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媽媽經驗,我選擇不婚:做了相反的選擇,為什麼還是不幸福?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

原生家庭的“隱性”傳遞。

為了逃離原生家庭,我聽過很多故事:

去離家最遠的城市,讀大學;

為了逃離原生家庭,倉促結婚;

在外漂泊20年,不願回家。

還有一種,就是信誓旦旦地表示:

一定要活得和父母不一樣。

為了和不幸的原生家庭切割,每個人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逃離、抗爭。

覺得這樣,就可以真正做自己,將家庭的影響,降到最低。

可事實是,很多“背叛”拼了命,也沒能從原生家庭逃離。

很殘酷。

這就是代際傳遞中很特別的地方:

不只是活成父母的模樣,才是代際傳遞;你拼命背叛的樣子,也同樣,是一種傳承。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原生家庭的代際傳遞。

吸取媽媽經驗,我選擇不婚:做了相反的選擇,為什麼還是不幸福?

表面上的背叛,是未完成的分化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32歲沒有結婚,算得上奇聞了。

英國電影《波特小姐》中:波特小姐,就是這個奇聞的主角。

因為不想活成母親的樣子,她從小就立志不婚,

波特的母親每天都在忙家裡的各種瑣事。

還總跟她灌輸,好女人就是好妻子,要時時在家等著不守時的丈夫回來。

她覺得這樣的人生,太無聊了。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一位朋友小方:

凡是母親支援的,她必反對;凡是母親禁止的,她一定要去做。

她常說:

“我媽真是太討厭了,我這輩子絕對不要活成她那個樣子”。

剛開始聽這句話,你也許會覺得:她真的很想和原生家庭分離。

但仔細回味一下,你可能就會讀出另一層意思:

他們,其實是在用“背叛”的方式,表達著對原生家庭深刻的依戀。

每個人都是透過別人,來認識自己的。

七歲以前,我們太弱小,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幾乎是空白。

所以,我們需要從父母那裡,瞭解“我是誰”“這個世界是怎麼回事兒”……

他們就像一面鏡子,我們透過一次次地“照鏡子”,來找答案,建立初步的自我認同。

隨著年齡增長,看到的世界變大。

“我們”漸漸不再那麼依賴父母,而是透過很多其他渠道來認識自己。

這個過程,就被稱為

“自我分化”。

而“自我分化”完成後,我們會對自己、對世界,有自己的一套獨立的看法。

這時候,自我獨立才真正完成。

但是,這個過程中,如果遭遇的是持續打壓、忽視和拋棄,那麼,獨立就會變的非常困難。

當一個人不斷地強調“我要和父母不一樣”時,這意味著:

原生家庭仍在影響著他,他依舊沉溺在父母這面“鏡子”的反饋中。

他,並沒有真的獨立。

吸取媽媽經驗,我選擇不婚:做了相反的選擇,為什麼還是不幸福?

對抗並不是壞事,

但卻會掩蓋真正的需求

電影中,波特小姐從小就喜歡畫畫。

她沉浸在自己的畫裡,把畫中的小動物想象成自己的好朋友。

長大後,她想出版自己的繪本,也因此認識了出版商諾曼。沃恩。

後來,兩個人相愛了。

波特小姐的父母極力反對這段感情,但波特小姐卻很堅持。

她激烈地和父母對抗著,一次又一次。

和波特小姐一樣,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一直在反抗著原生家庭。

因為父親出軌,於是從小就討厭能說會道的男人,寧可嫁給一個不那麼有趣的人;

因為母親控制慾強,於是很排斥強勢的女性,最後選擇了沒什麼主見的伴侶。

可這樣,就一定會幸福嗎?

不一定。

因為對抗時,看起來是自由選擇;

實際上,很多時候是“為了對抗而對抗”,而忽視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那麼對抗,是壞事嗎?

並不是。

從原生家庭中分離的第一步,往往就是對抗。

它證明我們有力量了。

“自我”在對抗中,會逐漸地呈現。

不過,對抗也是有差別的。

比如:

波特小姐,她不想活成母親的樣子。

對抗是為了自我實現。

她發現自己愛這個男人。

反抗是為了自我滿足。

而我們很多人的對抗,卻只聚焦在情緒上。

“只要和父母不一樣就行”,但這些,往往並不是內心真正的需求。

我們只是想透過反抗,來逃離童年的痛苦而已。

雖然,這也是一種分離,但只是很淺表的分離。

深處還潛藏著波濤洶湧的情感需求。

這種反抗,其實是在變相延續父母的模式。

吸取媽媽經驗,我選擇不婚:做了相反的選擇,為什麼還是不幸福?

