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控股前20年發展簡史

司馬南關於的聯想影片很不連貫,沒有背景儲備瓜農的看得雲裡霧裡,不得其解。

1984年11月,聯想公司成立之後,最開始的業務當然是銷售聯想漢卡。

但這遠遠不夠啊,還得整點別的。於是代理美國AST公司的電腦。因為要搞進口物資,1988年4月和4位香港股東一起成立了香港聯想。

當時國人買一臺AST,要付33900元。去掉進口商的折扣、關稅和營銷成本,還有24%的純利潤 。

柳傳志很快發現攢電腦這活自己也能幹啊。1990年3月,聯想286微機透過檢驗,還獲得了第一年生產5000臺的生產許可證。於是推出了聯想品牌的電腦,甩開了AST公司。題外話:當年華為也是代理香港的交換機,然後琢磨明白了自己開乾的。

其實所謂國產品牌電腦,不過是以一種最優的方式把進口配件組裝起來,然後掛上自己的商標。他們分別從不同的供應商那裡買來零件,組裝成可以工作的個人計算機,再賣給自己的使用者。當時品牌攢機廠家比如北大方正清華紫光浪潮長城皆如此。這種和電腦城小哥搶單的生意,利潤沒那麼高。

聯想銷售收入連續5年翻著跟斗往上長,1990年已經達到32680萬元,給政府繳的稅也在迅速增加:1988年287萬元,1989年428萬元,到1990年就有940萬元了。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摩爾定律起作用了。CPU的效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半。

1993年聯想第一臺586電腦問世,國內首發英特爾586處理器。586電腦是當時世界上效能最高的微機。同時整機價格來到10000元以下。

依靠首發586電腦的神勇表現,聯想公司很快成為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電腦供應商。2002年,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3%(資料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7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了。

好熟悉的畫面。

題外話,這麼多年了,攢機這行套路沒啥變化,只是多了幾分喬布斯吆喝的味道。

聯想控股前20年發展簡史

聯想控股前20年發展簡史

聯想控股前20年發展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