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明白請趁早

你以為的善良,其實只是懦弱。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談到“明哲保身”和“立場鮮明”的區別。朋友說,這都是向生活妥協的方式,沒有區別不區別之說,只是換個詞代替罷了。

可問題在於,我們逐漸混淆了“明哲保身”和“怯懦”的界限。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明白請趁早

其實,這個話題屬於自己最不願意提及的其中一項,另外的幾個無外乎是有關公平、有關正義。這些話題的爭議性都很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或者說“實時”立場。

很多書中不止一次的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由人構成的群體環境中,如何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是必須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溝通”“有效溝通”,這兩對詞隨之而來。

我們不得不把很多的精力用來處理人際關係,利用各種可行的溝通技巧,一遍又一遍的在不同的人群中來回使用和賣弄,透過配合彌補單一力量的缺陷,最大限度地發揮力量。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明白請趁早

但是就算我們已經竭盡全力給與每個人以最好的表現,現實卻是總有一些人似乎站著說話不腰疼,毫不顧及自己的言論。他們的行為讓壞人更無所顧忌,讓好人選擇明哲保身,生生將善良逼成怯懦。

於是,我們常常會看見一群好人欺負另一個好人,其他好人卻坐視不管的現象。

比如醫患間的緊張關係,家長和子女之間的缺乏換位思考的緊張關係,教師和學生之間會相互誤會的緊張關係,等等。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明白請趁早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了一則關於青少年抑鬱症的新聞,是一篇老新聞了。講的是三個平均年齡在14歲左右的孩子患抑鬱症並自殺的故事。

當我想要更進一步瞭解這則新聞的時候,很多條評論讓我頭皮發緊。

“現在的孩子就是太閒,自己給自己找罪受,擱以前,都沒時間生病,還抑鬱症?笑死。”

“13歲的孩子懂啥,心智還不成熟,肯定是早戀了。”

“一群非主流小屁孩,還是家長揍的輕。”

面對這些人和他們其中夾雜了各種無意義指責的言論,我真的感到悲哀。這則新聞是呼籲大家關注和重視青少年抑鬱症,沒想到引來一大群人用自己的“正確”和“大道理”來批判少年的“錯誤”。

也許他們確實正確,但從中反映出的對生命的漠視,恰是一種人性最大的“惡”。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明白請趁早

當然,我們並不能武斷地說這些人就是本性壞透了,不是好人。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遇到的困境和打擊不同,也許這群十幾歲少年所遇到的“苦難”對於這些評論的人來說並不是重創,所以當他們換位假設,也不會感受到同樣的痛苦程度,因此他們對自殺少年的行為表示不能理解。

所以,他們會評論說:“我也經歷過,沒有那麼難啊!”“我們也感受過,沒有那麼痛啊!”

他們只願相信自己經歷時的感受,如果別人的感受與他們的不同,反應強烈了,便認為人家有病,表現得軟弱了,便認為是人家矯情。

像很多有情緒價值的人,看到如此評論,我想告訴這些人,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青少年抑鬱症這一現象,而不是對抑鬱的人橫加指責。

但是,一想到那些人的極端、偏執,覺得多說無益,便放棄了。而這則新聞下的評論,也成了我心中沒有得到真正解決的沉默困局。

我成了“明哲保身”的一員,明明看到了那些評論區的謬論,但最後還是選擇了退避三舍,不敢理直氣壯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明白請趁早

選擇趨利避害的“生存智慧”本沒有錯,問題在於,我們逐漸混淆了“明哲保身”和“怯懦”的界限。就像“韜光養晦”,本來表示智慧,現在卻成了該怒吼時不吼的犬儒主義代名詞。

這讓我想到,當我們被問到有關道德問題時,我們可以很快給出一個近乎完美的回答。然而事實是,沒遇到事情時,一切都不是問題,可一旦身臨其境,可能所有的“節操”都會支離破碎。

不講規則的肆無忌憚,而真正善良的人卻不能說話了。因為一說話,不管對不對都會遭到那群人的排擠。

最後,我想用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一句話結束,“我相信,每個人內心肯定有一個被壓抑的自己,他一定在渴望:行事但求無愧於心。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一世,不論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