情感獨立,

是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的關鍵

系統家庭理論奠基人莫瑞。鮑恩指出: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在情感上真正地獨立。

想擺脫原生家庭影響,情感獨立,才是關鍵。

而情感獨立的前提,是自我分化接近完善。

能理解別人,也能支援自己,既獨立又靈活。

那麼,該怎麼做到情感獨立呢?

可以試試下面這些辦法:

a. 看清父母的侷限

被原生家庭傷過的人,很容易怨恨父母。

但怨恨背後,其實藏著的,是沒被解決的問題。

它可能是一種渴望,比如想被父母認同;

也可能是一種遺憾,比如父母始終不承認自己的價值,等等。

如果你怨恨父母,嘗試問問自己:

怨恨背後,藏著你什麼樣的期待?

你可以不認同父母,但不妨試著從他們的角度看看:他們所處的時代、家庭環境和所受的教育……

也許,以他們的認知來說,他們已經做的足夠好了。

也許,你不曾被滿足的部分,不是他們不願,而是不能。

看清他們的處境,或許能讓你更坦然一些。

也許你依舊怨恨,依舊憤怒。

但是,當你能把對他們的期待拿回來,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學著照顧自己時,情感獨立就真的開始了。

b. 清理消極情緒,重塑自我信念

糟糕的原生家庭,給人最大的傷害是:

我們會不自覺地接受一些負面認知,比如覺得自己很糟糕,等等。

此時,個人的力量是被削弱的,力量感要不斷向外界來找。

因此,

情感獨立第二步,就是學會清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比如,透過寫作、跟樹洞對話等方式,把負面情緒發洩出來。

同時,嘗試去重塑關於自我的信念。

你可以找一件很小的事兒堅持下去,比如跑步,比如寫日記……

在堅持的過程中,不斷自我確認。

久而久之,你就不那麼需要外界給你自信了。

你的情感也能真正地獨立起來。

c. 尋找新的體驗

原生家庭中,父母對待你的方式,一天天重複。

所以,即使這個方式不好,也是你非常熟悉的。

因此,我們總會無意識地被類似的人和環境吸引。

這也就意味著,

情感模式還陷在舊有的模式裡,沒有真正地獨立。

這時候,你可以嘗試給自己創造一些新的體驗。

比如,看一些相關的書。

我一位朋友告訴我,她很喜歡的一本書是《窗邊的小豆豆》。

因為童年沒有那麼溫暖,在這本書裡,她跟隨小豆豆,去體驗了一把被尊重,被照顧的感覺,她也會學著用書中的方式照顧自己。

同時,你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交一些不一樣的朋友。

跟不同的人相處,你會發現:

即使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處理方式。

去跟你欣賞的人學習,看看他是怎麼為人處事的。

找到新的,你認可的處事方式。

再回頭看看,原生家庭中的父母,能影響你的,可能已經很小了。

吸取媽媽經驗,我選擇不婚:做了相反的選擇,為什麼還是不幸福?

感到自由,才是真正告別了原生家庭

《波特小姐》電影最後,她的童話書大賣,賺了一大筆錢。

諾曼因病去世後,她搬離了父母的家,獨自跑到偏遠而秀美的農場生活。

在那裡,她餵養動物,繼續創造她的卡通世界,並且再次遇見了愛情。

《波特小姐》並非一個典型的逃離原生家庭的故事,畢竟她的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創傷並不多。

但這確實是一個忠於自我的故事。

想要不受原生家庭影響,擁有“自我”是一切的前提。

當你真正擁有“自我”,就意味著你對父母產生了“免疫”。

他們不會深刻地影響你,你也不會格外介意他們的種種表現。

也就可以脫離“隱性”代際遺傳,不去為了對抗而對抗,為了逃離而逃離。

對於他們好的部分,你可以借鑑、採納和讚賞;

對於他們不好的部分,你可以溝通、交流,或者笑而不語。

當你可以自由地做選擇時,也就真正地告別了原生家庭。

文章來源:壹心理

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