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我是小豬八,點選右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個人成長乾貨,一起進步。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微風]

再次閱讀阿德勒的心理學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才明白,

何謂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強調人的選擇才鑄造了自己看到的世界,以及採取的行動,做出的決策。沒有任何兩個人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所以,他人的行為在我們看來無法理解,但這是符合他們主觀意向的選擇,且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如果我們不能夠完全尊重他人的選擇,僅以自己的角度來對其加以干涉或控制,就會產生矛盾、問題、糾紛等不愉快的消極體驗。

明白了“唯有自己能決定自己所處世界”這一理念,在面對周圍的人和事,就能夠避免產生這樣的悲劇。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對於過去,並不是造成現在結果的原因,而是我們自己基於想要使得某個目的成立,來尋找過去的記憶來解釋自己的目的。

我們此刻不幸福,並不是過去家庭背景的影響,也不是過去自己工作不夠努力等原因,而是想讓自己披上不幸福的外衣,藉此找到安慰自我的藉口而已。

過去也是不存在的。

首先,阿德勒一直在強調個人的潛力,是唯一主體。

從個人潛力出發,人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也只能發生在當下此刻

我們希望改變,但是改變無法進行是因為我們內心對現有安全感和舒適感的依賴,我們不願意承擔做出改變後伴隨的風險以及面對不確定性,害怕未知,恐懼意外。

可我們一旦踏出了改變的腳步,嚐到更新後的新鮮感和愉快感,就會感激採取行動的自己,並且還會想要持續發生其它新的改變。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自己主觀臆造的未知風險並沒有多麼嚇人,有些改變甚至不存在令人擔憂的意外和影響。

人一旦被更新,就像重生,上一秒和下一秒成了劃分自己更新版本的黃金線。

這就是發揮個人潛力的最好方式。沒有什麼比死亡-重生-死亡-再重生這樣不斷迴圈的過程更激動人心的了。

體驗過的人會感觸頗深,沒有體驗過的人,只能站在公園外,作為旁觀者欣賞裡面的花,而無法正真去觸控和親自聞到其中散發的沁人心脾的花香。

一個生命只對應唯一的主體,生命可以變得簡單,也可以變得複雜,就像看到的世界一樣。主體簡單,外在就會簡單。

表象的呈現被主體所決定。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比如極簡,一旦剔除不必要的冗雜,剩下最精簡的核心,看到的環境就會簡潔有序,要做的事情主次分明有核心,看到的外在和心靈的內在都變得簡單。這樣圍繞著自己的世界,也就是簡單而純粹的。

體驗過極簡生活的人會發現,不必要的煩惱都是來自多餘,生命中原本並不需要的東西,被強加進來,就是累贅和負擔,需要堅決地將其清理出去,迴歸原本清淨和自在。

其次,被討厭的勇氣,是我們願意為了獲得正真的自由,有勇氣不向任何人,任何事妥協的決絕。

因為選擇追隨自己的內心,義無反顧地堅持自己的想法與原則。不需要擔心他人的看法,不考慮他人的心情,不滿足他人的期待。擁有自己決定想要去做什麼的自由的權利。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即使人際關係受到影響,也堅決不妥協,不管是誰對自己加以干涉,也可以做到無視與不予迴應。

一旦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犧牲自己的意志去做任何妥協,都是在放棄自己對自由的追求,也就澆滅了勇氣。

做到課題分離,就是明白自己的課題和他人課題的界限並始終只關注自己的課題。

就像很流行的一句話“我愛你但與你無關”,愛你是我個人的意願與選擇,由此產生的情緒和後果都由自我這個本體來承擔,而作為物件的你,是否應該給出迴應和反饋,都和我沒有任何關係,這是你自己的課題,我並不會干涉你的選擇。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一旦干涉他人的課題(主觀世界),就會滋生出各種煩惱與不滿,因為干涉,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期待、控制、支配,強行進入他人的世界並要求對方來按照自己的原則要求來生活,不僅十分過分而且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沒有人有義務滿足任何其他人的期待來生活。

一件事承擔的主體是誰,那麼這個課題就是屬於誰的,產生的好處和壞處都由這個人自己承擔。

最後,尊重就是不批評,也不誇獎。

做了壞事就批評,做了好事就誇獎。

誇獎多了就會讓人心生期待,期待自己的成果能夠被肯定和讚賞。如果期待落空,心中難免會覺得失落。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我們根本不可能指導他人對我們的作品做出何種反應,這是他人的課題,一旦搞混了,就會帶來不良的情緒。做到完全尊重,不管是好是壞,只是平等地看待,說事實,並不帶任何有色的話語來點評。

處於平等且和平的關係,沒有高低和強弱之分。這樣平衡的關係才是尊重的體現。否則,

為了獲得更多他人的誇獎和認可,我們會故意地去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的確如此優秀,即使做那些事情並不愉快且在初衷以外,可尋求認同感會打壓我們內心對自我獨立個體的支援。

如果我們是一個能夠自給自足,不依賴外界評價的完整圓滿的獨立精神體,就無須向外界索取什麼。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無所謂任何評判,因為知道自己不受任何人的支配和控制,自由地選擇自己的選擇,並且只承擔自己課題產生的後果。

我們有權利對他人的要求與請求說不,並且,時刻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而不是由於人際關係,而去做違背自己本心的事。

不能夠好好愛自己的人,終究不會幸福,也不會明白自己生存的意義。

做到不批評也不誇獎,是反常規的,但這是通往真理之路。尋求真理的道路和過程總是不容易的,真理就像20%的精華,而被大眾普遍認可與接受的錯誤理論是80%,身邊處處散佈著常規、世俗、過往經驗,這讓我們裹足不前,無法跨越,所以對真理的追隨才會如此受阻和困難。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好在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擺脫世俗的困擾,清醒而自主地做出抉擇,成為一個擁有完全自由意志的人,不活在他人創造的世界裡。

努力讓我自己更自由,不擁有任何期待,是我想要完成的使命。

書籍還在繼續閱讀中,後期有更多體會再更新。

寫給不自由的你:自由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如果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有所觸動,歡迎點贊評論

我會努力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微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