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由明代中後期的文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創造

本文系作者數九寒冬時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人,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精英,他們往往比同一時代的各色人等承載了更多的文化傳承,往往更富於文化創造,往往凝聚了時代最鮮明的特點,如先秦的文人在列國紛爭、兼併和反兼併的烈火中,在更少思想束縛的背景下,展現了最具時代光彩的個性和思想,從老子、孔子、孟子、莊子、韓非子、墨子、荀子等,一個個閃爍著智慧的光彩,在中國的思想文化長河中,如燦爛群星,久久閃光。漢代的文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大一統的背景下,已變得功利,思想和智慧主要用於建構統治者所需要的理論,文人們思想創造的靈光已黯淡。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由明代中後期的文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創造

孟子的繪圖

唐代的文人在儒道佛三家思想交匯、碰撞的光芒中變得感性,寫下了許多充滿禪意的優美詩篇;兩宋的文人在理性的思維和功利的追求中,總體上似乎顯得拘謹,但也有一批如蘇軾、陸游那樣文采飛揚的文人;明代中前期的文人在政治和文化專制的背景下,在科舉的期待中,在四書五經的牢籠裡,缺乏鮮活的思想和浪漫的情懷,思想文化的貢獻也就顯得蒼白而到明代中後期,統治者對文人思想統攝的鬆懈,經濟的發展使城鎮的社會生活趨向奢侈,物慾刺激文人;科舉之路的擠塞,加之明代中後期王陽明心學啟撥文人重視自我個性,文人們轉向了現實生活的享受。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由明代中後期的文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創造

蘇軾的繪圖

在追求

“率性而行”和“獨舒性靈”

的思想、行為中,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明代中後期文化。明代中後期的文人正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創造了中國茶文化史上的精彩篇章。哲人說,人都是環境的產物。是的,每個人都是處於特定的時代、特定的社會,甚至於特定的地域。對於一個時代的特定群體的個性來說,正是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背景所決定。明前期(一般指1368—1448年)是一個特定的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明顯的時代特點,那就是政治和文化的專制與經濟從被破壞中恢復。政治和文化的專制主要發生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執政的四五十年間。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由明代中後期的文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創造

中國茶文化的呈現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出身於農民又當過和尚,在社會的底層流浪過,對中國的社會狀況有著深切瞭解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他不僅深刻了解元朝滅亡的根本原因,而且還愛好研讀史書,對歷代興亡的歷史經驗有著一定的感悟。因此,他建立明朝之後,強化集權和懲治腐敗是他急切地要做的事。他透過大刀闊斧地改革元朝的官僚體制架構,把地方和中央的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尋找種種藉口把昔日同生共死的功臣殺掉,消除了皇權的潛在威脅。他用極嚴酷的手段懲罰貪官,震懾人心。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由明代中後期的文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創造

朱元璋的繪圖

朱元璋規定:凡官吏貪汙錢財六十兩以上者,除斬首示眾外還要剝皮實草,懸掛在貪官坐過的公座兩旁,後繼者自然不寒而慄。朱元璋曾親自編纂過《大誥》書中記錄了許多令人不寒而慄的懲治貪官的手段如族誅、凌遲、黥刺、挑筋、剁足、剁指、斷手、挑膝蓋、斬趾、閹割等酷刑。而明人呂毖在《明朝小史》中記載朱元璋懲治貪官的酷刑有自凌遲處死外有刷洗、裸置鐵床,沃以沸湯,以鐵刷去皮肉;有梟令以鉤入脊懸之,有稱竿縛置竿杪,懸石稱之;有抽腸,亦掛架上,以鉤入穀道鉤腸;有剝皮,剝髒酷吏皮,置公座令代者坐警以懲;有挑膝蓋;有錫蛇遊等法。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由明代中後期的文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創造

朱元璋與官吏的繪圖

朱元璋的嚴刑峻法震懾了當時的官吏,官吏們不敢不敬業,不敢不組織生產和安定社會,不敢貪汙受賄和胡作非為,《明史·循吏傳》中說:

“自明興至洪(熙)、宣(德)、正統間,民淳俗富,吏易為治。而其時長吏亦多勵長者,行以循良見稱。”

實際上,朱元璋所震懾的不僅僅是官吏,當時的國民在強權政治下都被震懾,特別是朱元璋的思想和文化專制,使普通的國民都謹小慎微、循規蹈矩。對於普通國民,朱元璋所致力的是要國民們遵禮法,朱元璋曾反覆強調:

“禮法,國之紀綱。禮法立則人志定,上下安。建國之初,此為先務。”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由明代中後期的文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創造

官吏的繪圖

為使國民有法可遵,朱元璋組織編纂了《大明律》和《大誥》作為基本法律,並

“令天下府、州、縣民,每裡置塾,塾置師,聚生徒教誦御製《大誥》,欲其自幼知所循守。閱三歲,為師者率其徒至禮部背誦,視其所誦多寡次第賞之”

。對風俗教化,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就頒詔中書省,詳定鄉飲酒禮條式。洪武十六年(1383年)和二十二年(1389年)兩次頒定圖式,規定每年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日,各府州縣有司與學官率士大夫之老者於儒學行鄉飲酒禮民間裡社也以百家為一會,由糧長或里長主持,行鄉飲酒禮,以達到

“敘長幼,論賢良,別奸頑,異罪人”

。飲酒之前,要

“聽講律,受戒諭”

參考資料

·《大明律》

·《大誥》

·《明史·循吏傳》