩挲一遍,然後側腰低頭,把碎片向水面平甩過去,看它能跳幾下,成天和幾個小夥伴比賽。神秘的碎片在湖田上跳躍奔跑,平靜的上林湖盪開了條條波紋,不一會兒,波紋重歸平靜,碎瓷片、碎陶片和它們所連帶著童年的秘密全都沉人湖底。父親看到我們一天天長大,卻仍然單純不懂事,學業毫無長進,終日憂心忡忡。1973年,在上高南港人民銀行營業所工作的父親平生中作出了第一次選擇。放棄他工作了近10 年的南港營業所,告別了他和睦共處的鄉親好友,舉家遷入縣城老檢察院小區居住。而他自己卻只能在距縣城10餘公里的的上甘山營業所工作,每天往返近20公里,風雨兼程,寒來暑往,雖然進城了,但是全家從此失去了辛勤開墾的一塊塊自留地,失去了那曾經貼補家用“豐裕”的經濟來源,換來的是我和哥哥姐妹們幾個終於有機會跨入了環境較好教育質量較高的上高一中與向陽小學(現河南小學)縣城求學。二、家境所困,父親第二次調動除大姐外,我們兄弟姐妹6人一個接著一個走進校門。那時母親沒有工作,僅靠父親微薄的收人,維持著拮据的生活。那時的銀行收入與福利遠不如現在,每個月母親拿著父親二十幾塊錢精打細算。精心謀劃著一家的生計。可我們兄榮姐妹幾個正長身體,每天都飢腸轆轆,食不裹腹。最難過的是每逢開學,雖一人僅僅幾塊錢學費,但幾兄妹加起就是近十元錢,父母十分難堪。好在父母的人緣好,東借西湊,我們沒有輟學。但隨看我們漸漸長大,學雜費用和口常開支的日益增加,家境貧困已到了難以維持的境地。雖然後來學校可以免學費,但入不敷出的囧境還常常出現,迫不得已,父親選擇了第二次調動。

父親的三次調動

1975年,父親含淚捨棄了近23年的銀行工作,主動要求調到縣建築公司當會計,其原因僅僅是為了方便全家兄弟姐妹和母親找些零工做做,賺點小工費貼補家用。 削磚,可能現在很多人都不清楚是怎回事,其實就是把舊房拆卸下來的磚塊用鐵片刀將原來砂漿削去,再一塊塊整齊地碼好,每削一塊1分錢。錢雖少,但若不是因為父親車建築公司工作的原因,還攬不到這個活。那時侯,我最擔心是下雨,因為雨天工地上沒有事做,也就意味著我們要失業。我們幾兄妹削傳塊,挑河沙,挑泥桶,每個暑期都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換來一個個學期的開學費用,每當我們將賺來的毛票交給父親,父親常常是眼含淚水。

父親的三次調動

放暑假後,我跟著大哥大姐們也要去勞動,砍柴便是第一要做的,那時人太小,用根小竹槓挑柴,怕掉下來,哥他們便在二頭鑽個洞插上釘子防止掉。因為家裡人多,所以唯一優勢便是不缺柴燒。某種程度上也緩解了家裡的經濟,我們長大成人以後,父親頻繁說這段經歷,言語中總露出愧疚之情。我懂得,父親是為我們過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擔感到愧疚。三、技有所長,父親第三次調動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父親的薰陶下我們兄弟姐妹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一段時間,父親總是對我說:“爸沒多少文化,但是曉得不讀書永遠沒有出息。只要一人學有所長,終有發光之時”。值得欣慰的是,從小學到高中,我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且一直擔任副班長、班長和團支書,在父親的鼓勵下,我也越學越有勁,我不知道天下還有什麼比讀書更快樂的。父親憑著一手嫻熟的財會工作技能與為人受到大家歡迎,1978年縣政府父親的老領導看到父親日漸老去的身體,母親也身體不太好,且小孩們也在漸漸長大,有的已參加工作,關心將他從建築公司調進了上高縣水利局工作,因為老領導的關心,再加上父親過去23年在銀行煉就出的精細財務技能,第三次調動工作後,父親立即適應了新崗位工作。不僅工作環境更好了,而且福利上更多些,對家裡生幫助更大。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工作調動。父親的經歷讓我懂得無論生存環境怎樣惡劣,只要自己不斷的努力,就一定會有成功的喜悅。那是1979年的夏天,我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江西省銀行學校,當我拿到錄知書的那一刻,家人異常興奮,父母則四處奔走為我籌錢。開學之際,父親陪著我一個人槓著木箱,榙乘縣水利局小貨車送我到南昌中山路的省人行招待所集中報到,然後轉校車去學校,從此我離開父母開始了獨立生活。二年銀校學習光陰似箭即告結束,1981年,我畢業分配到上高人民銀行工作時,父親臉上露出了難有的欣慰的笑容。說起我進銀行,真是“機緣巧合”。彷彿是“命運之神”安排讓我進了江西銀行學校。因為當時填報志願時我並未報銀行學校,倒是第一志願報的是:江西水利學校,說是父親在水利局上班,以後好分配也能進水利行業;然後是電力學校,高安師範,江西煤炭學校,填了的志願者可一個未錄取,要真錄取了可能當老師或是下井挖煤去了;最後能進銀行我想估計是我在志願欄寫了“服從分配”,因為當時銀行不是熱門。後來我從信貸班的學生學號看出:我是793098號(信貸三班第98號,銀校整個信貸班100人,分2班和3班各50人),再晚點就落選了,真懸!從此命運讓我子承父業進了銀行。第一個月工資:還債:1981年7月是從江西銀行學校畢業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月,當月支行發工資的日子,那天我看見同事都去領工資,我也很期盼,畢竟參加工作第一次領自己的工資,現在自己可以有收入了,正在浮想發了第一個月工資買點啥?突然同事叫我,說姚洪,晏行長叫你去她辦公室一敞,我心裡卟通亂跳,怎麼行長大人叫我,不知自己犯什麼錯,畢業才一個月,行長大人便招見,我內心忐忑不安去到了行長辦公室,見過行長,她把話簡單一說,這個月工資小姚你就不要領了,你父親原先在銀行上班多年還有欠款預支的20多元錢一直未還,本月從你工資扣款,那時我見習工資,一個月才29。5元,一年後轉正也才36。5元左右。但工資被支行直接扣款抵了父親欠款。過去數年來父親一直靠滾動向支行借支,“寅吃卯糧”每月均靠要借錢維繫一家老小的生活開支。聽行長一說我忙表態行行,於是低著頭紅著臉,好像做了什麼錯事似的趕緊從行長室跑了出來。回到家給父母說了一下,把拿回的借條還給父親,我看見父親長舒了一口氣,嘴巴呡了一下但終於未說。當年自己在單位覺得不好意思,可現在回想起來總算是為家庭清償了一筆數年的債務包衭。家庭從此告別了無外債的日子。這也算是做兒子的我父債子還吧。參加工作開始有能力為家盡力反哺父母的養育之恩。那年月一畢業就有工作,國家包分配,在銀行上班就是國家幹部,來之不易。上班始,父母左叮嚀右囑託,好好工作別馬虎。為了我能掌握上下班時間別退到,父母親傾盡全家收入湊了50多塊錢,給我購買了一塊“廬山“牌手錶,儘管時代變遷,現在手錶已不再時髦,但這塊凝集著父母愛摯愛的手錶一直陪伴著我工作十多年。若干年後,當我自己為人之父時,我才真正感受到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情。此時此刻我才真正地讀懂我的父親,理解了父親對家庭、對子女肩負的重責,以及為這份責任所付出的一切。父親的一生,的確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父愛似山,托起了我的求學之路!父愛如燈,照亮我的人生之路!自1981年參加工作到今年2021年止,我在銀行工作整40年。多年來,我先後在上高、豐城、高安、宜豐、萍鄉、南昌等地工作。雖然沒有父親一生中那樣忙碌和維持家庭生計的沉重壓力,我仍然勤奮努力,從一名普通的的銀行職員到股長、由股長到行長,由支行行長到省行副總經理;由縣城到地市;由地區再到省城,一步一個腳印。十年磨一劍。雖然大多數的日子置身於異鄉,為了生活工作到處奔波;但父親瘦弱、堅實的背影不時會浮現在眼前,始終在影響著我、激勵著我。多少年來,我時夢故鄉,但又怕見父親的蒼老讓我發出“歲月無情”的感慨。

父親的三次調動

在父親臥榻病床的日子裡,我獨身異地且無法盡孝,揪心的焦慮時時在燒烤著我,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徹夜難眠,有時夢中猛然驚醒,淚流滿面。“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父親不僅給了我血肉之軀,更教會了我一生做人的道理,而我為父親做了些什麼?給父親幾百塊錢?給父親買這買那!父親已是風燭殘年,但他卻時牽掛著我,非典期間,躺在病床上的父親,囑咐哥打電話,叫我幹萬別出去,生病住院也不讓家人告訴我,說別讓我分心…望著父親滿鬢銀絲,日趨消瘦的身影,我禁不住黯然淚下,父親確實老了!子欲養而親不待,老父親終於累了,在2010年的那個舉家團圓的春節到來前,父親睡著了,永遠睡著了離開我們走了。。。。。至今整10週年。敬愛的父親我們想念你! 如水的歲月裡,過去我忽視了多少父親的愛,母親的情,而父親一直在身後,無怨無悔地延伸著庇佑的蒼穹,用自己樸實的父愛無私地為兒女編織著美麗的衣裳和夢想。在這親情濃濃的流火歲月,我只祈求上蒼保佑我們的父母在天堂平平安安。 父愛如燈。對於我們的物質生活來說,最重要的是“現在”。對於我們的精神生活來說,最重要的是“過去”。我們的一切知識的積累,情感的滋養,人格的形成,都與“過去”息息相關。 在過去的歲月裡,我們都會有太多的記憶。然而,最令人記憶猶新的仍是那一脈相傳的親情。父親,在平凡的生活當中,用他質樸的方式承擔起這個角色所包含的所有寬容、慈愛和牽掛。為兒求學,父親告別父老鄉親,舉家遷入縣城;家境所困,父親捨棄銀行事業,轉行建築公司;技有所長,父親憑藉才能,調到水利部門。父親的三次調動,每一次都與愛絲絲相連,每一回都與情息息相關。這份父愛似昨夜星辰,永遠停留在我們記憶的天空;這份父愛似一盞明燈,永遠照亮我們的漫漫人生路。

父親的三次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